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淮畔“名人居”

文摘   2025-01-16 07:32   江苏  


   


    小秦淮河保护更新二期项目启动以来,小秦淮河两岸的面貌持续焕新。目前,相关改造工程正在火热进行,备受关注。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网交叉。北部有蜀冈之余脉,总地形呈现北高南低。数条河道,自北向南,宣泄地表径流。它们是:头道二道河、汶河、小秦淮河和古运河。头道二道河与古运河,都在旧时扬州城外围,严格地说,明清时期扬州城内的泄洪水道仅两条:汶河和小秦淮。后来,汶河因淤塞严重被填,小秦淮成为扬州市内排洪自然河道的“独一家”。

     穿越历史长河,风情万种的小秦淮河,史上也是名人钟情之地。

■小秦淮溯源

     扬州小秦淮的确切所指,有专家考证分四种。而据《扬州画舫录》所示,一般所指小秦淮有二:一是从徽州祁门县人胡善麐《小秦淮赋》云“有虹桥焉,天下艳称之。其水号小秦淮,盖与金陵相较而逊焉者也”,即指北水关桥到大虹桥的那段护城河;二是从《平山堂图志》称“小秦淮为小东门内夹河”,即是指新城与旧城间的那条狭窄水道。乾隆年间的李艾塘说:“今皆依图志所称。”可见至少在200多年前,小秦淮的名称就定格在大小东门外的那段河道了。

     明初,朱元璋坐稳天下之后,为军事防御和政治统治之需,开始筹划在扬州修筑城池。原有的城池虚旷难守。于是,在宋大城的基础上,“乃截城西南隅,筑而守之”。对应现在的位置,城四周:东起小秦淮河,西至二道河,南起南通路,北至盐阜路。

    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直接攻到扬州城下,杀人掳掠,“外城萧条,百八十家多遭焚劫”。朝野震动,知府吴桂芳考虑到扬州百姓的安危,上书朝廷恳请修筑外城,“扬有二城,自桂芳始”。后任知府石茂华再接再厉,沿古运河加筑城墙,形成所谓的“新城”。

    小秦淮由“旧城”的外城河“易帜”为扬州城的内河,延续至今。

亢氏

“临河造屋一百间”

      小秦淮河道不宽,恬淡宁静。北自北水关桥,南到古运河畔的龙头关,全长约四里。沿途小桥横跨,烟波画船,婀娜多姿,美若仙境。

     小秦淮,碧波盈盈,岸柳垂青,宛如一幅展开的彩墨长卷,河道两岸成为众人青睐的宜居之地。

 


    康乾时期,一家声名显赫的大盐商——亢氏的庭院即位于小秦淮畔。对其庞大的家园,《扬州画舫录》作如下描述:“亢园在小秦淮,初亢氏业盐,与安氏齐名,谓之‘北安西亢’。亢氏构园城阴,长里许,自头敌台起,至四敌台止,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为百间房,至今地址尚存,而亭舍堂室,已无考矣。惟流文荡画桥一石,款识十二字云‘丙寅清和八十一老人方文书’,尚嵌在杨高三家水门上。”按照李斗的叙述:“头巷、二巷在头敌台”,那么,亢园的大致位置应该自小东门桥始向北500米的范围内。乾隆后期,亢家花园已改为茶肆,称合欣园。

     据悉,这一地块有望置入新功能、延续城市印记。

阮元

“不深不浅种荷花”

     在小秦淮附近生活过的另一位历史名人,为大多数扬州人耳熟能详,即是素有“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之称的阮元。这位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扬州学派领军人物,府邸就在大东门街南端,靠近十巷的地方。

    清董玉书《芜城怀旧录》云:“阮公晚年买宅十巷,自署其居曰‘小云山馆’,后毁于火。” 

    现遗存于世的毓贤街阮家老屋,是阮家祭祀祖先的家庙,而阮元的私宅应该是位于旧城十巷北端的“小云山馆”。很有可能是,经历咸丰年间的那场战火,阮家宅第随烈焰升腾而从人间消失,不消失的是口口相传的地名,那个地方,直到如今仍被人称为阮家大院和福寿庭。

  

石涛

“临溪新构大涤堂”

    康熙三十一年(1691),石涛和尚厌倦在京城仰人鼻息的生活,决定再度“飘叶下扬州”,在大东门外营造自己的居所——大涤草堂。松柏护院落,白云绕草堂,虽是茅屋,冬暖夏凉。这位开创扬州画派先河的著名画家,对自己精心经营的居室兼画室很有感情,这栋临水数椽的屋宇,他特意给画了一张《大涤堂图》。在写给好友八大山人的信中说:“平坡上老屋数椽,古木樗散数株。阁中一老叟,空诸所有,即大涤草堂也。”可惜的是,这张图连同它的母体“大涤草堂”,后来均消失湮灭了。

     令人欣喜的是,石涛大涤草堂而今经过多方努力,再现于世。草堂位于小秦淮东岸,原南讲经墩附近,大致位置与史实基本吻合。项目根据文献记载和石涛画意而建,共有五景,具体为“涤堂问水”“青莲阁下”“禅茶道济”“椿堂耕心”“胜山一麓”。虽然项目占地不大,但规划十分精巧,因地制宜并充分利用空间。整个建筑群青砖小瓦,八字顶,延续了扬州传统建筑的风貌。

 


有必要附笔一提。石涛的弟子高翔(16881753),号西唐,又号犀堂、西堂等,擅画山水花卉,间作佛像人物。高家离大涤草堂近在咫尺。天资聪慧的高翔,从小崇拜这位惊世骇俗的画师,师从石涛学画打下坚实基础。石涛很喜欢这名乖巧伶俐的小朋友,称他是“江都小弟”,高翔则无限尊崇年岁比自己大许多的老法师。

 《扬州画舫录》记述:“高翔,字凤冈,号西唐,江都人。工诗画,与僧石涛为友。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

 如果能在小秦淮另辟一室,布置为高翔陈列室,介绍这位扬州本籍的八怪之一,也是弘扬扬州本土文化的好事一桩。

沈复

“事如春梦了无痕”

    客居在扬很长时间的苏州文人沈三白,也曾居住在小秦淮一带。这可由他的自传体笔记《浮生六记》证实。

    沈复,名三白,一位乾隆年间出生于苏州的草根文人。沈三白怀才不遇,命运多舛,落拓潦倒,只是在邗江盐署中当一名低级幕僚,相当于现在的文书之类吧,薪水定然不会太高。命运弄人,其家庭屡遭不幸,穷困追逼,当然买不起房,只能在邗江先春门(大东门)外赁屋两椽,与他那美丽贤惠的妻子芸娘苦度光阴。

    他把一生经历的凄美动人的故事付之笔端,《浮生六记》因其情节生动文字优美而蜚声海内外。因之,与沈三白相关的遗迹也成为众人追寻的目标,曾有人想在大东门附近寻觅沈三白的旧居未果。

     据悉,城控集团近期计划实施了净业庵、大涤草堂、漆器二厂和珍园口袋公园四个节点更新建设项目,中远期将实施包括沈复寓所在内的等其他节点。



龚平
传递文字,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