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上党戏当代表演艺术家谈心系列:张志明篇(四·下)修订版

文摘   2024-10-28 07:07   山西  

胡富国老书记与上党梆子几位表演艺术家合影

与上党戏当代表演艺术家谈心系列:张志明篇(四·下)修订版

—— “瘾”的礼赞

作者     未  无

诵读     莺  子

编辑     林  枫


注:文中图片为著名摄影艺术家郝士杰先生提供,向郝老师致敬!个别图片联系不到作者,在此一并感谢。

写到这里,意犹未尽。我想找几个剧种的《打金枝》参照欣赏。找到三个剧种的光盘,感受如下:


晋剧泰斗丁果仙

第一,晋剧丁果仙饰唐王的是电影版,制片导演和上党梆子《三关排宴》都是刘国权。由于写段二淼,丁果仙是段二淼艺术上的知己,对她知道也较多一些,并且也更多一些敬仰和神往。这次看电影光盘,感觉她的唐王身上有傅山的气质——是那种大书家与大郎中特有的高拔温暖,还有点镇上教师的山林清气。然而,她的表演,潇洒中有稳沉,举手投足,透出皇家底气。众所周知,丁果仙是女性,但唐王的笑容,比男人还有男人味,我喜欢,乐于反复欣赏。记得近二十年前,白燕升先生来长治开讲座,其中有两句话我一直没有忘记:其一是在开场白中说,下了飞机,感觉长治很安静,是个很谦虚的城市。其二是在讲戏剧艺术中说梅兰芳演女人,比女人还有女人味儿。别的话都忘了,这两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一次在一桌吃饭,我本想就此话题与白老师讨论,无奈桌上有几位领导谈兴正浓,我不便多嘴。回家之后竟从网上买到他的两部书:《大幕拉开》和《那些角儿》。此刻想查查,却不在身边的几个书架上。他还说过,如果说梅兰芳是把女人演透了,裴艳玲就是把男人演透了。我并不想套用此说丁果仙把唐王演透了。但丁果仙的唐王名气之大,也可谓之三晋的一个名牌景点了。


晋剧皇后王爱爱

王爱爱饰沈后,马玉楼饰唐王这个盘,我非常想看,可惜卡盘严重,前半盘效果还免强,后半盘几乎形不成像,咔嚓咔嚓,让人心烦意乱。王爱爱的皇后雍容华贵,稳沉大气,唱腔动听,举手投足都有戏。马玉楼的唐王神态特别好,其神态不仅表现在面部一笑一愠,身上一抬一动也都有戏。我感觉:他们二位很得中庸之道的神髓——那种沉稳有姿,起落有韵,张合有度,实在好看。田桂兰的金枝也处处恰到好处,很美。黑格尔说得好,艺术作品之美,乃是神性之美。神性需要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来呈现是最高道理。从丁果仙、王爱爱、马玉楼、田桂兰几位大师的演艺中能见到——也并不是一再可见的——或者正是这“神性”——如此“神中性”特别让人觉得会神通灵。


王铁梅饰《打金枝》唐王

栗桂莲饰沈后、崔建华饰金枝、王铁梅饰唐王这个盘,突出的感觉是燥。剧本不知是哪位大家改的,觉不出高明,倒令人觉得较之电影版退步了。鲁迅十分讨厌女扮男和男扮女,就连梅兰芳这样的“国手”艺术家他都接不得——不接受——甚反感或曰讨厌。我对此没有那么讨厌,但对那些饰男却仍有女性,饰女却仍有男性比较敏感。一敏感,就有伤风的感觉,不免在心里打个喷嚏。所以对白燕升老师前面说的“两个演透”记忆犹新,神往和神旺不已。王铁梅的唐王去女性较好,但没有皇家气派。表现出的霸气如果内敛些,转化为皇帝唯我独尊的底色就好了,可惜太外露、太放任,反倒让人觉得有点野小子和楞头青的感觉。我认为,《打金枝》中的这个皇帝,是一个家常皇帝,不是要他霸气,而是要他温重而灵厚。他是皇帝,但无论从国还是从家出发,都不是要他的杀伐威施威,而是要他家常与和厚一点。诚然,皇帝再家常,再和厚,身上总还是要有唯我独尊的孤家气韵。但那种“野”和“楞”的东西哪怕仅露一点,对唐王应有的形象也是个破坏。况且,皇上若是咄咄逼人到那个份儿上,是要杀人的。实际按照剧情,他心里早就装着个小九九,女儿是要哄的,亲翁是要让的,江山是要稳的,女婿不仅不杀,还要升官呢。他的皇后——栗桂莲饰演的沈后,也让人看着不像,不熨贴,不舒服。总之都有点燥和过。这就像一幅书法作品,有几个字露出燥气,评家一定会说:露了!王春海的郭子仪,我觉得也没有上党梆子老艺人马少春老师好,内在的气度不足。郑强演的郭暧看上去年龄偏大,但这个郭暧我比较喜欢,看着舒服。但当听到“孤不下旨谁敢斩王的爱婿”时,其得意之态,尤其是眼神,不知为什么让我有点电影中国民党特务的感觉。总而言之,这个光盘流畅,拍摄效果好,回宫后的一场戏确实不错,唐王的稀泥很有味道,我不忍半途转移,还是看完了,只是上面的印象并没有完全抹去而已。
【感言】 一个女人说:“快乐唾手可得,幸福遥不可及。” 表演充分唾手可得,表演涵蓄遥不可及。孔夫子则说:“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艺术要功夫,要恰到好处,恰到好处的最高境界是中庸。比如,谢涛的《傅山进京》,我是一见倾心,情有独钟。但在光盘上看过多遍(边)后,总觉得化妆上还缺点什么,表演上却又过于什么,恐怕就是还不是恰到好处,达及中庸的境界,这也正是和梅兰芳的差距。
豫剧的《打金枝》,我也看了三个盘。



刘忠河的《打金枝》很精彩好看,我看过不止三次。但我总觉得,他的唐王虽然很大气潇洒,但他的潇洒中却透出农民的气质。他的唱像黄河奔腾,但在声音中没有皇家气象,倒有点猛虎雄风。他的父爱中,是有皇帝的高风,但这高风忽然又回到村落的古屋之中去了。不过,这种感觉也许是我的错觉,我对他的戏百看不厌。金不换的唐王,据说受到刘忠河的指导,不看影视只听唱,几乎分不出彼此。看影像,我觉得他还是更适合七品芝麻官之类的滑稽小官。刘忠河还有点休闲皇帝的潇洒,他的声腔中也有,神态中则没有。他走两步,像是在大院里散步,还给人低头数砖头的感觉,其屁股的轻扭微动,还有点老太太的感觉。他的唱腔很洒脱遒劲,可惜形象不太皇帝。此戏中的小郭暧,很是英俊漂亮。但是,一得意就忘形,“真乃是孩子气啊!”在这个戏中,我最大的感遇,是欣赏到了徐淑荣饰演的沈后。劝驸马应是本剧的核心部分。徐淑荣这个演员及她饰演的沈后,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沈后气质高雅,神态端庄秀美,音容笑貌有一种清秀文雅的磁性,我喜欢。也许,看戏也如相亲一样,心中早存着一个“象”,对上了才满意。也许她的线条、神态、眉宇间天生就有我的钟情笃爱也说不定。记得,我的青年时代的一个培训班上,有一位女子,她眉宇间的淡淡的忧伤和深深的慈悲,对我特别具备吸引力。每次见到她,眼神不由自主就投向那里。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除此之外,她的所有都不在我的兴趣和深察范围。徐淑荣是不是梅花奖得主,我没有查到。就剧团的属性而言,她和王爱爱、栗桂莲、田桂兰、马玉楼不在一个级别上,但她和金不换尤其是刘忠河,我都特别高看。由此更坚定了我的一个信念:一个剧团和演员,也不一定一级是一级的水平,只要有天才又特别努力,级别的鸿沟是可以跨越的。


豫剧《打金枝》金不换唐王,徐淑荣饰沈后
马金凤的沈后更家常,悠悠的很有感染力。我看到的视频,她身上已有老态,但做戏更有味道。不过,她劝皇帝那一段,不像皇后,倒像个太后。为此,我不由想起几句古诗:慈母手中线,密密又绵绵。风霜侵鬓发,年华渐已晚。……我最喜欢的是上党二黄是高玉林的劝驸马,百听不厌。和张志明团长聚在一起听了。他说这味正,地道,到位,嗓子都走到了;情感表达委婉准确。现在的演员唱,不是缺这就是少那,就差那一么一点点,却差之毫厘,远之千里。我将上党老艺人徐执忠的二黄二进宫唱段转发到他的手机上,他边听边学唱,并说,要让他的徒弟郭栋杰多听听,那怕是学上一点,就大不一样。


高玉林(中)饰沈后,马正瑞(右)饰唐王,原慧英(左)饰金枝

专家对高玉林的评论是:嗓音好,做戏认真,特别是唱腔清脆甜润,绚丽多情,很受观众赏识。在电影《三关排宴》中扮演穆桂英,并为桃花公主配音。她演的秦香莲,字字血,声声泪,婉转抒情,柔中带刚,充分表现了这一不幸农妇的坚强性格。她演的李双双活泼深情诙谐多趣,配上郝同生演的喜旺,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她演的沈后知情达理,谆谆劝诫,深具大唐国母的风范。每次演出,都要博得阵阵掌声。1983年,一大批青年人并入剧团。高玉林甘为人梯,竭力扶持青年人上马,她把重要角色,都让吴国华、张爱珍等人去演。她还尽力辅导,使他们很快掌握了这些角色的人物性格与唱、白技艺。这种精神更加获得了青年人的尊重。在此,我真诚祝愿高玉林老师健康快乐,双馨艺德永久光辉!


《挂龙灯》段二淼(右)饰高怀德,赵匡胤由徐执忠,另说是刘汝森饰
既然说到徐执中,我也想多说几句。他与郭金顺同岁,都是1915年生人,却早去七年,只有60岁阳寿。据栗守田主编的《上党梆子》一书记载:徐执忠青年时期唱小生,在《黄鹤楼》中饰周瑜,《金玉佩》中饰王儒珍,《甘泉宫》中饰秦始皇。由于嗓音好,又经认真锤炼,所以运气行腔流畅自如,虽因戏因人唱法不同,但都能获得满场彩声。王儒珍的“功不成名不就满腔怒火,不愿在蔡府中惹人笑说,对龙天声声怨不该生我,生下我无处用身受落魄”四句唱词,有醉意、有怒气、有怨恨、有烦恼,用上党梆子[大板]的“文唱武家伙”,把这个落榜士子此时此刻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折服。中年后,因身体发胖改唱须生,演《清河桥》的楚庄王,《挂龙灯》的赵匡胤等角色,把上党皮黄的唱腔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赵匡胤在高怀德杀韩龙后与城头封赠两段唱腔,委宛流畅,诙谐抒情,使观众听了又恨他,又可怜他,也可笑他。配上郭金顺扮演的高怀德大方、潇洒、英俊、矫健的表演,真是珠联璧合,在上党剧坛堪称绝唱。1956年和1974年上党梆子两次晋京,徐执忠都随团前往演出,获得好评。


我向王广元主席请教。他说徐执忠就是他的艺校老师,是从专一团去到艺校的。他和赵树理的女儿赵广健是插班上的艺校。徐老师和胡玉珍老师被安排重点关照他们俩。徐老师的嗓子特别好,可与段二淼和郝同生有一比。他说唱戏没有嗓子,就等于担担没有膀子。唱上党梆子就是上山,没有个好嗓子就唱不了上党梆子。他唱腔高亢,圆润,个头也好,特别重视练嗓。大冬天,他每天带着我们憋住尿,对着墙练嗓子,一练就是一个多小时,练到脑门出汗为止。


左起:夏 冰、牛 刚、申银洞、郭金顺、王聪文、王胖只、段二淼、徐 飞、吴婉芝、赵树理、秦桂花、刘喜科、杨福禄、马天云、李旭、王东则


与泰斗段二淼配演赵匡胤剧照,我不敢确认是不是徐执忠。请老师们辨认。王广元主席说我看着像徐执忠。程伏舜院长说,他和徐执忠打过交道,他嗓音特别好,尤其是唱二黄戏特别好,和段二淼师傅同台演出过,应该是他。樊富生老师说可能是刘汝森,他的夫人王引姣和段校长唱过《长生殿》,她饰皇后。他们都和段校长在胜利剧团和专署一分团一起工作,也一起唱过戏。一九五六年,段二淼作为总团长与王聪文等领导一起率领一分团(梆子)和二分团(落子),还抽调县剧团一些演员赴京汇演,演出剧目30个,团委会在天安门前合影留念。也有一说,段二淼在京出席文代会,不是他亲率剧团去的,但他是总团长无疑,而且亲自演出,在京城产生很大影响,获得包括马连良等京剧名家的好评。也有老师看到从手机传出的照片后说,段二淼左边第几人像徐执忠,右边第几人像刘汝森,但栗守田先生主编的《上党梆子》一书,收入了此照片,所标既没有徐执忠,也没有刘汝森。不过,此书的名演员传记中,两位都有本次赴京演出的记载,只是刘汝森名下没有演出过《挂龙灯》的记载而已。还有一张段二淼和一些老艺人与枣梆和西调剧团在地委大楼前的合影,徐执忠当时在段任校长的艺校任教,几位老师说照片有他,但说法不一。此照片也一并发出,敬请专家和老师们确认。


经程伏舜院长提示,我又向长期交往的上党戏研究专家苟有富老师请教。他在电话上说,看不很清,但按年龄分析,刘汝森相差较多,徐执忠从高平朝阳剧团并到胜利剧团之后,很早就与段二淼一起演出,徐执忠的可能性较大。


上党戏研究专家程伏舜院长如数家珍
这里我还想说的是,我的朋友写了一本《上党戏圣段二淼》的书,收入不少与段二淼先生在一起的老艺人照片,可惜当时说明没有标全,现在再找人辨认,难度相当大。常说艺术抢救,一些当时不以为然的东西,后人想要弄清楚,就都成为珍贵史料,可惜已是残缺不全的史料和历史之谜。
敬请各位知情的前辈辨认指正。

与胡书记和郝聘之老师在一起

未无五润
未无五润者,五行皆润也。有朋友说你不可以润天润地润人润空润命吗?答曰随你如何,我行我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