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期待在训练中,练得越多就能得到更多肌肉增长,所以很多人在健身房里能做几个小时的训练,并且以此为豪。
但舒教练也在书中介绍,虽然训练量和肌肉增长成相关性,但还是会符合一个剂量反应的关系。
也就是说,在一开始的阶段,训练量更多会带来更多肌肉增长效果,随之会进入到训练量更多不会带来更多肌肉增长的阶段,最后训练量继续增加反而会给总体的肌肉增长,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今天看到INS上一个新的研究结论,并且被多位抗阻训练研究领域的大咖点赞的Post,这样说:新研究发现更多训练量等于更多肌肉增长,大约每周30-40组的训练量最大化肌肉增长,并且还没有发现训练量上限!
内容中介绍了一些直接的结论:
- 增加每周训练组数,会导致更多的肌肉生长,但随着训练量增加会带来回报减少。也就是说,更多的训练量会带来更多的肌肉生长,并且没有发现明确的上限。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没有发现训练量和肌肉增长的上限。
- 力量增长也会随着更高的训练量而进步,但会比肌肉增长更快达到平台期。
- 当训练量相同的情况下,锻炼一个肌肉群更频繁,没有发现持续的好处。
怎么理解这些话呢?既然说没有上限,为什么又说回报低递减呢?别着急,看看在上面这些结论之后,作者还继续补充的这些信息:在你失去理智想要通过更高训练量达到更多肌肉增长之前,需要意识到对于肌肉的肌肥大来说,最小有效训练量大概在每个肌肉群每周4组的情况下,更多实质性的好处可以随着训练量增长到18组左右仍然看到。对于力量增长来说,每个肌肉群少到每周1组,就足够看到可观测的进步了。但是更显著的进步会在每周4组左右时看到,更多的训练量会带来明显的回报减少。因为更多训练量=更多增长,不意味着低训练量或者中等训练量不会带来实质性的肌肉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作者在研究中,区分了“直接”和“间接”组数,并且将间接组数计为一半的训练量。比如卧推了4组,可以计算为2组的三头训练量。再加上其他专门练三头的动作,比如一共10组,那么三头的训练量就是10+2=12组。作者发现,将间接组数计为一半的训练量,这种方法对于预测肌肉肥大和力量适应是最准确的。
总之,这个研究和以前对于训练量的研究,在肌肥大和力量上效果的结论是一致的(并没有不同)。并且,抗阻训练研究领域大咖Brad Schoenfeld在内容下面评论说:我想指出的是,20多组的推断不能对所有肌肉群进行推断,因为没有对所有肌肉群都进行过高训练量的研究。因此,这里得出的推论可以更具体地针对“针对性周期”来讲,在这个特定周期中,高训练量方法对限定的肌肉群有用。所以对于普通健身爱好者,怎么理解和应用这些研究结论呢?训练量增加所带来的回报减少,意思就是比如第一组训练带来的是100%的效果,那么第二组带来就是80%效果,可能第十组所带来的只有10%的效果,第二十组带来5%的效果。因为虽然回报率减少了,但还是有丁点回报的,所以练得更多的时候,还是在回报上有所增加,只不过增加的效率不高而已,因此他们研究会说“没有发现上限”。但是普通健身爱好者需要知道,身体的恢复能力是有上限的。我们说的最大化训练量和肌肉增长的“没上限”关系,一定是在身体能恢复过来的前提下,那么这种“没上限”关系就很好理解了。比如健身新手每周只找舒教练做一次全身训练,然后舒教练建议他每天都进行100次俯卧撑。虽然每周需要700次俯卧撑,胸肌三头这些肌肉的训练量很多,但是学员的其他肌肉群只每周练一次,不会占用太多的身体恢复资源。抗阻训练的研究过程基本也是这样,只会针对少数几个肌肉群进行训练,比如只练胳膊不练腿,或者只练腿不练胳膊,因此身体有更多的恢复资源可以恢复专一的肌肉群。所以Brad Schoenfeld说“针对性周期”中可以实现高训练量的效果,就是这个意思。你不能期待在同一周期中,针对所有肌肉都进行大训练量的训练。但你可以在特定的周期安排中,针对少数肌肉群进行大训练量的训练,以此来促使它们发展更多,但同时也意味着,要减少其他肌肉群的训练量,保证你身体可以完全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