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把这面咋样称呼,我们老家那里都管它叫“糊罐面”。
糊罐面跟糊嘟面都是汤面,有些像,但是还不一样。糊嘟面是拿麦面打点儿拌汤,——我们那里叫“糊嘟”。往糊嘟里面下上面条,菜,有的人还往里面下洋芋红芋块儿,——就成糊嘟面了。自入秋天逐渐变冷开始,糊罐面糊嘟面糁子面这些煎煎火火的稠汤汤面就成了我们乡村人的最爱了。你随便走谁家去,灶火底下,——我们老家那里管厨房叫灶火底下,——女主人在忙碌着的,一定是这几样子饭。因为,这几样子饭吃了不但肠胃舒服,还能叫人身上暖起来。所以,就颇受欢迎了。
糊罐面跟糊嘟面有些相似,但是还不一样。糊罐面比糊嘟面稍微能稀一点点儿,里面也不下红芋洋芋之类的东西。但是糊罐面比糊嘟面吃起来要香,更勾引人的食欲。真的,你如果能吃一大老碗糊嘟面,你肯定要吃两大碗糊罐面。这个可不是我在逗你说笑呢,而是我这么多年吃出来的亲身体验。
糊罐面为什么就能比糊嘟面香呢?我所看到的,就是因为糊罐面里面挖了半勺子臊子。俗话说,“诸肉不如猪肉。”真的,不过就是往锅里面加了那么点儿臊子油嘛,那糊罐面就香得叫人忍不住了,味道直接提升一个层次。
糊罐面跟糊嘟面的做法几乎一样。都是拿面粉和半马勺糊嘟,千万不能稠,稀些子更好,因为里面要下面条呢,稠咕囔囔的咋吃呢?是要把人弄得跟猫吃浆子一样,就感觉好玩吗?
面条就是普通汤面那样的面。和好,揉到,擀成硬币那样厚薄,切成细条条儿也行,切成碎片片儿也行。——我喜欢吃切成碎片片儿的,三角形的,菱形的,梯形的,随便啥样的形状都可以。
煵的菜也一样:蒜苗,韭菜,胡萝卜,香菜,这几样子是必须的。下锅的绿菜嘛,菠菜最合适,当然有白菜苗了也行。有人往里面下新下来的白萝卜条儿,那也不错,但是记得要是炒的。
糊嘟烧到六成熟的时候,把面条儿倒进锅里头。烧个三四煎,就差不多了。拿饭勺子搅搅,不稠不稀最合适。把煵的菜往锅里倒的时候,顺便在臊子盆盆儿里挖半勺臊子,在锅里头搅几下子,让臊子化匀乎了就可以开吃了。——臊子不宜太多,多了就腻,腻了就不好吃了。我们那个时候,刚好是因为肉很少,一年也吃不了几回肉,臊子都是谨细着挖,大多数都是勾鸡蛋大一蛋子的。
当然,农家是不缺芝麻的。——地畔上种的,坡坎上种的。往糊罐面里面再撒一大把芝麻,那自然更油更香啦。
糊罐面跟糊嘟面在调的时候,还有点不同的是,糊罐面里面要挂点酱,给上个色。所以,糊罐面跟糊嘟面在颜色上还有点儿区分,就是因为加了酱的缘故。
我们家原先粮食紧缺的时候,一年里只有在为数不多的煵臊子之后,母亲顺便会利用臊子锅底的油,精心做一顿糊罐面。吃得满嘴流油。我读高中后,周末回家的时候,母亲必定会做一顿我最爱吃的糊罐面。我吃两大碗,歇一会儿,到两点半要往学校走的时候,再吃一老碗。就好像吃一顿能饱三天似的,起码能让我背去的馍能多顶一下子。
就像这样寒意渐重的时候,吃糊罐面,最舒坦的是坐在热腾腾的烧炕上。——“热被子大炕,糊罐面拿老碗上。”或者,太阳好的时候,坐在院子里面也不赖,可以边吃边晒暖暖儿,蛮惬意的。
“一碗糊罐面,饺子都不换。”你看,糊罐面在我们老家那里被大家看得多么高的。
“热天打搅团,冷天糊罐面。”如今,回老家的时候,我们都这样吃。
(父亲的手工制作:手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