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提出后老年食品和保健品立即闻风而动

文摘   2024-12-20 11:30   山东  

不出我之所料,在上面提出发展银发经济的部署之后,最先响应的是“老年食品和保健品”行业。目前,已经有一批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始摩拳擦掌了,准备在这片“蓝海”当中先下手分得一杯羹。

客观地说,老年食品和保健品确实有发展的必要。毕竟,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由于牙齿和消化机能退化,对食品有一些特殊的要求,而那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以及需要鼻饲的老人对食品的要求更加特殊,所以适度开放一些这样的产品确实是有一定的市场。

但是,注意我又要说“但是”了。现在的多数商家你可别把他们想象成天使,从本质上说,他们是逐利的,而且有相当一批商家为了逐利是可以不择手段的。在老年食品和保健品领域这个现象尤为突出,如果你不相信就请到网上搜一下,你会惊喜地发现,过去很多平平无奇的食品,比如某种饼干,一下子就被商家包装成了富含什么什么营养成为,对老年人能够起到什么作用的“功能性食品”,更不用说前两年以“跨省打捞”而闻名的某药酒所宣称的“神奇功效”了。

我在前几天的文章当中说过,由于中国有着“中医”这么一个神奇的存在,再加上中国人没有正确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所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人们对于“长生”有着一种宗教般的执念。也正因为如此,各色人等都会向中老年人贩卖“健康焦虑”,并且顺带着向你普及一些传统医学当中“取象比类”的似是而非结论加上几个没有几个人真正能够听懂的现代医学和现代生物、物理学的新概念,于是云山雾罩地一通说,用不了几句就能把现代科学素养程度不高的老年人彻底拿下,让这些老人乖乖地从口袋里把钱掏了出来。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在我身边就见过不少这样的老人,我自己的长辈也有过这样受骗的经历。这也就是我对所谓“中医养生”之类东西嗤之以鼻的原因。

再一个东西就是保健品,长期以来这个领域一直是骗子最为活跃的重灾区。从严格意义上说,“功能性保健食品”和“功能性老年食品”都属于广义的保健品的衍生物。其实,根据现代医学的研究,一个人除非是严重的偏食或者在吸收某类营养方面有器质性病变,一般情况下营养摄入都是均衡的,片面补充所谓“微量元素”或者什么“抗衰老因子”这类不着边际概念所指称的东西,如美国人和日本人没事吃的那些保健品药片,基本上属于安慰剂。有的人会说,那美国人和日本人的科学素养应该不低吧?其实也千万别把他们看高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有很多这类研究本身就是相关企业资助的,这些研究当中有些结论看上去有道理,但是被商家片面引用,于是就产生了误导。比如,的确有专业研究显示,葡萄酒里含有的白藜芦醇对于心血管有益,但是要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讲剂量开药方都是耍流氓”。白藜芦醇有益不假,但是要让它真正发挥理论上的功效,那么每个人一顿要喝掉至少三十多瓶红酒,试问这个结论可有人提及?再说日本的健康研究,众所周知,日本人的科研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加拉帕戈斯化”,(关于这个概念在这里就不费劲解释了,有兴趣的可以自行到百度百科上查询)我有两个同学在日本从事医药行业研究,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他们都是研究老年保健的。他们回国后我和他们交谈,就发现他们的研究带有非常浓厚的这种“加拉帕戈斯化”特征,我听着他们口沫横飞地讲他们的研究成果时,也大致了解了日本在老龄社会背景下各类商家资助的相关研究都是一些什么东西了。他们到我这里来,临走的时候都给我留下几件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且嘱咐我一定要用,肯定有助于健康长寿。出于礼貌我在感谢之后都收下了,但是实话实说我从来连包装都没打开过。

所以,作为老年人除非你的身体机能出现了问题,否则真没必要在所谓“老年食品”和“老年保健品”上花冤枉钱,五谷杂粮肉蛋菜奶足以养人,也完全可以保证营养均衡。如果真的有毛病,找正规医院的医生诊治咨询,少听忽悠,让打你钱包主意的人没有市场。


给我的小书做个广告,还请大家捧场!(京东、当当有售。)顺便也给我在喜马拉雅有声平台的账号做个广告,欢迎到喜马拉雅关注“被化名为黄波”,听我读闲书。


被化名为黄波
信马由缰,写着玩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