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10.7,猪苓汤抗炎机制研究

文摘   2024-08-09 09:39   美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暨南大学药学院戴毅团队

2024年6月22日

Carbohydrate Polymers(IF=10.7)

发表中药学研究

A novel strategy with in vivo characterization,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activity evaluation for discovery of absorbed anti-inflammatory oligosaccharides from Zhu-Ling decoction

用于研究猪苓汤中抗炎寡糖的一种体内表征、提取、分离和活性的新型评价策略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144861724006489

 研究发现与亮点:

1、在体内和体外分别鉴定出了猪苓汤的30个和11个可吸收的寡糖(OSs);

2、并采用一系列方法分离鉴定了一系列−1→3-β-D-Glcp-OSs(−1→3-β-D-Glcp-OSs 是指那些以β-D-葡萄糖单元通过−1→3糖苷键连接形成的寡糖。这类寡糖可能具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例如抗炎、免疫调节等,它们在某些中药、食品或生物制剂中可能作为活性成分。);

3、−1→3-β-D-Glcp-OSs包括 :laminaritriose(木耳三糖), laminaritetraose(木耳四糖), laminaripentaose(木耳五糖), laminarihexaose(木耳六糖), laminariheptaose(木耳七糖), laminarioctaose(木耳八糖)和laminarinonaose(木耳九糖);

4、其中,laminaritriose, laminaritetraose and laminaripentaose显著抑制LPS诱导的HK-2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并通过NF-κB和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显著的抗炎作用

重点摘要



背景及目的:

猪苓汤(ZLD)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可用于治疗慢性肾病,但其吸收的寡糖(OSs)的结构和活性尚未明确。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新的策略,用于体内特征识别、提取、分离和活性评估,以鉴定猪苓汤中的抗炎寡糖。

方法:

     使用UPLC/Q-TOF-MS与PMP衍生化技术,在体外和体内条件下对ZLD中的寡糖进行鉴定。

     利用HPLC-HILIC-UVD-ELSD、SPHPLC-HILIC-RID、单糖组成分析、质谱和一维/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特定寡糖进行分离和鉴定。

      通过与标准物质比较,识别非还原吸收寡糖。

      评估特定寡糖对LPS诱导的HK-2细胞中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以及通过NF-κB和Akt/mTOR信号通路的抗炎效果。


研究结果:

    1、在体内和体外分别鉴定出猪苓汤中30种寡糖(22种还原糖和8种非还原糖)和11种寡糖(7种还原糖和4种非还原糖)。

口服ZLD后血浆中11种外源Oss被鉴定(表1)


    2、成功分离并鉴定了木耳三糖至木耳九糖等系列寡糖,以及蔗糖、海藻糖、棉子糖和刺云实糖。

   3、吸收的寡糖对LPS诱导的HK-2细胞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影响。

向上滑动阅览

本研究采用了LPS刺激的HK-2细胞炎症模型来评估吸收的寡糖(OSs)的抗炎效果,主要通过测定细胞因子IL-6和TNF-α的分泌量来实现。考虑到蔗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仅挑选了10种吸收的寡糖进行抗炎能力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猪苓汤(ZLD)及其中的木耳三糖、木耳四糖和木耳五糖在降低TNF-α水平方面表现出显著效果(见图9)。同时,ZLD和这些特定寡糖,包括木耳三糖、木耳四糖、木耳五糖和木耳六糖,在抑制IL-6水平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见图10)。





    4、木耳三糖、木耳四糖和木耳五糖在抑制炎症因子和激活抗炎信号通路方面显示出显著的抗炎活性。

向上滑动阅览

    在LPS引发的细胞炎症反应模型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过量表达通常与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分析NF-κB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探讨了木耳三糖、木耳四糖和木耳五糖对该信号通路的潜在调控效果(参见图11)。此外,研究还应用特定的信号通路激活剂和抑制剂对LPS诱导的HK-2细胞中NF-κB和Akt/mTOR信号通路进行了调控(见图12和图13)。实验数据揭示,这些特定的寡糖能够通过抑制NF-κB及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进而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





结论:

     本研究通过UPLC/Q-TOF-MS和PMP衍生化技术在体外和体内分别鉴定出30个和11个寡糖,并利用HPLC-HILIC-UVD-ELSD等方法对一系列−1→3-β-D-Glcp-OSs进行了分离鉴定,包括从木耳多糖中提取的多种低聚糖

      此外,通过比较标准品鉴定了4种非还原性吸收寡糖

    研究发现特定寡糖显著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并通过NF-κB和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为发现中药中的活性寡糖提供了新策略。

关注我们,让您学术、临床皆受益匪浅!


往期推荐:

【招贤纳士】招募漫画插画师、公众号管理员

【征稿启事】欢迎中医药领域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投稿

IF 2.1,激光针可缓解贝尔麻痹的症状

IF 4.8,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炎症的潜在机制

IF 6.7,二妙丸联合生活方式改善湿热体质的临床研究

IF 6.7,祛湿化瘀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证据

【临床研究分享】扶正清毒汤对晚期胃癌化疗相关症状的影响


Frontiers-CMCR 文献分享说明:


本公众号为公益公众号。主要分享一些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如Lancet, JAMA, BMJ等,希望能够在临床上帮到大家,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关注,希望您能分享给更多的医生,让更多病人受益!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我们会及时解答。更多中医药临床文献请大家关注“中医药临床研究前沿”公众号。


点击分享

点赞

在看


中医药临床研究前沿
本公众号为公益公众号。主要分享一些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如Lancet, JAMA, BMJ等,希望能够在临床上帮到大家,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关注,希望您能分享给更多的医生,让更多病人受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