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每组训练的最后几次,才最有效?

文摘   2024-10-23 11:11   北京  

当我们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听到“每组训练最后几次才有效”这样的话?

通常教练会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学员多做几个,一起训练的训练搭子也会在互相辅助的情况下尝试多做几个。

那么到底为什么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只有每组训练最后几次才有效呢?

舒教练在自己的书里,比较系统地介绍过了训练的不同原理和逻辑,还没有学习的粉丝可以扫码购买。

今天在这里,再通过不同的角度,帮助你了解训练为什么每组最后几次才最有效,为什么你应该更加努力地进行训练。

当我们说进行力量训练、抗阻训练、举铁的时候,大多数人的目标应该就是增加肌肉。

那么肌肉如何得到增加呢?

有人说是肌纤维破坏又重新合成变粗,这个解释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很容易让学员把肌肉酸痛(以为是破坏的信号)和增加肌肉挂钩。但实际上,没有肌肉酸痛,不一定不会增加肌肉。

比较严谨地说,肌肉会增加是通过抗阻训练让肌纤维受到肌肥大方向的刺激,身体从而产生这方面的适应,最终肌肉蛋白质合成量提高,最后体现的结果就是一段时间后更多的肌肉量积累了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增肌。

而我们身体的肌肉纤维,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种: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很多人也叫白肌和红肌。

从肌肥大方向的适应上讲,快肌纤维才有很多肌肥大的潜力。因此当我们说增肌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讲快肌纤维的肌肥大。

而快肌纤维,是属于有着高力量但是又不耐疲劳的肌纤维,说白了就是劲儿大但是累的快。

因此除非身体遇到非用不可的时候,一般不会募集这些肌肉纤维,因此这些有劲但容易累的快肌纤维,又被称为“高门槛的肌肉纤维”。

身体肌肉纤维的募集顺序,就是从低门槛募集到高门槛,并且记住身体这个趋势:除非身体遇到非用不可的时候,一般不会募集到这些高门槛的肌肉纤维。

这么讲就容易明白了吧,所以为什么说每组训练最后几次才最有效?

因为如果你的目标是增肌,那么就需要让快肌纤维通过疲劳来得到训练的肌肥大刺激,那么如果你不进行到力竭,那么高门槛的快肌纤维就没有得到足够的疲劳和刺激,那么就自然增肌效果就差一些。

实际例子,就是比如俯卧撑能一口气咬牙切齿完成10次,但有的学员总进行6个就结束了。虽然做了很多组的6次,但每组其实都没有得到完全的肌肉疲劳和刺激,所以这个训练效果就很差。

说白了就是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了训练,没有“尝试突破”,那么这种训练就只是干活、只是“消耗力气”,除了消耗点能量热量,没什么卵用。

所以很多人以自己在健身房持续训练2-3个小时为荣,但实际上通过观察他的训练,很容易发现在其中很多组训练里,这个人都没有“尝试突破”,只是消耗了点能量,那自然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这种情况常见的训练安排,很可能是:

卧推40kg 十次(热身)
卧推60kg 十次(热身)
卧推80kg 十次(热身)

卧推100kg 十次(正式组)+递减组

从上面这种场景的训练安排中看,虽然他花费了4组的训练时间,比如一组10次进行30s,组间休息2分钟,那么4组就大概是10分钟的训练时间。

但其中只有最后一组,算是达到了力竭或者说是在“尝试突破”。因此10分钟他只进行了一组有效组数,得到了一组的有效训练量。

所以在进行增肌训练时,应该尽早完成热身组数,开始你能竭尽全力完成最后几次的训练。

就像这句话说的:Go hard or go home(要么努力练,要么回家)

祝你训练愉快。


书与饭
从来不会走捷径或粉饰任何东西,舒雨帆教练在身体训练以及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有着自己独特和纯粹的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