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段时间看《巨人的工具》这本书,里面提到一个有意思的故事。硅谷投资人克里斯·萨卡在特拉基市郊区买了个小屋,搬到了这个适合滑雪和徒步旅行的乡村。
他对这个隐居小屋有自己的规划:“我希望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希望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自己想学的东西,积累一些自己想要积累的东西,切实发展自己希望发展的关系,而不是整天一杯接一杯地喝咖啡。”
刚买小屋的时候,克里斯的投资做得并不理想,但是后面的几年时间,他通过这幢山间小屋帮助他建立了持久稳定的人际关系。很多朋友都喜欢来到山里,其中一些人促使他完成了对优步、推特等公司的投资。
当初借钱建了这所带三个卧室的房子,没想到结交了一批令他受益终身的朋友,并且让自己的生意也有了很大的起色,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克里斯提到,当我们审视生活中的挑战时,需要想的应该是:哪些是你为自己打算的,哪些是你为了取悦他人才做的?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收件箱就是一个待办事项清单,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向其中扔进来各种待办事项。我们需要摆脱这个收件箱,回归到专属于自己的待办事项中去。
这个隐居小屋,恰恰在无意中成了克里斯做回自己的秘密武器。
很多时候,我们频繁地响应外部的需求,却很少停下来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在持续不断地对外界做出应对的时候,留给自己的独立时间太少了,更是缺少相应的媒介帮助自己脱离当下的泥潭。
02
记得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这位网友在公司的旁边租了一间小屋子,这间屋子并不是用来金屋藏娇的,也不是用来发展自己的秘密项目的。只是让自己在疲惫工作之余,有一个能够安静地回归自我的地方。
工作太焦虑,或者是遇到了一些挫折,就可以躺在这里不被打扰,安静地想一些事情。这位从事销售工作的网友有时候也会趁着上班的间隙溜出来,或者在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选择一个人静静地待一会儿。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回一个小小的精神净土,或者说给自己“充电”的场所,不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身份或者家庭角色,只单纯地是自己。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一个人能够舍弃的东西越多,他就越富有。”
我们经常两点一线地穿梭于公司和家庭之间,慢慢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机器人,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要难过,不能忧伤,不能请假,因为工作需要自己,别人需要自己。
但倘若我们自己成了一个空心人,疲于应付,一旦停下来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无力、空虚的感觉,只等着下一场忙碌,去压制这些本应该被直面的情绪。
03
有一次和几个朋友闲聊,朋友提到他老家生活的一些状态,想想也非常令人羡慕。家乡的那些人守着山头,种茶、采菇,收入并不比自己在城市上班差。
除了农忙的季节,每年都有两三个月的休息时间,一起烤火,熏肉,打牌,郊游,老婆孩子热炕头,生活质量不发愁。我们听了,自嘲每天疲于奔命,也不过是为了糊口。
有人喜欢在周末去咖啡店安静地做点自己的事情,有人习惯在下班后把车停在车库安静地抽一支烟,有人做得更极致一些,譬如克里斯的小屋,都是在主动地给自己制造一个独立的“结界”。
也许每一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瓦尔登湖”,在忙碌的人生旅途中,能够短暂地停下来,为自己寻找一个精神寄托之所。
生活本来就有很多种方式,只不过我们给自己设置了太多的内心障碍,以至于很少主动去思考和探索。
实际上,多去尝试一下不同的选择,走一走以前未成走过的路,哪怕后来仍然回归当下的路径,也能给自己增添一笔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