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忠实的肉食爱好者,你可能会发现,现在的猪肉似乎不如小时候好吃了。过年回农村老家吃的现杀土猪肉,不需要加太多佐料腌制去腥,炖排骨、炒辣椒,甚至清水直接煮肉,都能满屋飘香。炖好的肉吃起来香香嫩嫩,一抿即化。用剩下的肥肉炒菜,菜里不用多加一滴油,猪油香就已经把隔壁小孩馋哭了。炒肉丝的香味在童年回忆里历久弥新,如今猪肉变得更容易买到,但同时似乎也不如以前好吃了。事实上,影响猪肉好吃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肌内脂肪,指的是位于横纹肌的肌束间和肌细胞内的脂肪,其脂肪酸组成能决定肉的香味和口味。脂肪受热时会产生热香气,同时也会产生硫化氢,与乙醛反应生成香气物质。因此,肌内脂肪越高的猪肉,就会在烹饪过程中闻起来越香。除了影响猪肉的香味,肌内脂肪还与猪肉的嫩度、风味和多汁程度呈正相关。但就像当代年轻人热衷于严格的身材管理一样,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在猪的选育中一直强调“去肥增瘦”,侧重于降低背膘厚度,提高瘦肉率。这就导致瘦肉型猪的肌内脂肪含量一度降到1.5%左右——简单来说,就是猪瘦了。跟土生土长的地方猪种相比,目前国内的主要猪种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均来自国外。它们是典型的瘦肉型猪种,肌内脂肪平均含量2.3%,比中国土猪的一半还要少。脂肪少了,猪肉烹饪起来的香味就变淡了许多,肉的口感也变得更柴更硬。时代在发展,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猪却已经变洋变瘦。这些来自国外的瘦肉猪,为什么打败了中国土猪,成为了主流猪种?上世纪50-70年代,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吃肉需求,中国引进了更多的外国猪种,包括苏联大白猪、英国大约克夏猪、北欧长白猪等,还有红棕色的美国杜洛克猪。这些洋猪体格精瘦,虽然不如土猪脂肪多,但胜在生长速度快。我国地方猪生长周期普遍在10个月左右,外种猪的生长周期却在6个月左右,几乎是土猪的一半。在养殖界,“料肉比”指饲养生猪每增重一千克所消耗的饲料量,洋猪料肉比为2-3:1,本土猪种则是5-5.6:1。一项地方猪种生产效率的研究显示,养一只土猪,平均一天能够长 398g 的重量,往往需要喂 12 个月左右才能出栏 。如此长的生长周期,产量自然也有所限制。于是,彼时刚富起来的中国人发现,猪肉是吃得起了,可是猪不够吃了。恰逢此时,“洋猪”们凭借着超高性价比,快速受到了养殖户的偏爱。目前,外国的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3个品种的猪,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洋猪们被进口后,除了好好长肉、为出栏做准备,还担起了和地方土猪配种的责任。地方猪种大多为脂肪型,外来猪种为瘦肉型,利用进口猪种杂交,可以平衡猪肉的品质。脂肪量变低,与之相对应的代价,就是猪肉变得更难吃了。同时,外来猪种对市场碾压式的占领,也给地方猪带来了种族危机。除了慢,地方猪不敌洋猪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肥。通常,国内地方猪种的胴体瘦肉率仅在 40% 左右,也就是说剩下一半以上都是肥肉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不再缺肉吃的人们,也更青睐于不那么“腻”的瘦肉。在消费市场上,大家也用购买的实际行动选择了“高瘦肉率”的瘦肉型洋猪。以引自英国的大白猪为例,其胴体瘦肉率能达到 60% 以上。随着代际更迭,杂交后的猪种品质越来越差,脂肪量也越来越低。现如今,除引进种猪外,国内也仍在不断进口猪肉,以满足国人庞大的猪肉需求。悄无声息间,国人餐桌上的猪肉已然发生了一场史诗级的品种剧变。当然,洋猪进入餐桌也并非完全是坏事,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毕竟洋猪引进后,让更多的人吃上了肉,并且还是更符合口味的瘦猪肉,而养殖户们也收获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大幅降低了养猪成本。但硬币总有两面。渐渐地,不好的一面也逐渐显现——滋味更佳的土猪数量急剧下降,甚至部分品种濒危了。 根据原农业部发布的《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十三五”规划》,37个本土猪品种处于濒危、濒临灭绝或灭绝状态。
其中横泾猪、虹桥猪、平潭黑猪等8个品种的猪已经灭绝,岔路黑猪、浦东白猪等5个品种濒临灭绝。两广小花猪等19种猪,则因为被采取抢救性保护措施得以保留下来。但光保护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如何实现商业化和市场推广,才是赢得地方猪种保卫战的关键。土猪变得越来越珍贵,也从市场价格上体现了出来。商品名称里只要带上了土猪,价格就会比普通猪肉高出30%-50%。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每一口对土猪的消费,实际上都可能挽救正在流失的美味。只不过,面对价钱更贵的土猪,你真的愿意多掏钱吗?推荐我们的贵州老品种土猪肉,零抗零激素,零转基因食料,自繁自育,保存了贵州本土猪肉香浓郁、 柔嫩可口的优质品质。以发酵床圈养加野外放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10个月以上出栏。而且精分割,只做冷鲜肉。冰袋+保温袋+生物冰袋+顺丰空运发货,喜欢的朴友就下单咯。我们会在群里解决一切售后问题,及开展不定期优惠团购活动,添加下方微信,备注“进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