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学文(1938—2018),辽宁辽阳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名老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曾任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创建并曾任脾胃病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曾受聘国家卫生部药监局三、四、五届国家药审委员,国家科技部、卫生部、中管局、药监局技术专家及委员。曾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及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药临床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曾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全国科学名词审定(第三届中医药学名词中医临床组)顾问及全国中医优才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被授予第三届“国医大师”称号。
周学文是国内中医脾胃、临床药理学术带头人之一,在消化领域提出了多项创新理论:首次提出“以脾论治、内清外柔”干预血脂异常及动脉粥样硬化;首次提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胆火逆胃”学说,并运用“胆胃同治、肝脾并调”进行论治;创新性提出了消化性溃疡“毒热”病因理论及“以痈论治”学术思想,其主持研发的“溃得康”等4个中药新药获国家新药证书。此外,在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胃食管反流病及肝胆病等内科疑难病、常见病的诊治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组成】黄芪、黄连、苦参、海螵蛸、浙贝母、三七粉、白及、蒲公英、白蔹、砂仁、白豆蔻、炙甘草等。
【用法】每次1袋,每日3次,冲服。
【功效】清热解毒、消痈生肌。
【主治】胃脘灼痛、反酸嘈杂,伴有口干口苦,舌红、黄苔或黄厚苔或腐苔,脉弦或弦数。
【方解】方中黄芪补气血,壮脾胃,生血生肌,排脓止痛,是疮疡长久不愈的治疗要药;黄连泄肠、胃、脾三家之湿热,解诸般热毒、秽毒及疮疡肿毒,还可调胃,厚肠,长肉止血,为治疗“毒热”疮疡的要药,二者共为君药。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效;苦参解热毒、消肿毒、消痰毒,配合黄连,以治“毒热”之疮疡;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海螵蛸具有制酸止痛、收湿敛疮之效,四者共为臣药。白及具有收敛止血、消痈生肌之效;白蔹清热解毒,敛疮生肌;砂仁、白豆蔻均能行气止痛、除胀消满,与黄芪配伍,托中有消,可防止黄芪之壅滞;三七止血散瘀,消肿定痛,又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五者共为佐药。甘草气和性缓,可升可降,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泻火解毒,调和药性,为使药。
【临床心得】周学文教授创立的新药“消痈溃得康颗粒”适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活动期、愈合期及瘢痕期,此方融入中医外科“消、托、补”法。胃溃疡初期,可见痛势较轻的胃脘烧灼样疼痛或胀痛,是由毒热胶结、气滞血瘀所致。此时应用消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胃溃疡活动期,可见胃脘烧灼样疼痛或胀痛,痛势急剧而拒按,是由久瘀生热,热盛肉腐,腐而成毒化脓所致。此时可应用托法,以托里透脓,排毒泄热。胃溃疡后期,可见由毒热迫血之出血,以及正不胜邪之正虚所致的呕血黑便、脉象虚弱等症。此时应该用补法,补益脾胃、益气生血。此方用药上,“消”法选用的黄连、蒲公英、苦参等;“托”法选用的黄芪、海螵蛸、浙贝母、白及等;“补”法可选用黄芪、白豆蔻、砂仁、甘草、三七等。
临证时不拘泥于原方,如胃痛明显加用川楝子、延胡索、蚕沙、没药等活血理气止痛;纳差加用鸡内金、神曲、麦芽等健胃消食;湿盛加用茯苓、白术、橘络等健脾祛湿;胃酸明显加用煅瓦楞、海螵蛸等制酸止痛;嗳气频繁加香附、代赭石;大便干结加火麻仁、郁李仁;伴有异型增生常用夏枯草、白花蛇舌草、瓜蒌等软坚散结;伴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可适当加大黄连用量(10g),或加黄芩等以消虫毒。此三法可以先后应用,也可融于一方之中,临证遣方用药、剂量设计当依病情而定,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加减变通。另外,药物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脾胃负担,不利运化,要始终把顾护脾胃放在第一位。
-……以下是广告时间……-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第三届国医大师30人,分别从学医之路、成才之道、学术之精、专病之治、方药之长、大医之情、养生之智、传道之术等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展现国医大师为医为人之路,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其学术成就、临证特色、文化学养、师徒授受等内容。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中医后学的医学之路指点迷津,引领方向。
END 中医出版 好书 从不会埋没
点阅读原文,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