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安庆大,黄家辉,付俊红
通讯单位: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化物所
论文DOI:10.1016/j.jcat.2024.115790
全文速览
背景介绍
图文解析
Figure 2. High-resolution TEM images of Ni/La-1 (a, b) and Ni/La-2 (c, d).
通过HR-TEM表征进一步探究载体晶相和Ni纳米颗粒的尺寸。由于Ni/La-1和 Ni/La-2都显示出强磁性。在HR-TEM表征前,消磁除去Ni/La-1和Ni/La-2 中具有磁性的金属Ni颗粒,因此HR-TEM 图像无法提供有关Ni纳米颗粒尺寸的准确信息。图2中Ni/La-1的高分辨率 HR-TEM图像显示LaOOH和La(OH)3的存在,结果与XRD结果一致。观察到大小约为2 nm的Ni颗粒,但没有与载体的明显界面。Ni/La-2的HR-TEM图像观察到平均粒径为4.5 nm且载体上分散良好的Ni纳米颗粒,载体只有La(OH)3相,不含LaOOH。HR-TEM图像观察到Ni颗粒周围存在无定形物质且有La(OH)3相的晶格畸变,证明 Ni纳米颗粒和La(OH)3之间存在明显的界面。
Figure 3. H2-TPR profiles of Ni/La-1 and Ni/La-2.
为进一步探索界面的影响,通过H2-TPR 研究Ni物种的还原行为。如图所示,三个还原峰分别对应为α、β和γ峰。低于200 °C的α峰归因于表面NiO颗粒的还原,而250 °C左右的β峰与位于金属载体界面的Niδ+(2 < δ <3)物质的还原有关。在400 °C左右的γ峰对应于与载体强烈相互作用的NiO的还原。通过比较α峰,Ni/La-2的还原温度和耗氢量都低于Ni/La-1,Ni/La-2中表面NiO的含量较少表明Ni物种与载体的相互作用更强,抑制了Ni物种的氧化,也表明Ni物种在Ni/La-2中的分散性更高。β峰在Ni/La-2中的强度比Ni/La-1 强得多,这意味着Ni/La-2中存在更高含量的界面Niδ+,这与HR-TEM图像结果一致。此外,Ni/La-2的β峰还原温度低于Ni/La-1,这表明Niδ+-O-La界面促进了Niδ+的还原。对应NiO与载体相互作用的γ峰,Ni/La-2的耗氢量低于Ni/La-1,表明与载体相互作用的NiO含量较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块NiO的含量越少意味着形成的Niδ+-O-La界面越多。此外,Ni/La-2的总氢消耗量(1.65 mmol/g)高于Ni/La-1(1.28 mmol/g),表明氧化态Ni物种的含量较高,这与Ni/La-2的 XRD 结果一致,说明Ni物种的高分散性。
Figure 4. Before and after adsorption of THFDM on (a) La(OH)3, (b) Ni/La-2 by pretreated at 180 °C, (c) adsorption of THFDM on Ni/La-2 by pretr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able 1. Wavenumbers of the vibration of different groups of THFDM after adsorption.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研究了THFDM在商业La(OH)3和 Ni/La-2 上的表面吸附,以进一步研究反应机理。THFDM 在1038、1231、1409和1452、2866 和 2918、3325 cm-1处的特征峰分别对应 C-O、C-O-C、-CH(β)、-CH2(sp3)、-OH 键的振动(图 4a)。商业La(OH)3的红外光谱在 3608 cm-1 处显示出一个尖峰,可以归为La(OH)3的表面羟基。在1380、1464和1507 cm-1处显示出可能与空气中的碳酸盐有关的宽峰。研究了THFDM 在商业La(OH)3(180 °C预处理)上的吸附。吸附后,C-O、C-O-C、-CH2(sp3)、-OH的振动峰都发生蓝移,如表1所示。-CH(β)的振动与碳酸盐的振动出现重合,使比较变得困难。蓝移表示这些基团振动所需的能量增加,这意味着THFDM和La(OH)3之间存在化学相互作用。如表1所示,Ni/La-2上的C-O、C-O-C键振动的蓝移量大于 La(OH)3,表明THFDM和Ni/La-2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推断Niδ+-O-La的金属-载体界面在蓝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了不同温度下对Ni/La-2的吸附。C-O、C-O-C、-OH键的振动波数都从180 °C到120 °C逐渐减小(表1),表明 THFDM 对 Ni/La-2的吸附强度变弱。THFDM和Ni/La-2的C-O、C-O-C、-OH 基团的化学键相互作用更强,可能导致 C-C 键断裂,从而在氢解反应中产生脱碳产物。相反,较低的温度有利于产物的解吸,从而产生高选择性。
Figure 5. IR spectra of Ni/La-1 and Ni/La-2.
此外也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催化剂上羟基的含量。如图 5所示,Ni/La-1的红外光谱在3609 cm-1和3585 cm-1处分别有峰,可分别归属为La(OH)3和LaOOH的表面羟基。而Ni/La-2的红外光谱仅在3609 cm-1处显示一个峰,归属为La(OH)3的表面羟基。进一步观察表明,红外光谱中对应于羟基(La(OH)3和LaOOH)的峰面积遵循Ni/La-2 > Ni/La-1的趋势,而BET测试结果显示Ni/La-2的比表面积远大于Ni/La-1的比表面积,这表明羟基含量及载体相态与比表面积相关,羟基含量越高,比表面积越大,Ni纳米颗粒分散更好。
Fig. 6. (a) Comparison of 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Ni/La-1 and Ni/La-2 at 180 and 160 ℃. (b)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ver Ni/La-2. (c)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ime over Ni/La-2. (d) The study of conversion of HMF over Ni/La-2. (e) Conversion of THFDM in a fixed-bed reactor over Ni/La-2.
总结与展望
导师介绍
黄家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连化物所金催化剂设计与选择氧化课题组(DNL0809)组长。研究方向:(1)黄金等贵金属催化剂设计、制备;(2)新型钛硅分子筛设计、制备;(3)醇、醛等选择氧化或氧化酯化;(4)烯烃环氧化,包括丙烯、氯丙稀、1-丁烯等;(5)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6)生物质高效催化转化。在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 Appl. Catal. B, Small Methods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为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编辑金催化特刊一期,参与撰写专著2部,申请国内外专利180多项(含PCT专利9项),授权专利近95项。承担多个国家自然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课题;主持的“甲基丙烯醛一步法氧化酯化制MMA新技术”于2020年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中试成果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液固循环流化床过氧化氢直接氧化丙烯生产环氧丙烷新工艺(FHPPO)”于2022年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科技成果评价,属国际领先水平。
付俊红:大连化物所DNL0809组助理研究员。2016年毕业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大连化物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0年入职大连化物所。获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博士后储备项目、大连市青年才俊人才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1项,目前共发表文章20余篇。研究方向为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利用催化加氢、氢解、脱氢等反应制备二醇和内脂化合物。
编辑: 任德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