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热点抢先看
在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退出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激励对象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形,如离职退休、业绩未达到考核标准等等,为了能够应对激励对象发生诸如此类的情况,应当制定股权激励的退出机制来保障企业和员工都能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另一方面,激励对象可以通过退出来获得收益,如果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那么股权激励自然不能发挥其效能性。
为更好地帮助企业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能设计合适的退出机制,本文对股权激励的退出进行介绍。
激励股份的退出,总的来说可以分为无过错退出和过错退出。
(1)无过错退出,指的是不存在限制性条件的情况下正常变现,也即员工并无过错而是由于其他特殊的情况而退出股权激励。常见的情况比如员工无过错离职、限制期届满后售股等。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可以按照股权的实际市场价值获得退出对价。
(2)过错退出,指的是由于员工自身过错,如发生违约或违法行为,公司强制要求员工退股。比如员工存在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等而导致的过错离职、员工存在业绩不达标等违反公司激励计划行为、员工违法犯罪等。
这种情况下,往往都违背了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初衷,所以员工不能获得激励收益。因为过错退出直接影响激励对象的利益,产生纠纷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企业在制定激励计划时最好明确约定过错退出的具体情形,避免约定不明引发争议。
二、股份退出如何实现?
公司在上市前实施股权激励,涉及退出的,如果实际持股则应退回股权;如果不实际持股则取消激励收益的资格。如果需要退回股权,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退出:
(1)员工转让股份,将股份转给其他激励对象,也即由其他激励对象直接受让拟转让股权,所以公司可以在激励计划中规定受让价款的支付时间、受让资格等具体要求。
(2)由公司指定特定人员受让拟退出股权,由其代持该股权,以后可用于其他员工的激励。
(3)持股平台减资,员工直接做退伙处理。
退出价格怎么定?
退出价格会直接影响员工收益,所以制定合理的退出价格也会使股权激励计划整体对于员工有更强的吸引力。根据是过错退出还是无过错退出的不同,退出价格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由于员工过错而退出的,一般以该员工的行权价格回购,也就是员工拿不到激励股权的收益。但如果并非由于员工过错而退出的,退出价格计算有多种方法,比如基于行权成本进行收益核算或按照公司融资估值核算或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确定。
总之,对于拟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而言,在制定方案时不能忽略退出机制,要将退出条件、退出价格等规则提前预设好,以保证发生方案规定的退出条件时有约可依,最好在退出机制中明确约定退出具体操作的时间点和期限,比如发生退出情形或达到退出条件时,何时支付股权回购款项、何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等等。只有详细、完善的退出机制才能确保退出程序顺利进行,尽量减少相关纠纷的发生,发挥股权激励的实际效能。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