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里的数学统计,不断的观察和追问中,不断的呈现突破

文摘   2024-09-05 20:17   江苏  



(一)知觉统计表的外形

上一次我把孩子们自己统计名字的图放在一体机的时候,樾就敏锐的察觉到这是我们每个人统计教室有多少名字的东西。后来因为突然的停电,致使我们没能来感受如何利用统计表来体会数量。
于是这一次当这张图重新出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我们请樾直接介绍它:“这个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找到的学校里自己名字的数量。”
我们第一个问题来了:“你发现谁找到了几个名字?”
乔反应快速:“可以看数字。”
书:“我好像懂了。”
芯:“我看不懂。”
书:“第一行的2就是溪的。大的那个1号,那个2号。”
嗯?到底书说的是横向的1号,还是竖着的1号呢?
我指着横向的2号问书:“这个是溪吗?”她表示是。
晶又发现:“可是,它不是一个18号,它有好多呢。”
楠:“它有竖的。”他发现横和竖两种不同的数。
樾开始补充:“竖着的代表每一个人找到的多少名字,第一个,第二个,一直到24个。”他也在尝试寻找数字代表什么,他和楠的发现方向都不错。
“那最多的人找了多少名字?”

清大概理解樾的逻辑,所以他说:“24个。”他很有理解逻辑。
陈却表示是“18个。”他很有直觉。
乔也立刻表示:“18个。”他也很敏锐辨析。
那我们就来看从楠就开始关注的竖着的数字,我们来开始读初它们来,我们居然发现2后面没有3。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一定是要联系生活日常来理解的。
“怎么没有3的呢?”

乔描述:“后面表示是5号。”
晶根据乔的描述有发现了:“因为3号没来。”
晶又发现:“也没有6号,因为6号(上次)也没来。”
追问啊:“那这边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

乔立刻:“没来的人。”
晶:“没写的表示没来的人,(写的)表示来了。”
为了理解这些数字和每一个具体的人的匹配,我点着竖着的这些数字,让孩子们说出他们的具体名字。这一步很重要。因为这些抽象数字的指向是每一个具体的孩子,一一点出他们,他们脑子里就有能力主动显出那个具体的表象来。这样在抽象符号和具体事物之间就有了充分的连接。对接下来的数量统计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总结:那么这一排(竖着的)的数字,都是代表来了的小朋友。
书立刻:“那第二个我懂了。”
“哦?那这上面一排的数字是干嘛的呢?”我们先数一数,它们是从1顺数到18的。
“最大的数是多少?”
每一个孩子:“18.
“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这些数字又不是小朋友。”

清恍然的语气:找了几个。欣赏的眼神啊,厉害。

(二)第一波问题感受规律

请问溪找了几个名字?

清厉害啊,他是真正懂了:“6个。”
樾举手,我问他有什么想法,他说:“我就是想等你出题做好准备。”
“哇,我还没有出题,你就如此自信。”
樾:“我因为知道清是用什么方式的。那上面的数字是几个,那他就是找的几个。”他是明白了。
“请问11号小朋友找到了几个名字?”

乔:“找到了2个。”嗯,急着想要对,没找准。
陈:“6个。”还是冷静才能找准,他也看懂了。
清:“啊,我跟陈的心里一样。”
迅:“你请我啊,我找了8个。”他记得自己统计的表格里名字的数量。
24号找到了几个?”

楠:“9个。”不准。
芯:“10个。”也不准。
书:“1个。”不准。
楠:“8个。”不准。继续抢答。
苒和婷:“7个。”在前面小朋友不断的试误中,准确了。
我们再一次验证,再一次确认。大家确认24号是在最后一排,我们亲自数一数确实是找到了7个名字。从这样一次验证和确认当中,再一次感受和厘清,最直接和简单的观察方法。
“祎找到了几个名字?”

樾:“6个。”
乔认为是:“两个。”
我们用刚才的方式来验证和确认,确实是6个。
晶用一句话来表明在这样的一个表格当中那种看不清楚的感觉,就是容易数歪了的感觉,这是我们大人也有的感觉啊。
“请问陈找到了几个名字?”

文:“7个。不准。
萱:“10个。”不准。
苒:“8个。”不准。
曦:“9个。”准确。我说他这个小伙子啊,从不猜测,唯有确定才会举手表达,促使每一个回答都有针对性,都有一定的逻辑。我们一一点数,我们验证,我们确认。
乔:“我下一轮再战。”
“请问曦找到了几个名字?”

芯:“10个。”一次性准确,看来在不断的观察当中找到了规律。
“楠找到了几个名字?”

乔:“10个。”终于看懂了,一次性准确。
请问8号小朋友找到了几个名字?

一个个卯足了劲儿数啊,我提醒,每个人要相信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而不是听别人说是几就是几。鑫:“10个。一次性准确。
“请问13号找到了几个名字?”我的声音变得很轻。

樾:“8个。”不准。
乔:“11个。”不准。
迅:“13个。”不准。
鑫:“13个。”
曦:“12个。”准确!这个家伙,一直定定的观察,不疾不徐地,不骄不躁的,一锤定音。
我们一一点数,验证和确认。
乔:“恭喜曦。”
请问玥找到了几个名字?

萱:“9个。准确。
“请刚才说对的小朋友,都来做我的学习顾问,帮我来做裁判,帮我判断他们是对还是错。你们注意啊,我这里还有些陷阱,有些地方中间还有空的,迷惑你;有些地方我还没有画线,让你一不小心数偏了。请问,婷找到了几个名字?”
楠:“大概8个。”不是。
苒:“13.
“恭喜苒,你怎么这么快的?”
苒:“目测的啊!”
“嗯嗯,目测居然这么快,不过我不是目测的,最后一轮要来和我PK,看谁能赢我。”一个个跃跃欲试啊!

(三)第二波问题有发现

迅做好准备,请问9号找到了几个名字?

迅:“12.”准确。
“晶做好准备,芯找到了几个名字。”
她立刻:“18个。”
“你怎么知道的?你还没有数呢?”
她很笃定回答:“因为我看那个上面18的啊!因为我早就确认好,这是一排,然后我就看18.”厉害啊!
樾也发现:“因为那个是找到名字最多的。”
“谁是找名字最多的那个人?”
大家居然发现了:“是芯。”
于是我兑现诺言:“我的奖品就是可以对我提一个要求。随便什么时候。”
晶提醒她:就是你让高老师买奶茶也可以。
晶:“我觉得1号最简单。”
“不是,1号很难,那是因为你找到了方法。”
“安,清找到了几个?”

安:“15.”晶、乔和曦来判断,安是对的。
晶来介绍她的方法:“我是这样连着的,我知道15正好直接连到这儿,我就去去想一下,连16,连不上,连15就连上了。”她尝试用手势来画出那个竖轴线,很快找到了准确的数量。

(四)第三波问题孩子出题

“玥做好准确,谁给玥出题?”
婷举手出题:乔找到了几个名字?

玥:“7个。
曦这个顾问判断她是对的。
“谁给文出题?”
清举手:“祎找到了几个名字?”

文:“6个。”他后来找我说,他是用晶的方法很快找到正确数量的。
清这个顾问判断是对的。
我给厉害的书出一个难一些的题:“21号找到了几个名字?”

一开始点数是9,再数是11个,成功。
大家给宁出题:“14号找到了几个名字?”

宁:“6个。”成功。
大家给楠出题:“15号找到了几个名字?”

楠:“10个。”成功。
大家给阳出题:“宁找到了几个名字?”

阳:“6个。”成功。
大家给择出题:“14找到了几个名字?”

择一一点数:“6个。成功。
统计表,可以举一反三,变着花样的来出题。嗯!彩打出来放在教室里,孩子们可以互相PK的。
出题的孩子,需要更进一层的思考,而回答的人,对于统计表其中蕴含的坐标直觉会随着想要更快点数的内心需要,而变得越来越清明。



 向您推荐 -
///////
★适宜家长和老师阅读

★适宜幼教工作者阅读




高美霞
个人与幼教专业阅读团队教育思想与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