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新书品旧事,这是一场特殊的品读会

美食   美食   2024-06-21 09:01   北京  






“我们杂志与王老的缘分,始于‘失去的滋味’这个专栏。”


“书中这篇《父亲的“富连成”之梦》是父亲纪念我爷爷的,而能够完成上一辈人的一些心愿,是对前人最好的缅怀。”


“我既是《勤行旧事》一书的责任编辑,也是这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我不仅被书中精炼生动、风趣幽默的文字和语言所吸引,更为勤行的艰辛、勤行人的韧性和不屈深深感动。”


“作为‘荣华富贵’班的第五代弟子,我们有义务做好传承。这不仅是出于厨师个人的工作需要,也是行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




6月19日上午,位于北京亚运村的京华楼饭庄里高朋满座,众多知名文化学者、古建专家、曲艺界前辈、烹饪大师、美食家……济济一堂,共叙一场特殊的聚会——


他用味道让我们记住一座城——《勤行旧事》品读会。


活动现场,大家很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位嘉宾的发言。





他是谁?



他的头衔有很多,且各个响亮:建筑科研与教学专家、曲艺爱好者、诗赋创作人、设计师……然而此次展现在各位嘉宾面前的,是他另一身份——《勤行旧事》一书的作者。


他就是王希富。他出身于御厨世家,外祖父曾供职于清朝宫廷御膳厨房,父亲与两位哥哥皆是民国时期京城著名庄馆的名厨,耳濡目染下,自然对传统饮食的制作谙熟于心。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没有选择从厨。


直到2000年后,为了挽救濒于失传的传统菜式、点心的制作技艺,王希富继承父亲的遗愿,恢复了“荣华富贵”厨师培训班,带领徒弟潜心研究古代宫廷、庄馆和北京传统饮食文化,复刻了一批颇具代表性的菜品与点心。多年来,在他的带领与教导下,一批优秀烹饪人才脱颖而出,不少都成长为京城餐饮业的中坚力量。





这本书讲的啥?



王希富先生与《中国烹饪》杂志有忘年之交,不仅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专栏作者和杂志活动的座上宾。从2013年年初开始,他在《中国烹饪》杂志上开设专栏,几年间从“失去的滋味”“原汁原味”写到“勤行旧事”,把老北京勤行里的那些人那些事儿那些滋味儿较为全面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勤行旧事》一书正是从其专栏中精选部分文章结集而成,遗憾的是,就在本书付梓前,王老不幸因病逝世。作为品读会主办方之一,中国商业出版社总编辑张新壮表示,举办此次品读会,一方面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本书,另一方面也是借此机会缅怀这位跨界大家。


由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勤行旧事——御厨世家传人拾零》

王希富著作等身,交游广阔,到场的嘉宾来自各行各业

中国商业出版社总编辑张新壮为品读会致辞


《勤行旧事》由知名文化学者、美食家,北京燕山出版社原总编辑赵珩作序。他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行业的笔记,更应该作为一本饮食文化历史来读”。赵珩表示,当下不少京城餐饮名店都渗透着王希富先生的心血,“他为中国餐饮业所付出的努力是应该永存的。”


赵珩现场分享为《勤行旧事》作序的心情





往事记忆犹新



著名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的导演陈晓卿,虽未能到现场,但他特意为品读会录制了一段视频。在视频中,回忆起多年前王希富曾对他说起一些中国古代宫廷的饮食典故、用膳规矩,陈晓卿表示,“可以说,他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在纪录片《风味人间》里,陈晓卿还专门拍摄了王希富的故事。


尽管与餐饮有说不尽道不完的缘,但王希富却非厨行中人。他的本职工作是古建筑科研与教学专家,此外他在曲艺、诗赋、设计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绝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跨界大家。但他从不吝惜将自己的才华挥洒在餐饮行业里,京城好几家餐馆的“出圈”仿古装修设计,都是出自王希富之手。如此跨界,他的朋友圈之广也是不难想象的。在品读会上,他各行各业的好友共聚一堂,一起讲述与王老的交往轶事。


资深文化学者、媒体人吴汾,对王老请她吃的第一餐记忆犹新。彼时他们相识不久,王老用满满一桌佳肴盛情款待,邀请吴汾与家人好友一同享用。无论席上摆出的菜品还是特制的饮品,都让亲朋好友赞不绝口。好喝的玫瑰露令吴汾女儿发出“这就是琼浆玉露”的童言感叹。中国文物学会原副会长刘若梅提及王老退休后仍处处为人师表,即便生病了也心系学生们的课,并且往往是教课、实操、考察一人挑,“这样的精神与毅力,是技艺之外,王老留给弟子及亲朋们的又一笔无形财富。”刘若梅表示。


王希富生前的好友们纷纷发言,知名作家、编剧廉春明,资深文化学者陈宁,《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编委、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学术委员马炳坚……或是畅谈与王老的交往,或是与嘉宾们分享细读《勤行旧事》一书的体会。


陈晓卿发来视频讲述自己与王老的交往

吴汾、刘若梅分别在品读会上发言,追忆与王老的交往轶事




传承的力量



作为王希富先生的得意弟子,中国烹饪大师甄建军、富华斋饽饽铺主理人赵光有的现场发言,让人动容也不失力量。忆起昔日受教情形,甄建军饱含深情:“我拜师时已经41岁,入行20年,然而跟师父学,我是从头学起。”关于“高龄拜师”的原因,甄建军曾说过,自己拜的不是名师而是“明师”——“明白的师父”。在王老的悉心教导下,他深深理解了自己要学什么、追求什么,也更明确了未来要为餐饮业的发展付出、传承什么——秉承师训,先学善孝仁爱;安身立命,必要德艺双馨。如今,甄建军已成为一代鲁菜名厨,在饮食界拥有众多“粉丝”。


王希富曾对徒弟说:“顾客才是财神爷,把糕点做好,货真价实,服务热情,顾客自然就来了”。这句话赵光有一直铭记心中,并且严格执行师父定下的规矩与标准,如今他主理的富华斋饽饽铺可谓声名远播。“是师父从里到外塑造了我的今天。”赵光有直言。


甄建军的徒弟、王希富的徒孙,北京京宴·三环里行政总厨黄威对《勤行旧事》一书中“师徒的技艺传承”一文感触颇深。多年来王老教导的烹饪技艺与勤行规矩让他受益匪浅。


烹饪,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就是这样通过一代代不断成长起来的厨师而薪火相传。


甄建军、赵光有分别讲述了与师父甘苦与共的点滴

王希富夫人出席品读会

品读会上特设“朗读者”环节。上两图为其中的朗读者王希富先生长子王炎、徒孙黄威,他们分享了自己感触颇深的书中片段。


活动当天,甄建军亲自主理,带领荣华富贵班、京华楼厨师团队再现了王老多年来致力恢复的一些传统菜点,如椒蕊黄鱼、攒丝锅烧鸡、菊花炉肉热锅、熏鱼儿。当这些曾经只闻其名的菜式变戏法般地从《勤行旧事》一书里跃上餐桌,与会嘉宾们对传统烹饪技艺的魅力又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与体会,也凸显了《勤行旧事》一书的现实意义。





扩展阅读





菊花炉肉热锅


菊花炉肉热锅源自清代御膳火锅,炉肉的制作是其精髓。传统满族烹饪方法是“烧燎白煮”,即烧烤和不加调料的烹煮。后来受汉族饮食影响,这道菜里炉肉的做法越来越精细。皮薄肉嫩的五花肉,需要先扎眼儿,抹上葱、姜、料酒、酱油等调料腌制,等充分入味后,抖落葱、姜,挂钩晾坯,再用果木熏烤至肉皮起泡均匀。遵循祖制,甄建军的菊花酸菜炉肉热锅用的是内壁用锡、外壁用铜制成的锅子。锅中要用炸粉丝和酸菜丝垫底,再码炉肉,放菊花,浇上特制煲好的汤。炉肉香而不腻,酸菜爽口解腻。随着炉火的加热,菊花花瓣的味道慢慢渗透到汤中,便能喝出菊花的清香。


熏鱼儿


“熏鱼儿”其实并不是“鱼”,而是加工熏制的猪头肉。熏鱼儿肉细嫩爽口,清香可人,瘦的香而不柴,肥的如膏不腻,皮儿棕红漂亮。切好喽,码成盘,如琼似玉,既能登大雅之堂,也入得寻常百姓家——它曾经是京城大家闺秀的“灯晚”食品,也能在酒铺里买上一碟就酒喝。熏鱼儿的制作,首先重选料,讲究的得要猪头上的五花三层肉。制作时要先将肉用盐腌制后,才可以煮,只煮到八成熟,不可酥烂,否则没有“咬劲儿”,就失去风味;熏制更是讲究,必须使用已经失去活性的老柏木锯末,还要和黄花鱼一起熏制,才能产生特殊的香味。至于制作时香辛料的使用,要求则更复杂,必须做到“诸香不露头”。


灶上忙得热火朝天的“荣华富贵”班大厨们

菊花炉肉热锅及小料

熏鱼儿













责编 |石叶馨

校对 | 予津






本文为《中国烹饪》杂志原创,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 




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更多专题菜谱 



排骨 | 牛肉 | 羊肉

鸡肉1 鸡肉2 | 鸡汤 

小龙虾 | 红烧肉 | 醋肴 | 素汤 

中国烹饪杂志
《中国烹饪》杂志创刊于1980年,40多年来,始终不遗余力地为中国饮食文化的发掘与弘扬、为中国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为中国美食的全球共享而努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