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太极拳 招熟而懂劲·行拳若流水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太极拳原本属于道家神圣修炼体系中的一门功法,后来逐渐被民间传承和发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变迁,太极拳的传承逐渐失去了道家原本修炼的内涵。人们对待张三丰的经典和法理日益忽视和淡漠,往往将“修”与“炼”的概念混淆不清,甚至有些太极名家也将“炼”等同于“修”,认为太极拳就是太极拳修炼的全部内容。但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严格来说,太极的所有功法都不能简单地称之为“修”,这其中包括站桩功、坐静功、卧睡功、攻守护道之法,以及精、神、意、气、力、筋、骨、皮、毛、肌等内外五行的练习方法。无论是内在的修炼还是外在的操练,无论行功盘架被划分为多少个层次,它们本身都不具备修持的内涵,而是属于通过武术来修身养性,改变后天身体状况的范畴。
“修”,指的是修持、修行。在维持生命机体正常运转,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人们将精力和心思投入到修养道德、符合天道、保持德行、去除执念之中,努力恢复丢失的“本性”。
太极道的修持,是从人道通往真正法界的一条阶梯、一条路径,它教导人们修养道德、符合天道、保持德行、去除执念,以及修炼心性、锤炼精神的方法。它能够使人们从迷惑中醒悟,境界得到提升,达到逆流而上、回归本源,明心见性的目的。
根据道门的传说,当年张三丰创立太极大道,是为了性命双修的学派。其修炼方法独特、起点高、修行境界高,因此被誉为太极的妙法、妙道。然而,人道往往远离大道,越是高层次的法理,越难以被人们所接受。这导致正法难以传承,没有留下完整的法门。想当年,释迦牟尼佛为了普度众生,抛弃荣华富贵,托钵乞食,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耶稣教化世人,代众生受过,被钉在十字架上;孔子劝化世人,周游列国,落魄如同丧家之犬,最终也不免死于门窗之下。只有老子深谙玄妙之道,见人间险恶,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骑着一匹青牛,悠然向西遁去。由此可见,觉悟者在世间弘扬道法、度化众人以及传授经文、布施法理是多么艰难。释迦牟尼佛虽然传佛法四十九年,但没有亲自撰写经书,佛经是后来的修行者根据佛陀当初宣讲的佛法回忆整理而成的。在中国,老子虽然传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但却没有传承下道家的功法。只有张三丰真人融合儒、释、道三教精华,文才武略兼备,开创了太极的先河,将丹经、道论传授给世俗,给后人留下了玄妙精微的哲理,这是人们世世代代探索的宝库,也是历代具有慧根之人拨开迷雾的钥匙。从现存的张三丰太极拳经诀,即道经来看,如果心正意诚地体悟、实践修炼,就有希望修炼到一定层次。修炼的过程是人有意识地逆流而上的过程。
万物的本源都是由道生成的。道,古人将其分为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无极态,一种是太极态。从演化的角度来看,就是无极而生太极。太极的修炼就是太极(一)复归于无极(零)的过程。从张三丰的经诀中,我们可以发现太极修炼的过程中,从太极逆流而上复归无极的关键因素就是依靠心性道德的提升来完成的。
三丰祖师在《五德篇》中,将五种道德——仁、义、礼、智、信,与人体的五脏——心、肝、脾、肺、肾,以及五行相对应地联系起来,阐述了五种道德与人体五行的对应关系。三丰祖师说:“人身的五经:仁属木,对应肝;义属金,对应肺;礼属火,对应心;智属水,对应肾;信属土,对应脾。由此可知,五种道德缺一不可,就像五经中不能断绝任何一经,也就像五行中不能缺少任何一行。人们都说木不可缺少,但为何有人缺乏仁呢?缺乏仁的人,必然没有养育的念头,其肝已经枯竭,而木也随之枯萎了!人们都说金不可缺少,但为何有人缺乏义呢?缺乏义的人,必然没有权衡变通的思考,其肺已经衰败……因此,作为人,必须先具备心中的五种道德,然后才能有身体上的五经。仁不断则肝气生发,义不断则肺气平和,礼不断则心气明亮,智不断则肾气灵动,信不断则脾气清醒……”
由此可见,道德直接对身体产生影响,五种道德伦理就好比人的五脏和天地间的金、木、水、火、土一样,缺一不可。五种道德的沦丧会影响到五脏的功能,其机制、养生以及脏腑的精气都会因此衰弱、退化。
人的构成既包括物质形体的“硬件”,也带有先天性的“软件”。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无私、无欲、无我、无为,因为有了物质身体的存在,就必然会有私心、欲望,于是人的先天本性(软件)就会被污染和覆盖,形成了后天的各种执着和私心杂念,以及争夺和妄为的行为,这些反过来又给身体(硬件)带来无序之果的祸患。人在物质世界中既有本性的流露,也有本能的驱使。当人能够战胜自己的私欲时,就会从人道向圣道、仙道的层次逆流而上;当人的本性被世俗的名利、私欲所覆盖时,人就会离道越来越远,从人道堕落到更低级的层次。
张三丰在《大道论》中说:“修道以修身为重,然而修身必须先正心诚意,意诚心正,则物欲都能消除,然后才能讲求立基之本。”张三丰告诉我们,修炼不仅要正心诚意,还要从遏制人的本能入手,关闭放纵贪欲的五官感受的欲乐,抛开自私、邪念以及不良行为。要明心向善,时刻修正身心,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如果我们不能遏制人贪欲的本能,一味追求声、色、味、欲的享受,纵情享乐,物欲炽盛,品行败坏放纵到极端的地步,那么即使我们的物质再丰富,也只能是“兽人”的层次,堕落为人形兽心之辈,将失去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脱离人道就谈不上修炼天道,人道是仙道的基础。仁义礼智信是人的行为规范,失道、失德、失仁、失义的过程就是人背离天道和贪欲妄为的过程。张三丰在《大道论》中说:“不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有平时行善积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完全符合天道的人,仙道自然就不会遥远了。”
心性和道德是张三丰修炼体系中的永恒主题。三丰祖师说:“德包含于身,身包含于心,身为心所用,心因德而明。身即是心,心即是身,五德即是五经。德失则经失,德成则身成,身成则经成,然后才能参与天地五行的运行。”张三丰用深邃的智慧阐述了心性、身体、道德之间的密切关系。人的身体状况联系并反映着心性的状况;人的心性状况也联系并反映着身体状况。人的道德如果完善、高尚,人的身体也必然纯净、完美。修德、复道、逆流而上回归本源是太极修炼的根本。只有修心炼己、从善明性、以德润身,才能以德化功。这样,人体之气才能发生层次上的变化,才能提高炼功的效果、层次和质量,才能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张三丰说:“我知道儒、释、道三教归一的道理,都是关于性命之学,都以心为身体的主宰。保全身心,就能永远保持精气神。有了精气神,才能文思敏捷、武备充足。”
修炼太极不能脱离古法的指导,必须领悟三丰真人经诀的精神实质,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能够自如地驾驭事物,不被七情六欲所扰乱道心。心怀三丰真人的圣贤之德,苦修苦练,以张三丰的太极妙道来指导自身修行,这样才能算是三丰真人的弟子。
您的支持· 我的坚持
武术广告推广群
武术资料在“群文件”里
丹道资料在“群文件”里
扫码加上方微信↑,回复“丹道”,邀你入群~
武宗·旗下公众号
武宗·武术交流群大全
微信群·QQ群-扫码进入
太极拳·往期精选
7 July 2018
武宗·短视频
关注我们
《武宗》——天下武术宗成。每天分享各门派各拳种武学知识,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格式展现传统武术国粹的魅力,同时传承和发扬武术(武品、武技、武功)的实用价值。武宗“以武学打开世界”为宗旨,以“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为目标。学功夫,除了强身健体,掌握真正的技击能力才是武术之魂,武学之精髓!欢迎您的加入~
Read the original text and discover more
“阅读原文” 发现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