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根南城根 各有一座大剧场

文摘   2025-01-21 08:32   江苏  

扬州地名录

            

     扬州城内,有一条南北向的河道,名曰小秦淮。定名的起因,无非是南京早有秦淮河,添个“小”字,以示区别。

    贴着小秦淮,是杂乱的民居和曲折的小道,从南到北,河西的窄巷分别叫南城根与北城根。这是扬州人的叫法,墙角边叫墙脚根;城根,顾名思义,就是城墙的“脚根”边。

一.拆了城墙 城根犹在

    这儿原是明清城墙的遗址,划分出“旧城”与“新城”,后来城池拓展,将内城墙拆除。拆除后的城墙废址上,陆续盖起住房,房屋间也有了曲曲弯弯的巷道。在现代交通的初始阶段,南门是扬州对外的主要出入口,由此到瓜州、过长江、与江南诸市相联络。而进了扬州南门,经南、北城根(或经南门街、南小街),能走到辕门桥或其它地段。

    (南城根巷)

    南、北城根,以甘泉路小东门桥为界,桥南段,称之为南城根;北段,则称为北城根。沧海桑田,城墙被拆,豪宅鞠为茂草,风华不再,唯余逸闻流传,供作谈资。

二.北城根

    乾隆时期,小秦淮西岸繁华异常。不仅食肆聚集,色技俱佳的艺人也扎堆在此,冶游者络绎不绝。河西有大宅,名叫亢园,李斗《扬州画舫录》载:“亢园在小秦淮,初亢氏业盐,与安氏齐名,谓之‘北安西亢’。亢氏构园城阴,长里许,自头敌台起,至四敌台止,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为百间房,至今地址尚存,而亭舍堂室,已无考矣……”

    

   (公园桥) 

    随着时势变化,近代时尚开始在扬州流行。民国时期,陆续利用北城根的废园隙地,兴建了公园、图书馆、电影院、剧院等公共建筑。

    这里建过扬州第一座公园,占地约10亩。大门在南柳巷大儒坊,游人通过小秦淮河上的砖桥出入。此桥至今犹存,名公园桥,是对“公园”的唯一纪念。公园内花木扶疏,环境幽静,建筑典雅别致,景色宜人,略具亭台之胜,可供游览。“满春堂”悬挂对联,为扬州末任太守嵩峋所书:“春从何处归来?恰楚尾吴头,尽流连永昼茶香,斜阳酒暖;花比去年好否?正千金一刻,最珍重绿杨城郭,红药当阶。”厅中壁悬扬州名流的字画,颇有一番景象。园内有从九峰园故址移来峰石,矗立庭际,状极奇古。

    这里,还曾有扬州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许是时运不济,图书馆建成后境遇窘迫,常成为文化人士冷嘲热讽的对象。时有竹枝词云:“公园近接图书馆,但又虚名耸众听。几处轩窗尘土积,只今觞咏剩茅亭。”如此境况,图书馆维持不长时间,房产改作它用,如今人琴俱亡,踪迹全无。

    当年,一座电影院也诞生于此。准确地说,它是影剧院,既演出戏剧,又放映电影。取名“南京大戏院”,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名声叫得响。一座砖砌拱桥“新桥”,使之与河东的北柳巷相接。

    建成之初,果然轰动一时,很快就成了扬州最时尚最热闹的公共场所,被誉为“扬州大世界”。上世纪30年代改名为“扬社”,既浸润着传统文化的气息,又洋溢着舶来文化的意境。风靡的新时尚、流行的新歌曲、上演的新影剧,都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这里。

    只是,好景不长,便偃旗息鼓。新中国成立后,剧院拆除,一幢后改为“浴城”的建筑,或许同早年的剧院存在某种关联。附近空地建职工宿舍,昔日名噪一时的风光,荡然无存。遗憾的是,当年扬州的第一座影剧院,连个照片都没留下,让关心扬州城建史的后人,喟叹不已。

三.南城根

    相比而言,南城根要冷落得多。客观原因是它东岸有埂子街,占着市场繁华的先机,逼得南城根落寞冷清。住在这里的居民,购物首选埂子街,只要一脚跨过如意桥,埂子街上花花绿绿的货物随意挑选。可是,日常生活吃喝,倒是能就地解决,方便之极。巷道中段有个规模可观的农贸集市,四乡八邻的菜农聚集在此设摊,寻常百姓想买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鸡鸭鱼肉或各色蔬菜,挑选余地很大。每当黎明之际,交易繁忙,人声鼎沸,叫卖声不绝于耳。因为菜市场靠近“大舞台”剧院,习称大舞台菜场。

    (如意桥)

    另外的原因是,紧靠菜场北端,有一所当年首屈一指的大剧场,能容纳千余名观众的剧场,称“大”当之无愧。据说,舞台底下置放八只大水缸,与演员的唱腔共鸣,效果极好。当年情景,如作家易君左描述:“……薄木板的三层楼常常挤满着看戏的人”,热闹非凡。京剧名角程砚秋、尚小云、盖叫天和扬剧名演员高玉倩、高秀英、华素琴等人都曾在此献艺。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戏曲舞台的萧条,无可奈何成为历史必然。如今,风华远逝,大舞台已是风烛残年,残存的正面墙壁上刻满沧桑,全然没有昔日众人仰视的飞扬神色。老扬州路过这里,看到菜场门头上“大舞台”三个大字,会情不自禁回想起“天宝当年”的梨园盛景。

四.改造更新之中

  

   (小东门改造地块)

     进入新时期,扬州古城的赓续发展,迎来了高光时刻。伴随广陵路、甘泉路的出新,小秦淮两岸更新改造,已如火如荼的进行中。道路拓宽修通,路面平坦,栏杆齐整。小秦淮流水淙淙,沿岸粉墙黛瓦,桃柳夹栽,绿色葱茏,再次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揽胜。

    紧挨北城根的原“红旗剧场”地段,更新改造正在实施中。从前亢氏豪门拥有的地块,将出现翻天覆地变化。

   

 (大舞台剧场)

    濒临大东门桥头,曾有座草堂,倚林傍水,粉壁轩窗,藤蔓绕屋,丛花满径,这里便是石涛晚年居住的大涤子草堂。石涛在这里完成艺术巅峰时期的许多画幅,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眼下,经过建设者的努力,大涤子草堂已重现在人们眼前。

    随着小秦淮改造的不断推进,期盼南城根大舞台一带,也能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


龚平
传递文字,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