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房地产的利好、利差交替出现,互相纠缠的阶段,看不懂、预测不准楼市走向很正常。
昨天我说我把自己的一套房子挂中介了,有人后台问我具体情况,我也简单解释一下,方便各位参考。
这是一套124平的合肥包河区房子,房龄20年,地段不错,具体位置和缺点不方便说,总归略低于周边价格。之所以挂牌准备出售,是因为我认为合肥的房子不如上海的保值。
对于策略来说,我更倾向于卖出后持币观望,并不着急买入。因为这波政策目前进展到“取消非普通住宅限制”,还没到底。
举一个广东的例子,目前广东进展到非核心区的户口全面向有房群体放开,同时放宽其他落户限制。
当然广东户口价值量最低,而且在全面放开之前也在花都区吹风了好几个月。所以深圳和北京上海暂时不会跟进。
除非出现明显的先导信号——比如临港的3年落户缩减到1年就可以——否则落户绝无可能突然落地。毕竟“买房送户口”只能是最后的招数。
但是除去这个政策,能打的牌确实不多了,肉眼可见的也就继续降LPR等几个手段。于是,上海房价数据和网签数据有了新的变化。
截至19号,上海二手房成交16541套。按照趋势看,11月数据必然会超越6月的26374套。甚至有可能突破30000套。本来以为6月难以超越,没想到轻轻松松。
看起来信心很足,但有两个数据仍不见起色。一个是房价,10月份数据,上海二手房售价略有回升,上涨0.2%,同比下跌6.7%。
看起来很美对吗?单月房价回升了。但另外一个数据平台——聚汇数据,显示上海11月房价仍然逆上涨3.52%。
从体感上来讲,我更相信后者。
第二个就是挂牌量。截至11月14日,上海二手房挂牌量360035套,本月累计上升7080套。成交量高了,如果价格也提升了,挂牌量是应该减少的。那为什么挂牌数反而高了呢?
说明市场信心仍然不足,普通市场对未来预期不够强烈。
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即使卖掉了合肥的房子,也不会立刻在上海买的原因。合肥作为二线城市,9月政策直接传导,导致房价有了小幅度提升,但从长远来看,它的房价竞争力依然是持续走低的。
如果要资金避险,还是首选北京上海,深圳都不太够味道。而上海表现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乎?
我相信和我类似情况的人不在少数,希望对各位买房能有些帮助。但如果你说,“我在二三线生活,甚至是四五线城市的买房人”,那该如何呢?
我的评价是,现行的所有政策,除了货币化安置,其他的和三线以下城市几乎没有关系。
这是因为目前的政策重点都在一线,希望能起到试验场的效果。其次三线以下城市受宏观影响较小,但对地方措施表现敏感,更容易产生集群效应。
所以与其关注宏观政策,不如关注本地生活的媒体,甚至通过熟人打听。这类城市,是真正拼信息差的地方。
如果你掌握信息,那么就大胆地操作;如果你什么都不知道,那还是不要上赶着买房了,再等等看政策传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