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水竹居”是怡红院的蓝本

文摘   2025-01-22 08:13   江苏  


 


“刘老老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多数人耳熟能详,以刘老老浓重的乡土气息反衬出钟鸣鼎食之家的荣华富贵,曹雪芹的笔法,绚烂归于平淡,于此可见一斑。

第四十一回说到,刘老老因喝了些酒“只觉得眼花头眩,辨不出路径”,径自闯入“怡红公子”贾宝玉的住处,闹出许多笑话来。书中是这样描写的:“……‘咕咚’一声,便撞到板壁上,把头碰的生疼。细瞧了一眼,原来是一幅画儿。”“……便心下忽然想起:‘常听大富贵人家有一种穿衣镜,这别是我在镜子里头呢罢。’说毕伸手一摸,再细一看,可不是,四面雕空的板壁,将镜子嵌在中间的。不觉也笑了。因说:‘这可怎么出去呢?’一面用手摸时,只听咯噔一声,又吓得的不住的展眼儿,原来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不意刘老老乱摸之间,其力巧合,便撞开消息,掩过镜子,露出门来。”如此精巧别致的陈设,在曹雪芹笔下展现得细腻生动,活灵活现。想来,这决不是凭空杜撰,应有其生活中的原型作参照。

曹雪芹青少年时期生活在江南,受此影响,在其创作的《红楼梦》中,许多场景都脱胎于扬州、苏州的古典园林。据红学家考证,大观园中的怡红院最有可能是以扬州园林——水竹居为蓝本的。


水竹居,亦称石壁流淙,原系乾隆年间官僚徐士业的私家别墅,是扬州北郊的著名景点。清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卷十四记载“是园辇巧石,磊奇峰,潴泉水,飞出巅崖峻壁,而成碧淀红涔,此石壁流淙之胜也。”乾隆二十年(1765年),风流皇帝南巡时到过这里,并题诗一首:“柳堤系桂双,散步俗尘降,水色清依榻,竹声凉入窗。幽偏诚独擅,揽结喜无双,凭底静诸虑,试听石壁淙。”自此,水竹居声名鹊起,世称名迹。据合乎情理的推断,曹雪芹当年曾到此游玩过,并对它的独特景色印象极深。




水竹居位于莲花桥北岸,“小李将军画本”楼背后,周围环境幽雅,石径逶迤,小水清浅,短墙横绝,溪声遥闻。室内的陈设更堪称一绝,李斗写道:“壁间挂梅道人山水长幅,推之则门也,窗外风竹声。中有小飞罩,罩中小桌,信手摸之而开。”“榻旁一架古书,缥湘零乱,近视之,乃西洋画也。”小说与笔记对照,细细品味,怡红院与扬州的水竹居,两处景物竟有异曲同工之妙。

岁月沧桑,水竹居的芳踪随风而逝,朱江先生在《扬州园林品赏录》中感叹:斯园久毁,惟村居散落,一片农田。十多年前,局部得到恢复,“静香书屋”落成,景致纤巧可观。只是仅为“冰山一角”,非复当年“石壁流淙”胜景的全貌。

  2007年于遗址东北侧复建石壁流淙林建筑群,保留了原景中有“夹河”的地形特征,其建筑名称均与文献记载相符。景观以黄石叠为假山,引水由石隙泻于池中,基本延续了石壁流淙一景“以水石胜”的景观特征。

挖掘文化遗产、加快景点建设,各地竞相努力。这方面,扬州的条件得天独厚,在瘦西湖打响“怡红院”的品牌,优势“独擅”,外地无法掠美。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旅游资源,顺应潮流,众人拍手称快。

 

 


龚平
传递文字,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