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用抗病毒药物
文摘
2024-12-29 00:20
河南
目录
一、常用抗病毒药物分类
二、核苷类似物
三、α干扰素(IFNα)
四、抗流感病毒药物
与合成DNA必需的核苷酸竞争DNA聚合酶上的结合部位而抑制DNA聚合酶或逆转录酶的活性,掺入DNA链中使其合成终止。对病毒DNA聚合酶抑制作用比细胞DNA强数倍。毒性相对较低,多有口服制剂,能迅速有效抑制病毒DNA合成。短期治疗停药后易复发,长期治疗病毒常发生变异使疗效降低。主要用于HSV、VZV感染。伐昔洛韦为阿昔洛韦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为阿昔洛韦。不良反应有静脉炎、过敏反应、胃肠道症状、肝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等。主要用于HSV、VZV感染。泛昔洛韦为喷昔洛韦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为喷昔洛韦。喷昔洛韦口服利用率低,主要用于局部给药。主要用于CMV、EBV感染。缬更昔洛韦为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为更昔洛韦。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过敏反应、药物热、肝肾功能异常、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等。利巴韦林不改变病毒吸附、侵入和脱壳,也不诱导干扰素的产生。药物进入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后迅速磷酸化,其产物作为病毒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抑制肌苷单磷酸脱氢酶、流感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鸟苷转移酶,从而引起细胞内鸟苷三磷酸的减少,损害病毒RNA和蛋白合成,使病毒的复制与传播受抑。对RSV可能具免疫作用及中和抗体作用。主要用于腺病毒肺炎、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汉坦病毒)。与病毒DNA聚合酶结合,抑制病毒DNA还原酶和DNA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的活性。IFNα属于Ⅰ型IFN家族,常用的有IFNα2a、IFNα2b、IFNα1b。IFNα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IFNα并不是直接杀灭病毒,而是通过与人体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刺激细胞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影响细胞代谢过程,包括降解病毒RNA、抑制病毒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抗病毒蛋白的作用不针对特异的病毒,故IFNα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活性。未受病毒感染的细胞,IFNα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而建立“抗病毒状态”,可避免细胞受到病毒的感染。20万-40万IU/kg·次,bid,疗程5-7d10万-20万IU/kg·次,bid,疗程3-5d流感病毒结构自外向内分为包膜、基质蛋白、核心三部分。核心包含RNA、RNA聚合酶、核蛋白。基质蛋白构成病毒的外壳骨架,与包膜紧密结合保护病毒核心和维持病毒空间结构。包膜中有两个重要的糖蛋白: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具有表面抗原特性,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HA在病毒吸附宿主细胞膜并融合和进入细胞起关键作用。NA分解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残基,促进病毒经细胞膜释放,阻止病毒释放后聚集。≥91d,10mg/kg·d,最大量300mg/d,qd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是3个亚单位组成的异源三聚体复合物,三个亚基为合成病毒RNA的聚合酶碱性蛋白1,与宿主细胞pre-mRNA结合的聚合酶碱性蛋白2,具有内切酶活性、负责夺取pre-mRNA帽状结构的聚合酶酸性蛋白。玛巴洛沙韦为巴洛沙韦前体药物,在体内代谢为巴洛沙韦。巴洛沙韦抑制RNA聚合酶酸性蛋白的核酸内切酶活性。阻断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离子通道,抑制病毒复制。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王天有,申昆玲,沈颖,等.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891-1052,3171-3172.宋融融,徐九洋,刘红玉,等.流感抗病毒药物治疗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4):293-299. 申昆玲,尚云晓,张国成,等.α干扰素在儿科临床合理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17):1301-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