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三九天灸,
有哪些适应症?
大雪节气之后,很快就要到冬至,将要进入“数九”寒冬。又以“三九”天为最寒冷的节点。在中医学养生保健方面,主张在三伏天和三九天进行“天灸”以防病治病。
那么,“天灸”到底是什么呢?
按照北半球温带地区(包括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内)的气候特点,一年四季比较分明,在夏季有特别炎热的一段时间,即小暑至处暑节气之间,为三伏天。冬季特别寒冷的时间则是从冬至日开始的27天,即从冬至开始数九,一九到三九之间,为三九天。从天地阴阳变化而言,则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因此,在最炎热和最寒冷的时间,正是调和阴阳,养生保健的最佳节点。
天灸疗法,就是在三伏天和三九天,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情况,选取一组穴位,贴敷中药,起到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的作用。
三九天灸的主要适应证是中医的血寒证、虚寒证、气虚证和痰湿证等,如妇科的寒凝血瘀之痛经、不孕、月经不调,产后身痛;气虚或虚寒之盆底功能障碍、漏尿;痰湿之月经不调、肥胖、不孕等。
素体虚弱,怕冷,容易感冒,久咳不愈,气促气喘,或因胃肠动力不足,经常脘腹胀满,消化不良,或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均可尝试三九天灸。
今年的“一九”是12月21日,“二九”是12月30日,“三九”是2025年1月8日。做天灸可以从12月12日开始,先做一次“引九”预灸,在三九之后,还可以在1月17日做一次加强灸。医院会在这几天增加晚上两小时的“天灸夜市”。有需要治疗者,请关注医院公众号。
从养生保健的角度,三九期间应注意保暖,适当运动,以提升阳气。不宜过劳,亦不宜饮食生冷,若在月经期,或已怀孕,则不宜做三九天灸。
罗颂平教授简介
罗颂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全国著名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岭南罗氏妇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岭南罗氏妇科诊法”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妇科联盟首席专家,全国首批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课程《中医妇科学》课程负责人。在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编辑:王 然
责编:郜 洁
审核:罗颂平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门诊预约挂号详情
请关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