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4.8,电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文摘   2024-08-10 13:02   美国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方剑乔教授和梁宜研究员团队

于2024年6月22日

《Journal of Neurology》(IF=4.8)

发表中医学研究

Electroacupuncture and carbamazepine for patients with trigeminal neuralg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2 × 2 factorial trial

电针和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一项随机、对照、2 × 2 析因试验

原文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00415-024-12433-x#Fig1


PDF获取:公众号后台回复“三叉神经痛”。

 研究发现与亮点:

1、电针或卡马西平单独使用三叉神经痛有效

2、且电针联合低剂量卡马西平疗效更好;

3、电针穴位:四白ST2、下关ST7、地仓ST4、童子髎GB1、颧髎SI18、颊车ST6、合谷LI4、外关SJ5


重点摘要


背景及目的: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其特点是剧烈的疼痛强度和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目的:

       评估电针对减轻三叉神经痛疼痛强度的有效性,并确定电针与低剂量卡马西平联用是否具有协同效应

方法:

     进行了一项多中心、随机、2×2析因试验。

     干预:

①真电针组: 参与者接受标准电针治疗,包括在主要穴位(四白ST2、下关ST7和地仓ST4)和根据疼痛位置选择的额外穴位(包括童子髎GB1、颧髎SI18、颊车ST6)及远端穴位(合谷LI4、外关SJ5)上进行针刺和电刺激。

针长25 mm,直径0.18 mm;

穴位的选择基于中医理论,针对三叉神经痛的不同分支(眼支、上颌支、下颌支)进行治疗。

②假电针组: 参与者接受假电针治疗,使用非穴位点,位于真实穴位旁边1厘米处,并且不产生电流输出,以模拟电针过程但无实际治疗效果。

③卡马西平组: 参与者每天接受300毫克剂量的卡马西平,分三次服用。

④安慰剂组: 参与者接受外观相同的安慰剂,不含任何活性成分。

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按照1:1:1:1:随机分配为接受真实电针或假电针治疗60分钟,每周三次,持续四周;或者接受卡马西平(每天300毫克)或安慰剂治疗,同样持续四周。


疗效指标:

      主要疗效指标定义为 VAS 评分从基线到第 2、4、16 和 28 周的变化。

      次要疗效指标包括以下措施:(1)评估疼痛疗效的其他结局。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2)生活质量评估。简要疼痛量表-面部量表(BPI-Facial),包括“一般干扰项目”和“面部干扰项目”,范围从0到70,分数越高表示影响越大;简式 36 问卷 (SF-36);自初次基线访视以来,患者总体印象变化(PGIC)表现为疾病恶化(0-3分)、疾病稳定(4分)或疾病改善(5-7分)。(三)使用抢救药物的患者比例;(4) 不良事件 (AE)。


研究结果:

   1、三叉神经痛是否减轻?

    电针(EA)和卡马西平(CBZ)的主要效应在统计上都是显著的P < 0.001),表明两者都能有效减轻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强度

   2VAS得分变化:

      接受电针、卡马西平或两者联合治疗的参与者在治疗期间的VAS(视觉模拟量表)得分有显著下降,与各自的对照组(假电针、安慰剂和假电针加安慰剂)相比,下降幅度更大。



    3、协同作用:

      电针和卡马西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协同作用P = 0.041),这表明两者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向上滑动阅览

表3展示了次要疗效结果的交互效应分析,包括两种治疗方法(电针和卡马西平)以及时间点之间的二维和三维交互作用。

结果变量:表中列出了多个用于评估疗效的次要结果指标,包括:

SF-MPQ(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短表麦吉尔疼痛问卷,包括PRI(Pain Rating Index,疼痛评分指数)和PPI(Present Pain Intensity,当前疼痛强度)。

疼痛发作总数:记录在每次评估前两周内的疼痛发作总数。

BPI-Facial(Brief Pain Inventory-Facial scale):面部简短疼痛清单量表,包括一般干扰项目和面部干扰项目,评估疼痛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SF-36:简短健康调查问卷,评估整体生活质量。

PGIC(Patient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患者整体印象变化,患者对自己健康状况变化的主观评价。

主要发现:

在SF-MPQ的PRI和PPI评分中,电针的主要效应显著,表明电针能有效减轻疼痛。

在PRI评分中,电针和卡马西平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表明两者可能具有协同效应。

在疼痛发作总数的评估中,电针的主要效应显著,但未发现电针和卡马西平之间的显著交互作用。

在SF-36、BPI-Facial的一般干扰项目和面部干扰项目以及PGIC评分中,电针和卡马西平的主要效应均显著,表明两者都能改善生活质量和患者对健康状况变化的主观评价。





    4、治疗效果持续时间:

    电针的效果至少持续到治疗结束后的28周,这表明电针可能具有长期的疗效。

    5生活质量改善:

    电针和卡马西平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都有显著效果,尤其在与疼痛相关的日常活动和面部特定活动方面。

向上滑动阅览

 表4提供了使用最后观察结果向前推算方法(Last Observation Carried Forward, LOCF)分析的主要和次要疗效结果。

结果变量:表中列出了多个疗效评估指标,包括:

VAS得分:视觉模拟量表得分,用于评估疼痛强度。

SF-MPQ(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短表麦吉尔疼痛问卷,包括PRI(Pain Rating Index,疼痛评分指数)和PPI(Present Pain Intensity,当前疼痛强度)。

疼痛发作总数:记录在每次评估前两周内的疼痛发作总数。

BPI-Facial(Brief Pain Inventory-Facial scale):面部简短疼痛清单量表,评估疼痛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SF-36:简短健康调查问卷,评估整体生活质量。

PGIC(Patient Global Impression of Change):患者整体印象变化,患者对自己健康状况变化的主观评价。

主要发现:

在VAS得分中,所有组别的VAS得分从基线到第28周都有所下降,表明治疗对疼痛强度有所减轻。

电针加卡马西平组在VAS得分、PRI、PPI、SF-36、BPI-Facial的“一般干扰项目”和“面部干扰项目”以及PGIC上显示出显著的治疗效果。

卡马西平组在“面部干扰项目”上显示出治疗效果,但在其他指标上的治疗效果不如电针组显著。

电针组在减少疼痛发作总数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安慰剂组。





结论:

    电针或卡马西平单独使用对三叉神经痛有效电针联合低剂量卡马西平疗效更好

    这项试验的发现表明,在某些情况下,电针和低剂量卡马西平的联合使用可能在临床上是有效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耐受更高剂量卡马西平的患者。

关注我们,让您学术、临床皆受益匪浅!


PDF获取:公众号后台回复“三叉神经痛”。


往期推荐:

【招贤纳士】招募漫画插画师、公众号管理员

【征稿启事】欢迎中医药领域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投稿

【文献分享-RCT】针刺治疗特发性三叉神经痛: 纵向病例对照双盲研究

IF 11.5,基于腕踝针理论的经皮神经电刺激用于结肠镜检查镇痛的临床试验

IF 19.6,顶刊《内科学年鉴》发表针灸学科研成果:针刺改善神经源性跛行疼痛症状

【文献分享-RCT】针刺与假针刺对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文献分享-RCT】针刺与认知行为疗法对癌症失眠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一项探索性分析

【文献分享-RCT】电针三叉神经结合体针治疗乳腺癌化疗后认知障碍:一项随机、评估者-参与者盲法对照试验


Frontiers-CMCR 文献分享说明:


本公众号为公益公众号。主要分享一些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如Lancet, JAMA, BMJ等,希望能够在临床上帮到大家,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关注,希望您能分享给更多的医生,让更多病人受益!如果您有任何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我们会及时解答。更多中医药临床文献请大家关注“中医药临床研究前沿”公众号。


点击分享

点赞

在看


中医药临床研究前沿
本公众号为公益公众号。主要分享一些国际顶级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如Lancet, JAMA, BMJ等,希望能够在临床上帮到大家,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关注,希望您能分享给更多的医生,让更多病人受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