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颂平教授辨治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案一则

文摘   2024-10-09 07:00   广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带下病医案举隅



伍某,女,31岁,已婚。






初诊—2020年5月26日

主诉:反复带下异常、阴道瘙痒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2019年9月开始出现外阴阴道痒,带下豆腐渣样,于当地医院就诊后好转。但其后仍反复阴道瘙痒伴黄色分泌物,多次查白带常规提示念珠菌感染。曾多次服用伊曲康唑胶囊,治疗后病情仍反复。2019年11月19日外院查生殖道支原体培养阳性,生殖道衣原体检测阳性,予口服多西环素治疗,2020年3月10日复查支原体及衣原体均阴性。患者平素月经规律,经期5~7天,周期28~30天。末次月经2020年5月9日,5天干净,量中等。孕1产0,人工流产1次。舌尖红,苔白,脉细。

辅助检查:2020年3月10日外院查HPV阴性,液基细胞学检查正常;2020年5月17日白带常规提示清洁度IV度,念珠菌阳性。

西医诊断: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中医诊断:带下过多

辨证:脾虚湿盛证

治法:健脾祛湿止带

中药处方:苍术 15g,白术 15g,茯苓15g,炒白扁豆15g,薏苡仁30g,白芷10g,车前子 15g,鸡血藤 30g,牛膝 15g,防风 10g,甘草 6g。14 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中成药:苦参凝胶,每次1支,隔天1次,睡前外用,共7次。

西药: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每次1粒,隔天1次,睡前外用,与苦参凝胶交替,共7次。















二诊—2020年6月16日






本次就诊情况:近期偶尔外阴痒,无明显豆腐渣样白带,白带量减少,色白,质稠,无异味。末次月经:2020年6月5日,5天干净。现易上火,口干,无口苦,纳可,眠差,难入睡,大便不成形,矢气多,小便调,易疲倦。舌尖红,苔白,脉细。

中药处方:苍术15g,白术15g,茯苓15g,炒白扁豆15g,薏仁30g,茵陈15g,白芷10g,车前子15g,鸡血藤30g,牛膝15g,地骨皮15g,牡丹皮10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2020年7月20日






本次就诊情况:诉白带量多,豆腐渣样,色黄,无异味,伴肛周疼痛感,无便血。末次月经:2020年7月2日,5天净,量适中。现易疲倦,有口干,无口苦,阴道瘙痒,白带量多,色黄。纳可,眠难入睡,大便一日2~3次,质软。舌尖红,苔白,脉细。

辅助检查:2020年7月20日外院白带常规示清洁度III度,白细胞(++)。

中药处方:苍术15g,白术15g,苓15g,炒白扁豆15g,白芷10g,车前草15g,鸡血藤30g,牛膝15g,布渣叶15g,防风10g,败酱草15g,甘草6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

西药:伊曲康唑胶囊,每次0.2g,每天2次,连服3天。






后依此方加减巩固治疗。













按语



本病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RVVC),早在《济阴纲目》中即有关于带下病反复发作的记载,“有带疾愈后一二月,或再发,半年一发”。罗颂平认为RVVC病性多虚实夹杂,正虚湿伏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上注重祛湿,主张在RVVC缓解期根据患者体质情况辨证施治,并适当选用活血药。RVVC分发作期与缓解期,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急性期患者阴道分泌物量多,伴外阴阴道局部瘙痒。罗颂平认为治带以祛湿为先,湿邪有内外之别,内湿主要责之于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失健运,或阳失温煦,则带下绵绵。

本例患者阴道瘙痒伴分泌物量多反复半年之久,RVVC反复发作,邪气久留则深入,久病入络,湿瘀互结,病情缠绵难愈。而湿为阴邪,日久伤阳,阳气不足则温煦推动能力减弱,病机易演变为正虚邪恋。根据中医四诊合参,辨证为脾虚湿盛证,治疗上根据本病特点在健脾祛湿的同时加用化瘀通络之品,故方以完带汤加减,白术、苍术健脾益气燥湿,茯苓、薏苡仁、炒扁豆健脾益气补中,淡渗脾湿清热,车前子利水渗湿,白芷散寒除湿。清代《外科大成》中指出“风盛则痒”,皮肤瘙痒与风邪关系最为密切,故加用鸡血藤活血养血,润肤止痒,以防风祛风,渗湿止痒。牛膝引药下行,使湿除带自止,甘草健脾,调和诸药。

首诊时患者处于发作期,故予苦参凝胶及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交替阴道用药,局部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二诊时患者阴道瘙痒缓解,但存在疲倦便溏、多矢气之症,故在上方基础上加茵陈清热利湿,地骨皮清泄阴分伏热,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三诊时患者再次出现阴道瘙痒症状,但查白带常规未见异常,白带量多,色黄,舌尖红,肛周涩痛。故在上方基础上重用清热利湿之药,加布渣叶及败酱草。败酱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之功,可用治赤白带下。布渣叶首载于《生草药性备要》,为岭南草药,味甘淡、微酸涩,性凉,具有清暑解表、消食化痰、利湿退黄之功,民间常用布渣叶煎茶饮,有解渴、消食、开胃之用,被誉为“山茶叶”。因岭南地区多湿、多热、多滞、多积,配合布渣叶可以起到消食导滞、醒脾开胃、健脾利湿之效。配合阴道局部纳药意在RVVC缓解期巩固治疗,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朱玲,曹蕾.主编. 罗颂平妇科疑难病治验.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4.05:59-61.

罗颂平教授简介

罗颂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著名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妇科联盟首席专家,全国首批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医妇科学》课程负责人。在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出诊时间

周一

周三


下午

2:30-5:30



上午

8:00-12:00


地址: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南楼4楼名医诊室5号



病案整理:阮丽君
编辑:龚慧雨
责编:郜   洁

审核:罗颂平

识别二维码 · 关注我们

关爱女性健康

做新时代女性

门诊服务|学术传承|科普分享






门诊预约挂号详情

请关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众号


罗颂平工作室
资讯发布,学术交流,科普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