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
初诊2019年12月24日
吴某,36岁,已婚。
主诉:月经期延长半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2019年8月9日孕26周早产时胎盘粘连,产后阴道少许流血,持续4个月始净。于2019年11月6日在外院行“宫腔镜下残留胎盘电切术+球囊放置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增生反应,蜕膜组织及退变绒毛组织。2019年12月2日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松解术+球囊取出术”,产后月经共来潮3次。末次月经2019年12月19日,经量适中,色偏暗,有血块无痛经,有腰酸。上次月经2019年11月18日,半月始净,前7天量如正常月经量,后淋漓半月始净。上上次月经2019年10月22日至2019年10月28日,量如常,产后初次来潮。症见:咽喉痛,喉中有痰,难咳出,纳可,多梦易醒,小便调,大便1日1次,偏干。舌淡红,苔白,脉细。
婚育史:孕4产1,流产3次(2019年11月6日孕26周早产;2018年8月因孕7周胎儿发育不全流产,行清宫术;2017年之前有2次人工流产术),现避孕。
中医诊断:经期延长。
辨证: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健脾,活血化瘀。
处方:菟丝子20g,桑寄生20g,续断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白芍 15g,山药15g,覆盆子15g,地骨皮10g,丹参15g,鸡血藤30g,法半夏10g。14剂。
中成药:定坤丹,每次5g,每日2次,口服。
膏方:养血育麟膏方,1剂。
其他治疗:配合隔物灸法。
2
二诊2020年1月14日
本次就诊情况:末次月经2019年12月19日,9天净,量适中,色红,有血块,无痛经,无腰酸,无乳房胀痛。现症见:无阴道流血,无头晕,无腹胀,无腰酸,纳可,眠较前有所改善,仍有多梦,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沉细。2020年1月13日妇科彩超提示子宫内膜厚6mm,余未见异常。
处方:菟丝子20g,桑寄生20g,续断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白芍15g,山药15g,覆盆子15g,地骨皮10g,石斛10g,炒白术15g,郁金10g。14 剂。
中成药:坤泰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膏方:滋阴养血膏方,1剂。
其他治疗:配合隔物灸法。
3
三诊2020年2月4日
本次就诊情况:末次月经2020年1月19日,8天净,量少,色深红,有血块,腰酸,无腹胀,无腹痛。现症见:易上火,晨起口干口苦,腰酸,无头晕,纳可,眠浅易醒,多梦。小便调,大便偏硬,一日2~3次。舌暗,苔白,脉弦细。
处方:菟丝子20g,桑寄生20g,续断15g,女贞子15g,白芍15g,山药15g,地骨皮10g,丹参15g,鸡血藤30g,郁金10g,甘草6g,黄精30g。14 剂。
中成药:坤泰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口服。
膏方:滋阴养血膏方,1剂。
4
四诊2020年3月3日
本次就诊情况:末次月经2020年2月19日,7天净,量适中,色暗红,有血块,腰酸。现症见:自觉腰酸,易上火,无口干口苦,无尿频尿急,纳可,二便调,眠多梦。舌暗红,苔白,脉细。2020年2月25日妇科彩超检查提示小型子宫肌瘤9mmX8mm,前壁内膜2mm,双附件区未见异常。
补充西医诊断:子宫平滑肌瘤。
中医诊断:癥瘕。
辨证: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活血,软坚散结。
中成药:桔荔散结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
膏方:滋阴养血膏方1 剂。
5
五诊2020年7月15日
主诉:停经31天。
末次月经:2020年6月14日。
现症见:阴道少许流血,下腹轻微坠胀感,小腹深部刺痛感,一天10余次,呈阵发性,纳一般,难入睡,易醒,心慌,二便调,多汗。舌淡红,苔白,脉细。查血β-HCG 128.2 IU/L,孕酮98.19nmol/L。
西医诊断:先兆流产?异位妊娠?
中医诊断:胎动不安?异位妊娠?
辨证:肾脾不固。
治法:补益肾脾,固冲养血。
处方:党参 15g,桑寄生 20g,续断15g,山药15g,覆盆子15g,菟丝子20g,黄芪 15g,白术 15g,芡实 15g,阿胶珠2包,陈皮 5g,酒萸肉 15g。14 剂。
中成药:助孕丸,每次6g,每天3次,口服。
膏方:安胎养血膏方,1剂。
6
六诊2020年7月27日
本次就诊情况:停经40天,阴道有少许褐色分泌物1天,下腹偶有隐痛,偶有腰酸,无肛门坠胀感,偶有恶心,无呕吐,易疲乏,有头痛,无口苦口干,纳可,眠多梦易醒,二便调。舌淡红略暗,苔白,脉细,
辅助检查:2020年7月20日查血β-HCG 1718 IU/L,孕酮74.11nmol/L。7月24日查血β-HCG 9242 IU/L,孕酮73.43nmol/L。7月25日超声提示早孕,符合宫内妊娠,见卵黄囊,未见胚芽。子宫内实性占位病变(9mmX8mm),考虑子宫肌瘤可能。
西医诊断:先兆流产
中医诊断:胎动不安
辨证:脾肾不固。
治法:补肾健脾,养血安胎。
炖服:人参10g,阿胶9g,陈皮5g。7剂。
中成药:滋肾育胎丸,每次1包,每日3次,口服。
按 语
患者素体肾虚,冲任失固,故孕后早产,且多次堕胎小产行手术治疗,伤及任脉,耗伤肾精,致经期延长,且金刃所伤,瘀血留滞,血不归经,故经期延长;腰为肾之府,肾精不足,故腰酸;肾阴虚不荣咽喉,故咽喉疼痛不适;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故多梦易醒。末次妊娠为早产,新生儿经过救治后存活,患者因此思虑过重,肝气失于条达,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故经行不畅,经色暗红,有血块。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证,处方予寿胎丸合二至丸加减,患者初诊时处于经后期,气血随经血下泄,血海相对空虚,治宜补肾填精,兼顾养血活血,以菟丝子、续断、桑寄生补肾气,以女贞子、墨旱莲及覆盆子填补肾精、滋养肾阴,山药健脾养胃,芍药养血柔肝,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为心、脾、肝、肾血分之药,活血祛瘀,养血安神,鸡血藤苦、甘,温,归肝、肾经,活血养血调经。患者咽中有痰,难咳,而半夏擅长燥湿化痰,为治疗湿痰、寒痰的要药,佐以此药燥湿化痰。
二诊时患者经期延长较前改善,从半个月缩短至9天,经色红,已无腰酸,睡眠较前有所改善,但存在腹泻,在上方基础上加炒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患者仍多梦,以石斛、地骨皮滋阴清热,以郁金疏肝理气化瘀,肝气舒畅则血府自藏,阴血藏则神安精神爽。复以定坤丹口服滋补气血,调经解郁,以养血育麟膏方口服补肾疏肝,健脾养血,调经助孕。
三诊时患者经期继续改善,从9天缩短至8天,自觉口干,大便偏干,予上方基础上重用酒黄精,该药既补脾气,兼滋脾阴,又有益肾补精之功,膏方以补气养阴力更强的滋阴养血膏方口服。
四诊时患者经期已正常,7天干净。患者处于备孕阶段,行妇科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前壁小肌瘤,大小约 9mmX8mm。《景岳全书》曰:“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经色暗红,量少,有血块,伴有腰酸,多梦,舌质暗红,脉细,辨证为肾阴虚为主,兼夹血瘀证,治以滋阴养血膏方口服治本,配合桔荔散结片(原橘荔散结丸)口服消癥,该方为罗元恺教授的经验方,主要由橘核、荔枝核、续断、岗稔根、制何首乌、党参等组成注重攻补兼施,为消补结合之剂。然受孕成功后出现胎动不安,症见腰酸腹痛,阴道少许流血,入睡难,醒后难以复睡,心慌,多汗,考虑脾肾不固气血虚弱,因胞脉系于肾,肾虚则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腰者,肾之府,肾虚则腰酸,气虚不能载胎,血虚不能养胎,致胎动不安。予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口服,方中菟丝子补肾养精、益阴而固阳,桑寄生、续断固肾强腰系胎,阿胶珠滋阴补血止血,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以载胎元,加酒萸肉大补精血,覆盆子益肾固精,芡实味甘、涩,性平,归脾、肾经,涩而不滞,补脾肾而兼能祛湿,佐以陈皮健脾和中。孕后予滋肾育胎丸口服补肾健脾益气培元,养血安胎,同时以人参、阿胶另炖大补气血以安胎,佐以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防阿胶滋腻碍脾。
罗颂平认为,调经之本在肾脾,生殖之本在水土。以补肾健脾,固冲调经为主,兼疏肝活血,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经调而子嗣。
参考文献
朱玲,曹蕾. 主编. 罗颂平妇科疑难病治验.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4.05:34-38.
罗颂平教授简介
罗颂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著名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妇科联盟首席专家,全国首批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医妇科学》课程负责人。在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 |
周一 | 周三 |
下午 2:30-5:30 | 上午 8:00-12:00 |
地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南楼4楼名医诊室5号 |
审核:罗颂平
识别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关爱女性健康
做新时代女性
门诊服务|学术传承|科普分享
门诊预约挂号详情
请关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