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个小时,特朗普即将第二次上台担任美国总统,中美关系面临的不确定性将出现更多的变数。昨天,美国宣布TikTok正式停止在美国的服务。这几天美国很多过去的TikTok用户纷纷入驻中国的小红书,这个过去纯粹是中国的本土应用忽然迎来了这一波“泼天的流量”,小红书甚至登顶应用商店超越一众英语的应用,这的确是让人始料不及的。这些人在小红书中自称
“TikTok难民”,因为美国要逼迫TikTok与中国的母公司字节跳动切割,否则就要下杀手,这些长期在TikTok上的活跃用户为此感到非常不安,于是便以“难民”自称。他们入驻小红书之后,立即与平台上的中国用户打得火热,有的人甚至学起了中文。这件事很快成了国际上的一个“现象级事件”,引发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有人说,这些美国人入驻小红书很可能难以持续,因为两国文化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差别太大,用不了多久,美国人的言论就会触碰到我们网络平台言论的“高压线”,最后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所以这一波“泼天的流量”大概只能昙花一现。
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有,完全有这种可能。毕竟我们中的很多人在公众号、头条、抖音、快手、小红书上都有账号,就以我个人来说,我就对头条的审查极度不满,以至于现在已经不再在头条上发任何文章了。但是,如何接住来自美国的这一波“泼天的流量”却是非常考验我们有关部门政治智慧的一件事,不可等闲视之。
像小红书这种社交平台具有天生的社交属性(你一定要说,这不是废话吗?),这种社交平台一旦成为连接生活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不同制度下人们的对话空间,它就天然地成为了“民间外交”的舞台。需要注意的是,“民间外交”历来是国家间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贯强调“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大量的人员来往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条重要的渠道。但是我们也要承认,相比于全球英语世界的强势地位,我们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其实障碍还是不少,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普通中国人对美国的了解要远远高于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尽管美国人可能已经摆脱了梳着辫子、狡诈邪恶的“傅满洲”形象,但是他们中的相当一批人仍旧觉得中国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
要改变我们国家在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的形象,很重要的一条是要“讲好中国故事”,而“讲好中国故事”也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在西方国家,出于对于我们文化与体制的偏见,包括普通百姓在内的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的媒体对外搞的是“宣传”而非“传播”,既然是“宣传”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夸大和虚假的成分,因此他们对于我们媒体上的报道多半持半怀疑的态度。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来自类似小红书这样的非官方平台上普通中国人的讲述会更能得到美国普通民众的信任。
民间外交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其实就是让民间人士以自己的渠道为中国发声,重要的途径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最理想的状态是形成一个传播矩阵,在这个传播矩阵中不仅要有官方报道,也要有百姓私语,不仅要有宏大叙事,也要有柴米油盐。甚至,不仅要有光鲜亮丽,也要有污泥浊水。这里最难把握的,恰恰就是“光鲜亮丽”与“污泥浊水”的关系。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不论哪个国家,也无论哪个时代,都没有尽善尽美的,一定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否认这一点便是历史唯心主义。这里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们如果观察一门语言,如果这门语言中没有俚语和脏话,那么你连问都不用问,这门语言一定是一种没有人实际使用的“死语言”。谓予不信,请看我们曾经在三十多年前一度不少人学习的“世界语”,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记得那时候我也曾经按照组织的要求,学习过这种“人造语言”,不过好在我还曾经学习过社会语言学,很快就发现这门语言中连一句骂人的话都没有,全是“一本正经”的“规范表述”,于是意识到这门语言注定是毫无用处的。其实我们在讲中国故事的时候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全都是“字正腔圆”“一本正经”地讲述,别人听一会儿就会觉得“无趣”“太累”,相反地如果允许人们比较随意地聊天,偶尔还有一两句调侃和吐槽,可能一下子就能让对方觉得你在“说人话”,于是对方也有了和你进一步沟通的愿望,这就叫“共情”,也只有“共情”才能真正做到“心相通”。
“小红书现象”不是我们主动“引流”形成的,而是一种机缘巧合的结果,对于突然涌来的“泼天的流量”,我们的有关部门以及小红书平台都要做好接好这些流量的准备。这些来自美国的“TikTok难民”当中如果我们稍加思考一下应当能够发现,他们多数是“内容生产者”而非“内容消费者”,因为只有“内容生产者”才更关心平台的生死存亡。如果把这一点想清楚了,那么就要善待这些有能力自觉不自觉会帮我们发声的“内容生产者”。不错,他们当中一定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会对我们的网络监管构成挑战,对我们的意识形态可能带来负面的危害,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权衡的话,很可能这种危害要小于通过这些人传播真实中国故事所能带来的好处。所以,我们要在不突破底线的基础上,对他们给予最大限度的包容。
其实,更加包容才能更好地展现我们的制度、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你说是吧?
给我的小书做个广告,还请大家捧场!(京东、当当有售。)顺便也给我在喜马拉雅有声平台的账号做个广告,欢迎到喜马拉雅关注“被化名为黄波”,听我读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