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微球的结构和制备方法

文摘   2024-09-15 09:46   四川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磁性高分子微球是一种结合了磁性材料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特性的微小颗粒。它们通常由高分子聚合物基体(如聚苯乙烯、聚乙烯醇等)和磁性物质(如铁氧体、磁铁矿等)组成。其主要特点包括:1)超顺磁性指在没有外界磁场作用时,没有磁性;而存在外界磁场作用时,则极易被磁化;外界磁场撤销后,又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退磁,没有磁滞现象。超顺磁性使得磁性高分子微球在应用中非常灵活。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超顺磁性微球可以在外部磁场下被操控,实现靶向药物输送和细胞分离,而在治疗后可以方便地去除,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长期影响。2可修饰性,指磁性高分子微球表面可以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进行功能化(常见的功能基团为-COOH-NH2-Tosyl-SA-NHS-Epoxy等),以增强其特定性能或适应不同应用需求的能力。这种可修饰性使得磁性高分子微球能够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发挥特定功能,如在生物成像、靶向药物输送、环境监测等领域。(各厂家磁性微球查询方法和性能,见“IVD人必备技能-磁性微球信息查询






1. 磁性微球分类

磁性微球按其结构可以分为核壳型、反核壳型、夹心型、弥散型、中空型。

核壳型:以磁性粒子为核心,外面包覆一层高分子聚合物。磁核有单一磁粒和聚集体磁粒。

反核壳型:以高分子聚合物为核心,磁性粒子吸附在外层。

夹心型:内外两层均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中间夹层为磁性粒子。

弥散型:磁性颗粒呈弥散状分布在聚合物胶粒的基体中。

中空型:以聚合物为支撑,中间为空心结构,磁性粒子分布在聚合物壳的内壁或包埋在聚合物壳层中。


2. 磁性微球材料

磁性材料:磁性材料主要包括铁氧体(如MOFe2O3M 代表 Fe2+Co2+Ni2+Mn2+等二价金属离子)、铁基材料、钴基材料、镍基材料、稀土金属磁性材料(如NdFeB)以及复合材料。不同材料赋予微球独特的磁性特征和应用潜力,如铁氧体的化学稳定性、铁基材料的高磁饱和强度、稀土金属材料的极高磁能积等。目前最常用的磁性材料为Fe3O4

聚合物材料:主要包括明胶、聚赖氨酸、淀粉、葡聚糖、壳聚糖、果胶、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聚苯乙烯(PS)、聚乳酸(PLA)、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和聚氨酯(PU)等。这些高分子聚合物因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化学稳定性和可调节性,被广泛应用于磁性微球的制备。此外,聚合物的选择和改性可以增强微球的功能性和适应性,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3.磁性微球的制备

1共沉淀法:该方法通过将铁盐(如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解在水中,并在碱性条件下(通常是氨水)共沉淀得到磁性氧化铁颗粒。随后,这些颗粒可以与聚合物材料结合,形成磁性微球。此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溶胶-凝胶法:该方法通过将金属有机前驱体(如铁醇盐)溶解在溶剂中,通过化学反应形成纳米级的磁性材料。之后,利用聚合物的溶胶-凝胶过程,形成复合微球。此方法可实现较高的材料均匀性控制粒径

3乳液聚合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制备含有磁性颗粒的水包油或油包水乳液,然后通过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包覆的磁性微球。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较好的粒径控制和分散性,适合于制备功能化的磁性微球。

4喷雾干燥法:将含有磁性材料的聚合物溶液喷雾成雾状,随后在热空气中干燥,形成磁性微球。这种方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且能保持材料的特性

5自组装法:利用分子的自组装特性,通过调节反应条件使得磁性材料和聚合物在特定条件下自组装形成微球。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但对操作条件的控制要求较高

6电纺丝法:通过电纺丝技术将含有磁性材料的聚合物溶液拉伸形成纳米纤维,然后再通过后处理形成微球。此法可以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磁性微球,适用于特定的应用需求。


参考文献:

[1]罗成,李艳. 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应用[J]. 中国科学(化学),2019,49(2):218-229.

[2]王晔晨,全微雷,张金敏,.磁性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 2017, 36(8):7.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16-2197.  

[3]Sun, S., & Zeng, H. (2002). Size-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24(28), 8204-8205.

[4]Brinker, C. J., & Scherer, G. W. (1990). Sol-Gel Science: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Sol-Gel Processing. Academic Press.

[5]Kato, Y., & Kuroda, K. (2005).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polymer microspheres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 A: Polymer Chemistry, 43(18), 4302-4310.

[6]Dhaneshwar, R., & Khedkar, V. M. (2011). Spray drying: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and Research, 2(2), 345-353.

[7]Stupp, S. I., & Braun, P. V. (1997). Self-assembly of ordered structures. Nature, 389(6649), 182-185.

[8]Li, D., & Xia, Y. (2004). Electrospinning of nanofibers: Reinventing the wheel? Advanced Materials, 16(14), 1151-1170.

以上内容仅是个人总结,详细内容请查阅参考文献进行阅读。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是个人总结,详细内容请查阅参考文献进行阅读

---END---








如果觉得上述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并关注公众号。



历史文章:

化学发光原理系列-发光原理

FDA注册资料查询

文献快递:AFP 的结构特征,包括 N-糖基化、金属离子和脂肪酸结合位点

化学发光原理系列-夹心法

IVD人必备技能-磁性微球信息查询

IVD人必备技能-说明书查找

IVD共修
打造IVD行业知识、经验共修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