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府城,位于海南省省会海口市琼山区,拥有千年历史。从北宋时起,府城便是海南政治文化的中心。如今的府城,褪去了古时风貌,却留存着琼州府千年的人文遗韵与历史文脉。虽然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渐渐变成了“老城区”,却仍然充满生机;宛如长寿又精神灼烁的老者,从历史深处走来,愈加释放出独属于海南海口的传统人文社区魅力。伴着傍晚的余晖,一览众山小Jane's Walk带领一群同样热爱海口的小伙伴,走进府城,开启这趟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漫步之旅,探索老城社区人居环境与建成景观,观察这座旅游城市背后真实鲜活的古城生活。
两路小队在琼台书院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第一小队穿过背街小巷,摸索着找到了隐藏在步行街临街商铺背后的古城墙遗迹,火山石为原材料搭建的2-3层楼高的古城墙静静伫立,标记着琼山老城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
More
穿过车水马龙喧嚣的商业步行街,走进绣衣坊。绣衣坊是府城一条古老的居民巷,也是海南商业文明的起点,历史上曾是琼州布匹集散地与服装加工地。自明代以来,这条街巷聚集众多求学才子并居住着许多大户人家。
More
途径骆氏故居,现住在宅子里的骆家兄弟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参观。骆氏故居是绣衣坊中有代表性的大户人家之一。这个古老的宅院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原本五进的大院如今仅残存三进。院中的部分被骆家后人改建成了现代楼房。当我们一边欣赏这座布局讲究做工精美的古宅,骆家兄弟一边向我们介绍着他们的家族故事。
More
藏在街巷中的晏公庙,不同于外面的喧嚣,有着一份难得的宁静。虽然这是一座主祀晏公和关公的庙,茂盛的树荫与树下的亭椅使庙前的空地成为一处供周围居民休憩娱乐的公共空间,成为了邻里生活的重要纽带。每每路过,常能看到嬉闹的孩童,也有三三俩俩凑在一起纳凉聊天的老人。府城还有很多像晏公庙、火雷圣娘庙这样的古老建筑。历史建筑的保护离不开定期的修缮。在晏公庙和府城其他的庙里,我们还能看到张贴在入口边墙上的巨幅修缮捐款榜。透过名单,我们能看到一代代本地居民对生活的美好祈愿,还能感受到社区浓厚的凝聚力与旺盛的生命力。
如前面提到的,历史上的府城是不少出仕为官大户人家的聚集地,明朝名人清官海瑞的故居也坐落于次。海瑞故居位于红城湖路边,做南朝北,旁边还有座海瑞庙。复建后的海瑞故居占地1364平方米,是以故居原貌为依据,参照明代海南建筑风格进行设计修建的。前门为牌坊式,进入前门便见前后二进正屋。
第二小队漫步至热闹非凡的忠介路步行街,亲身体验了海口的商业繁华与市井生活的韵味。两旁的商铺和小吃摊如同一幅生动的画卷,不仅展现了海口的地道风情,也让我们的味蕾享受了一场美食的盛宴。
沿途,我们走进了历史悠久的金花村,这里的古建筑和宁静的街道仿佛是一扇时光之门,让我们仿佛穿越回那个久远的时代,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在火雷圣娘庙,我们探索了当地的民间信仰和传统习俗,见证了海口人民对神灵的虔诚与敬畏。参观丘濬故居和吴氏民居,让我们对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风貌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对海口的传统居住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林工庙和戏台,虽然未能观赏到戏曲表演,但戏台的古典美和周围的古色古香环境,依然让我们感受到了海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活动的尾声,我们在红城湖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湖面的波光粼粼和四周的绿意盎然,让人心旷神怡,为这次文化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点。
~ 杨宇 ~
杨宇,建筑师+独立设计师+走马cube主理人
作为建筑师出身的杨工,以“与旧相处”为题,为我们分享了有关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与发展的前沿理念,同时还解析上海新天地、田子坊、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南京小西湖等国内经典案例。
TA 说:
“当前全国各地的历史街区,普遍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建筑年久失修、居住环境不佳、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人口结构失衡、产业业态低端等等。但是街区的“旧”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我认为可以总结成两个词——“文化”和“人”。上海新天地将成片的旧式里弄街区,变成了如今城市公园、商业街区和高端住宅,并通过整体复建、风貌复原的方式,创造了新天地北里历史建筑与商业空间结合的成功案例。田子坊的创造性之处在于,是通过合理的策划和引导,自下而上推动形成改造更新,并实现了居住、商业、文化多业态融合。田子坊的开发主体不是企业或者政府,而是几百户原住民。居民通过将创意产业引入住宅,实现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而基层政府在其中承担了大量引导和协调的工作。政府成立的管委会也承担了大量基础设施改造以及综合协调的工作,充分体现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开发”的定位。南京小西湖街区通过采用“小尺度,渐进式“的更新方式,延续“生活态”,融入新业态。项目前期做了大量权属关系和居民搬迁意愿调研,并在后续设计过程中通过“平移安置”、“共生院”等方式进行了创造性的解决。而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这片历史街区体现了哈尔滨移民文化和商贾文化。由于前期策划不足,项目以单一的旅游功能为导向,严重脱离社区,街区则完全沦为布景,给城市留下了遗憾。
“开发新建是发展,保护改造也是发展。” 而“如何新建,如何保留”才是每个项目最重要的题眼。这是一个幸福的场景,我们能够在走马cube这个亲手完成更新的空间里,畅谈城市的过去、当下和未来。我也由衷地期待,海口这座城市的明天更加美好。”
~ 唐浩多 ~
唐浩多:伴伴杂货铺创办人
无墙幼儿园发起人
扎根在海口滨濂新村,专注于社会参与式艺术,以及“困境儿童”成长教育问题的唐浩多老师,为我们分享了面向城中村儿童的社区实践经验与故事。
TA 说:
“简单来说社区实践就是我们要把一种想法、你理想的或者你认为的那个正确的观点,把它落地实现出来。之所以选在在滨濂新村为孩子们开设伴伴杂货铺,做这样的社区实践,是因为我认为城中村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这样的兴趣驱动着我去思考,考察与实践。而社区的建设与实践方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
城中村是一种极具特点的城市形态。滨濂新村常住人口有好几万,聚集了许多外来务工的年轻人和小家庭。多年前我来到这,在这里做起了“伴伴杂货铺”,我认为这个杂货铺是社区里最好的人与人产生连接互动的重要空间。这个店铺是可以社区里很多人共同使用的。尤其对于城中村很多留守的,缺乏家庭陪伴的孩子,这家杂货铺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可靠的游戏活动空间。然而这个空间的日常维护也比较让人费心。后来我观察发现,小朋友们在使用完后会自觉把房间打扫干净,因为他们在玩耍的时候,会认识到这个空间ta在使用,因此产生了把空间维护好的责任感。另外,城中村其实很多空间设计与设施布置对儿童并不友好,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从孩子的视角和心理去做考虑。比如什么地方对小孩子容易产生磕碰, 设施的触感是否柔软,是否安全。那些服务于成年人的康体设施的布置、共享单车的肆意停放,都给孩子们在社区中的活动空间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干扰。但同时我们又发现,孩子们常常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能用他们能获取的任何物品或工具进行游戏。”
~ 李一鸣 ~
海口市琼山区委宣传部李一鸣
嘉宾主题分享后,来自琼山区委宣传部的李一鸣先生对一览Jane's Walk 海口活动进行了肯定,同时还为大家介绍了琼山老城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红色革命历程,补充了许多有关府城的重要背景知识与信息。
~ 海口JW参与者 ~
参加海口JW活动的小伙伴们
也收获了许多感触。
TA 说:
特别开心作为一位海南青年,能在家乡的沃土上看到这样一个有意义的“行动”的出现。整个下午的Walking Tour,和晚上嘉宾的分享,总觉得只是开了一个头,十分地意犹未尽。Jane's Walk不仅是去看和走,也在于去了解,尝试与在地的居民发生一些互动与对话,产生连接,去解锁不一样的在地历史与知识。期待未来有更多的在这方热土的城市探索行动与分享会!
其实我觉得最享受的部份是在城中村慢慢走,跟路过的村民聊天的过程。不像广州的城中村大部份都是外来租户,我们路过的绣衣坊里还是有大量本地居民居住,他们有自己的习俗和地方信仰,也很愿意跟陌生人介绍,甚至邀请我们走进他们居住的祖宅,介绍家庭成员和居住情况。这些可能比走一段城市更享受和难得。
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我们持续思考。在我们走访府城的小巷子中,我感受收到文化的亲和力。那些关于城市历史的记忆都默默的深藏在小街的一砖一瓦当中。不同材料的拼接,和古城墙遗迹也展现了不同时期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与对环境健康的追求,建筑和文化密度如此高的府城的老城区是否能在城市更新中得以好好保存对城市建设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生态和环境健康的可持续性需建立在居民的意识当中。当我走过那些充满古朴气息的巷子,古树的安详的扎根在土壤里,藤曼攀爬过残垣断壁,而人们会在树下愉快攀谈。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城湖生态的现状。初期的清洁治理初见成效,但是工业和城市废水的排污速度却赶不上目前治理手段的处理效率。
在稍晚的Workshop当中,听到前辈们在城市更新的历程中的努力和探索,感到很感动。而这些属于中国背景下特有的宝贵尝试,包含了太多情绪,智慧,共鸣。我期待和祝福海口能在新一轮的城市更新和建设中能越来越好,探索出属于海南的独特经验。
通过这次的海口府城之行,一览团队带海口的小伙伴们认识了“简奶奶”和她的社区发展理念。手工环节各位参与者们2-3人一组,动手捏出不同造型的“简奶奶”,欢声笑语中为本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More
感谢大家的参与支持!期待下次与大家在海口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