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学就整天嚷嚷着要努力减肥,好在毕业典礼上拍张稍微雅致一些的照片。两年时光在恍惚间转瞬即逝,只能拖着厚重的圆滚肚皮参与“浙”派浪漫的仪式。2024年7月5日上午,2022级“中澳班”毕业典礼在浙江师范大学正阳中心隆重召开,这瞬间,必将永恒地定格在这60位毕业生的心底。
在浙江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合作办学的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深刻感受到了身为教育者的重责大任与新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更充分礼遇了浙派风情与教育强省的博大胸怀。这一过程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在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转变。
课程学习方面,不管是浙师大教授们的精品教育管理课程,还是澳方秉持初心,持续二十年来的专业领导力课程,都让我们系统地掌握了教育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从深入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到精心设计的澳方的课程结构与教学模式,每一门课程都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与教育领导力的反思。这些理论知识为我们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程方面对我最大的影响便是思维与理念的转变,更让我以一名研究生的角度与层次专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澳方的老师们不管在课程设置、内容教授和评价反馈上,都给予我们大量的资源信息与思维碰撞,让我们有了更广阔的研究范围,有了更多元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教育实践方面,更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与有效进阶,如何有效地将理论学习和自己的职业实践有效结合,是学习最大的意义和价值。不管是在学校集体教研、课题研究与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处理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和教学技巧得到了显著提升。班级里的很多学霸校长、书记们,课堂上的参与度与活跃度都有目共睹,课下的钻研劲头与低调也着实让人钦佩。“学神”杜宗飞是陪伴大家学习的定海神针;学习委员李浩的“社牛”和浙派诗人朱德康的才情都让人钦佩不已;低调的英语大咖洪天锋、陈贤德更是专注好学;还有不少正高、特级教师,他们真正把教学领导力课程用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实践中去,从他们与导师的交流中,就能深刻感受着成长的喜悦与收获。而我更从这些浙派名师的身上,学到了谦逊、执着与奋进。
此外,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在选择研究主题、搜集资料、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到了独立思考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这不仅提升了个人的研究能力,也锻炼了耐心和毅力。浙江师范大学的教授们用专业的学识与严谨的研究态度也为我们的研究生阶段打开了更宽广的研究思路。在论文选题阶段,导师们为我们打开了思路,为选题提供了有效的方向与策略,尤其是导师李润洲教授持续的耐心与细致指导,让我更多了几分坚持与信心。在论文修改阶段,三位指导教授在论文的格式与内容方面提出了非常细致的指导与修改意见,让我收获良多。班主任吴艺老师两年的耐心陪伴与每次关切的问询,翻译导师褚献华教授的精准把握与一对一的耐心指导,都让人感受浙派的温柔与浪漫。
最后就是研究生期间参与的各种小组交流研讨和团建活动,有机会与不同背景的同学们交流思想,从而拓宽了视野。这些研学活动不仅增加了个人的学术知识,更深入了解浙派的文化与人文风情,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同学们交流学习,也是自己的重要收获。不论你是特级、浙派名师、教育部名校长或是教育局领导,不管你是有菜园、有别野,还是有宝马,在这里,大家都成了卸下包袱的学生。每到这时总是无限感慨,当学生真好,青春真美。
回顾这两年的学习生活,收获颇丰。教育硕士的学习不仅让我掌握了必要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作为一名教育者应有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及终身学习的态度。
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在这里发现了浙江的诗歌之路,感受到浙派的浪漫与风情,深刻体会到古代文人墨客在这里寄情山水的情怀与诗情画意。而同学们也在我的影响下,对厚重的中原文化产生了兴趣与向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双向奔赴的浪漫。
浙师,往后情深!浙江,有缘再会!
照片来源:中澳班班级群及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