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觉悟(心经)

百科   健康   2024-11-22 13:37   广东  


关注武宗


天下武功




 释家戒定慧·天下文武禅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心经的全名。“摩诃”意为“大”,“般若”代表“智慧”,两者结合即“大智慧”。“波罗蜜”是梵语,意为“到彼岸”,“多”为梵文语尾词,无实义。“心”在此处指的是该经为佛门六百卷《大般若经》的核心与精髓。佛教认为,尽管这部经字数不多,却全面概括了般若类经典的要点,是般若智慧的核心体现,因此得名《心经》。

从整体来看,《心经》阐述的是如何运用佛教的深邃智慧,从充满苦难的现实世界迈向幸福的涅槃境界的精髓。

内容解析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萨”全称“菩提萨埵”,通常译为“觉有情”。觉即觉悟,有情指众生。合起来意为觉悟了的众生,且能助其他众生觉悟,这是佛教中修行有成者的品位。“萨埵”意为勇猛,而“菩提”译为有道,合起来即勇猛求道。“照”即明了、洞察。“五蕴”也称“五阴”,包括色、受、想、行、识。色指形相,是修道过程中的障碍;受是领受境界;想是思想;行是造作,特指佛教中的因果行为;识是对境界产生的种种分别心的总称。

这段经文说的是,修行人发道心,在勇猛求道的过程中,按照能引领众生到达幸福彼岸的大智慧深入修行时,会领悟到世间万物的形相、自己的感官、思想、行动以及针对各种境界的分别心,这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离开这些因缘,便不存在。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摆脱现实世界中的一切苦难。

核心思想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佛的弟子,智慧高超,在佛弟子中名列前茅。《心经》是佛应舍利子的请求而讲,故文中多次提及佛呼舍利子。

佛对舍利子说:色,泛指有形之万物。这些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生,去除因缘,这些万物便不被我们感知(以现代科学观点来看,即分解为极细微的粒子)。因此,从现象上看,万物真实存在;但从本体(自性)上看,万物本无实有,没有形相。既然真正理解、把握了事物的自性,那么色与空、空与色就无二无别,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同理,“受、想、行、识”也是如此。色指有形物质,众生的身体也属于色。“受、想、行”三蕴皆是心的作用与驱使的结果;脱离五蕴谈“识”,识即心的别名。心是分别心的本体,也就是说,“识”就是“识蕴”的本体。所以“受、想、行、识”四蕴是心法。如果身法是空,那么心法也无形无影,还有什么可执着的呢?这些心法与身法一样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诸法”广义上指身心二法。“空相”即真空实相,意指形相虽有,但自性为空。《心经》主要探讨自性为空,因此强调身心二法为真空。“眼、耳、鼻、舌、身、意”为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相对。“眼界”至“意识界”共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尘”及“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界”有因循之意,即产生其他事物的原因。正是“六根”、“六尘”、“六识”使人产生种种身法、心法,故合称“十八界”。“无明”是佛教所说的人在此生之前的过去世产生的无从探源的烦恼;“无无明”指断除这种烦恼,“无无明尽”指超越“无无明”的境界,即从有为阶段上升到无为阶段。“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同理。那么,“老死”又是何意?这需从“无明”说起。与“十八界”一样,从“无明”到“老死”共有十二个阶段,称作“十二因缘”或“十二缘起”,是佛教中所述众生由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产生六道轮回(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的次第缘起。

这段经文是佛教导舍利子:身法与心法皆表面实有,自性真空。因自性无形相,大无其外,小无其内,所以无生灭、无污净、无多少,只能意会,无法用语言、概念表达,故以“空”笼统指示。认识到这一点,就应竭力破除十八界,舍弃十二因缘。因这些本不属于自性,如同云彩浮于虚空,不应执着。我们能明心见性,就能不执着这十八界和十二因缘,同样能破除它们,也就明心见性了。这两方面互为因果。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在佛教中称为“四谛”。“谛”即真理。“苦”指佛教认为人生是苦;“集”指众生不脱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循环不断,这是苦的积集;“灭”指众生知晓“苦”、“集”,要断集了苦;“道”指实现“灭”的心愿,必须依凭佛法大道。

这段经文是佛教导舍利子要超越“四谛”法。在佛教中,“四谛”法属于小乘法,先依循“四谛”法,再超越之,这是从有为入无为,从小乘进到大乘的过程。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无智”指自性寂然不动后,断绝一切分别。“无得”指情念离分别心识,即不分别形体有无实相,不分别心中有无执着之所。“挂碍”之“挂”为牵挂,“挂碍”指心中有执着之处。“究竟”指事理之极致。

自性寂然不动,对一切事物不起分别,唯有空而已。那么在身法与心法上都没有执着,因无执着,所以能勇猛精进求道。依照这般若大智慧修行,心中便无执着牵碍,就能消除一切苦难,不生畏惧之心,也能远离种种颠倒梦想,从而不起心动念,有心亦无心,无心而亦有心,直至达到涅槃的无上境界。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译,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佛教认为这是一种能如实觉知一切真理、一切事物的智慧,这种智慧超凡脱俗,只有佛才具备。

由此可知,无论是过去成佛、现在成佛,还是未来成佛的众生,依照这智慧,便能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即证得佛果。因此,《心经》所阐述的内容具有大神秘、大明智、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价值。所以念诵这段该经的密咒,以求获得神秘的大感应。咒语如下:“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咒在经中属于密说,内容一般不作解释,只诵念即可。

《心经》是佛教经典中专门论述智慧的著作。当我们掌握了佛教所倡导的这种高深智慧,便能摒弃所有虚幻不实的事物,达到觉悟的境界。觉悟仅是佛教修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觉悟之后则是跨越“禅”的阶段,直接洞察并坚守人的本真,确保本性不被迷惑,时刻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从气功的视角来探讨,这相当于直接修炼精神以达到虚无的境界,而不再仅仅聚焦于精气炼化的方法。此种修炼方式,以修养心性为核心,以清净心灵为宗旨,禅宗将其命名为“顿悟渐修”的修行法门。道教同样拥有类似的修行方法,并将其誉为内丹修炼中的“上品丹法”或“至高无上的顿悟之法”。《唱道真言》一书中提到:“倘若有极具智慧的人,一旦领悟大乘佛法的真谛,便能在行走、站立、坐卧这四种日常行为中,忘却一切杂念,时刻进行自我反省,经过半年到十个月的时间,当修炼的火候成熟时,自然能心性如明月当空,元神显现。”这段论述虽然源自道教,但其中提到的“时刻进行自我反省”的方法,实际上是指深入探究内心的本质,即明心见性,这与禅宗的参悟法门是一致的。尽管佛教和道教都认为能够修行这种“顿悟渐修”法门的人极为罕见,必须具备极高的根器和智慧。然而,所有众生都蕴含着佛性,内心本就清净无染,自带般若大智慧的力量,这正是我们修行的依托,使我们能够超脱尘世的束缚,豁然开朗,达到大觉之境,这才是大丈夫应有的作为。



武宗·旗下公众号










武宗·武术交流群大全

微信群·QQ群-扫码进入



·往期精选

7 July 2018


武宗·短视频


视 频 号

快手号:ikunfing

抖音号:ikunfing

关注我们

《武宗》——天下武术宗成。每天分享各门派各拳种武学知识,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格式展现传统武术国粹的魅力,同时传承和发扬武术(武品、武技、武功)的实用价值。武宗“以武学打开世界”为宗旨,以“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为目标。学功夫,除了强身健体,掌握真正的技击能力才是武术之魂,武学之精髓!欢迎您的加入~


2024


Read the original text and discover more

“阅读原文”  发现更多 ~ 

武宗
《武宗》——天下武术宗成。每天分享各门派各拳种武学知识。武宗“以武学打开世界”为宗旨,以“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为目标。武学不仅是大道、哲学,还训练人的智、仁、勇、能。学功夫,除了强身健体,掌握真正的技击能力才是武术之魂,武学之精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