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阿Q百年冥诞祭(全)

文摘   2024-11-19 21:59   山西  

天下谁人不识君——阿Q百年冥诞祭(全)
选自陈漱渝先生近作选我观现代文坛》

作者    陈漱渝
诵读    西山红叶
编辑      

阿Q正传

随笔编者按今年(2021是鲁迅诞辰140周年也是Q正传发表100周年陈漱渝先生专文回顾Q正传》,探讨相关话题。《Q正传是家喻户晓的文本早已成为国人意识中的一部分然而越熟悉就越容易忽略某些细节本文提出了几个问题自问自答可以启发我们更深入地审视这部经典

下面播放正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是唐代诗人高适《别董大》一诗中的名句。在中国现代小说的众多形象中,阿Q实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独一无二的人物。鲁迅的《阿Q正传》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至一九二二年二月连载于北京《晨报副刊》,因此二〇二一年恰逢这位“大咖”的百年冥诞。读者常问: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对世界文学究竟做出了什么主要贡献?我的回答是两点:一、创造了杂文这种现代散文的战斗文体;二、创造了阿Q这样一位超越时空的精神典型。


连载于北京《晨报副刊》的《阿Q正传》

但是,小说发表的时间并不等于作品中阿Q的真实年龄。如果要议论作品中这位大名鼎鼎的阿Q,不妨先为他草拟一份履历表。

一、 年龄。经我考证,他大约生于一八八一年,是鲁迅的同龄人;卒年为一九一一年。这卒年确凿无误,因为《阿Q正传》第七章已注明阿Q于宣统三年(一九一一年)九月十四日宣布“造反”,而那位“把总”刚做革命党不上二十天就把阿Q枪毙了。一九三四年十一月十八日,鲁迅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说:“我的意见,以为阿Q该是三十岁左右。”如果整三十岁,那生年恰巧是一八八一年。“左”一点,可能是一八八〇年;“右一点”,可能是一八八二年。


阿 Q

二、籍贯。一般人多会填作浙江绍兴,因为鲁迅小说的风土人情大多取自他的故乡。有些《阿Q正传》的改编者还试图将阿Q的台词一般改为绍兴土语。但鲁迅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却郑重声明:“我的一切小说中,指明着某处的却少的很。”“假如写一篇暴露小说,指定事情是出于在某处的罢,那么,某处人恨得不共戴天,非某处人却无异隔岸观火,彼此都不反省,一班人咬牙切齿,一班人却飘飘然,不但作品的意义和作用完全失掉了,还要由此生出无聊的枝节来,大家争一通闲气。”所以,还是填写为“中国宗法社会”为妥。

三、 职业。流浪短工,兼小偷小摸。因为“能做”,“肯干”,所以阿Q主要靠劳动糊口;但又沾染了游手之徒的恶习,他也会偶尔替盗窃犯望望风,接接货。阿Q这一典型当然是杂取种种人物合成提炼而成的,人物原型之一应该是谢阿桂。所以原作已告诉读者:“他活着的时候,人们都叫他‘阿Quei’。”按汉字发音,“阿Q”应该读为“阿贵”或“阿桂”。尽管此人既不富贵,又不是丹桂飘香时降临人间,但如今一般读者都据英文发音来读“Q”字,这就是“约定俗成”的巨大力量。这位谢阿桂就寄居在周氏家族宅院大门西边的门房里,曾把他偷来的古砖卖给鲁迅之弟周作人;向女仆求爱之事则是阿桂之兄阿有的事迹,相当于阿Q追求吴妈。


四、 政治面貌。这一栏最难填写。因为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命”,但假洋鬼子却不准他革命,所以他并没有成为“革命党”的成员,没有党籍。填写为“群众”也有问题:“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阿Q绝对不是英雄。可见一个人真实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是很难用一个标签或一个脸谱简单勾勒的。不过,鲁迅在《〈阿Q正传〉的成因》一文中说得很明白:“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命运,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因此,应把阿Q视为革命的启蒙对象。

五、健康状况。经皮肤科医生诊断,阿Q患有“癞疮疤”。经精神科医生诊断,他患有“人格障碍”。这种心理疾病是在神经系统并未发生真正病变的情况下出现的,表现为妄自尊大,讳疾忌医,自轻自贱,畏强凌弱,愚昧健忘,以丑骄人。总体特征是用幻想中的虚幻胜利掩盖现实中的真实失败,故可以概括为“精神胜利法”。鲁迅剖析的国民性痼疾中,还有“围观”“官瘾”“国骂”“瞒和骗”,这些病态在阿Q身上也有表现。



六、海外关系。阿Q虽然是一百年前中国偏僻地区一个默默生长、任人宰割的泥腿子,但却又有错综复杂的海外关系。自从鲁迅为他立传以来,他的传记就被译成了英、俄、日、德、世界语、捷克等多种文字,从各国出版的百科全书和辞书中也可查到有关阿Q的评语。特别有趣的是,阿Q不仅登上过国内的各种舞台,还登上过外国的话剧舞台,更难以设想地登上过芭蕾舞舞台。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法国大革命时期也出现过阿Q一类人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阿Q正传》跟捷克古典作品《好兵帅克》庶几近之。日本记者山上正义说,阿Q跟张三、李四一起,已成为日本的太郎、长松相类似的普通名字。埃及、印度的作家也说他们的国家也有阿Q式的人物。无怪乎阿Q成了世界文学的著名典型,几近“国际公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一是个体形态,二是群体形态,三是类存在形态。这三种形态合成了一个人的完整统一体。(《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见《世界人学史第四卷,第278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孙鼎国主编》)流浪短工是阿Q的个别形态,中国国民劣根性是阿Q的特殊形态,“阿Q相”是阿Q的一般形态。实际上,让《阿Q正传》赢得国际声誉的,正是阿Q精神具有的“一般形态”。这种“一般形态”赋予了阿Q这个人物以社会普遍性和艺术永恒性。马克思又指出,像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在十六世纪有,在十九世纪也有;在西班牙可以找到,在德国同样可以找到。阿Q同样是堂吉诃德这类的精神典型。

替阿Q填完履历表,还想自问自答几个问题。

首要要回答鲁迅的创作动机。鲁迅执笔的导因当然是《晨报副刊》编辑孙伏园的约稿。该刊新开辟一个“开心话”的专栏,想连续刊登一些能让读者看了开心的文字。鲁迅在开篇的“序”中之所以加了一些跟全篇并不相称的话,就是为了适合编辑的要求。不过作者接着写下去,就让读者脸越来越沉,心也越来越沉。到了小说结尾,阿Q在中弹后灵魂微尘似的迸散。举人老爷和赵府也都举家号啕。未庄的围观者都觉得扫兴。作品开头像喜剧,结尾又像悲剧,综观其内容其实是一部具有道德目的的正剧。可见,鲁迅写《阿Q正传》并不是为了寻开心。他为此酝酿了好几年,其目的“是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伪自由书·再谈保留》)。也就是说,鲁迅是想把《阿Q正传》当成一面镜子,让国人照出自己灵魂的污垢;是想把《阿Q正传》当成一口警钟,让沉默的国民发出反抗和叫喊的声音,把一个万马齐喑的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


“想暴露国民的弱点”,也就是“改造国民性”的同义语。这是鲁迅留学日本时期即已形成的思想和主张。创作《阿Q正传》就是这一思想和主张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一次成功实践。众所周知,古希腊和古埃及有一个著名的“斯芬达克斯谜语”,猜不着就会有危险,于是人们只好绕开这位神怪走。探讨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曾经在某种意义也有类似之处,因为一不留神就会掉进“人性论”的理论泥沼,使一个原本学术性的问题变成带政治性的问题。比如,有人会质问,难道有统一的国民性吗?阿Q是劳动者,但鲁迅把“阿Q精神”寄植在一位农民身上,这岂不是低估或抹杀了农民的革命性?说不少中国人身上都附着了阿Q精神,外国人也承认他们国度有阿Q式的人物,这岂不是抹杀了特殊的阶级性而宣扬了超时空、超国度的“普遍人性”?感谢改革开放给中国学术界带来的宽松环境,这些问题如今尽可以大胆进行探讨了;即使观点有偏颇之处,也不至于被扣上吓人的政治帽子。


  • 严顺开饰演的阿Q

要合理回答以上问题,必须牢记鲁迅所说的“知人论世”这四个字。这是一把打开鲁迅思想宝库的钥匙。鲁迅出生在鸦片战争四十年之后。十八岁赴南京求学又赶上了昙花一现的“戊戌变法”。中国被列强豆剖瓜分,“中国人”可能被“世界人”从世界民族之林挤出。这种国家和民族的深刻危机,迫使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许寿裳在忆述跟鲁迅讨论“中国民族性的缺点”时,用了“身在异国,刺激多端”这八个字,就表明了鲁迅的文学活动跟他救国活动的有机联系。

未无五润
未无五润者,五行皆润也。有朋友说你不可以润天润地润人润空润命吗?答曰随你如何,我行我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