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阳丹与封髓汤合方治疗牙髓炎导致的剧烈疼痛

健康   2024-10-31 06:15   广西  
作者:董洪涛

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

第3225原创内容



一位中年女性,自述因自然流产后出现后脑壳阵痛,我用活血化瘀汤药已经治愈。但兼有右边后槽牙隐隐作痛,当时患者以为是龋齿补牙没补好,未及时重视,过段时间后右后槽牙痛持续加剧。从隐隐作痛到明显痛。一开始白天不痛,只有晚上睡觉,侧躺压住右脸才痛,睡左侧不痛。渐发展到平躺都痛,只能半坐着睡觉。白天坐车打瞌睡也会痛。喝温热水会痛,着急会痛,说话多了也会痛。痛的位置从右后牙到右边下颌骨。但不明显肿。自述牙痛是隐隐作痛,没有自然流产和生孩子痛,能忍住,不会到掉眼泪的程度。但牙痛发作时会影响行动。痛是阵发性的,自服丁细牙痛胶囊、杞菊地黄丸都无效。自己按压承浆穴、太冲穴可以缓解疼痛。吃东西不痛,吃饭也不痛,含冷水可以缓解。检查诊为牙髓炎,但病人不想手术,希望中医保守治疗。苔黄,舌下瘀滞。

分析以上症状,我诊为肾虚,兼虚火上浮,上灼牙根,处方如下:

砂仁10(打碎),炙甘草10,制附片15,制龟板10,黄柏30,熟地30,一付,久煎一小时,水煎服,日一剂。(单位:克,下同)

玄参30,骨碎补20,白蒺藜10,细辛3,桃仁15(打碎),红花10,一付,水煎服,日一剂。

二方交替服用,一天换一个药方。

数天后病人告知:吃到第二副药已经大大减轻了,吃到第三副药时疼痛已经完全消失了。



此案所用的方一即是潜阳封髓丹,此方源自清代火神派大医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为潜阳丹与封髓丹之合方。

其一,潜阳丹

潜阳丹由郑钦安自拟,用于治疗阳气不足,虚阳上浮诸症。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解释此方:“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日潜阳”。

我临床常用的潜阳丹剂量为:砂仁10(打碎),炙甘草10,制附片15,制龟板10,久煎一小时。

潜阳丹用于荡涤群阴,振复乾刚,可用于君火衰弱不能镇纳群阴,群阴上腾,真阳被群阴阻塞不能归根所致之诸证。

其二,封髓丹

封髓丹出自元代《御药院方》,功能“降心火,益肾水'。虽非郑钦安自拟,但郑氏非常推崇此方,认为“此一方不可轻视,余尝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目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至平至常,至神至妙”。

郑氏用封髓丹治疗真气上浮各症,如鼻渊、鼻浊,并谓“予治此二证,每以西砂一两,黄柏五钱,炙草四钱,安桂、吴萸各三钱治之,一二剂即止。甚者,加姜、附二三钱,屡屡获效。”亦治头痛偏左偏右者,“予常以封髓丹加吴萸、安桂,屡治屡效。”还用治目中五彩光华等多种病症,难以枚举。

我临床常用的封髓丹剂量为:黄柏30,砂仁10(打碎),炙甘草10,水煎服,日一剂。

封髓丹用于阳气外越,虚火上冲之诸证,可收纳阳气使其回归本位,包括一切虚火上冲之牙痛、咳嗽、面肿、耳肿、目赤、遗精、遗尿、口疮、舌疮、失眠烦躁、耳鸣、眼胀、脑鸣、烘热面赤、口臭、咽干口燥等症,均有奇效。

潜阳丹、封髓丹两方合用共奏补阳敛阳之功。潜阳封髓丹由制附片、砂仁、制龟板、黄柏、炙甘草组成。

方中制附片禀地中火土燥烈之气,兼得乎天之热气,故其气味大辛大热,至刚至烈,性善走窜而不守,能补坎中真阳,既可荡涤体内之阴寒,又能补火助阳。制附片兼能温壮君火,肾水得温,而后水生木,木气左升,乃可疏泄出土,令万物复苏,木升而化火;砂仁性味辛温,可化湿和中、健运中土,令中轴得以枢转,升清降浊,从而纳气归肾,使火置于土下,补火生土而生中气;制龟板咸、甘、微寒,质地坚硬,禀金水之气,得水中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效,能使阴阳相交、水火既济;黄柏味苦入心,气寒入肾,色黄入脾,可谓三才兼备,能直折火势,导君相之火下行;炙甘草甘温补土,禀土中冲和之阳气而生,可调和上下又兼土伏火之妙用,如此则可让命门真火得以潜藏,则阳根永固。



潜阳封髓丹现代常被用以治疗“上热下寒证”,即当代大医李可老先生所云:“肾水寒极,逼真火浮游于上,致成火不归元之证。”此“上热”是由于阳虚导致阴寒内盛于下、逼虚阳外出所成的虚火,本质上是被逼迫外出的相火。

霜降节气为每年的阳历10月23日左右。此时天气已冷,北方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选择中医特此推出霜降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潜阳封髓丹治疗的上热证以虚火上干头面、五官清窍为主要症状。大体说来,人体头面以及五官清窍诸病,往往与虚火上扰相关。

而下寒证主要是中下焦虚寒的表现,如腰膝酸软、胃脘部冷痛、便溏、四肢逆冷、下肢乏力、下腹冷痛、喜温喜按、尿频等。舌象多为一派虚寒之象,舌体偏胖大,舌质或淡或暗红,苔薄白,舌边或有齿痕;脉象多为虚浮。

我的思考是,凡上热下寒诸症,都可首选潜阳封髓丹。而且有时下寒不明显,但上热症状明显时,亦可应用此方。进一步说,只要是虚阳浮越诸证,都要温潜以治之。

此案病人出现的牙痛有几个特点:一是牙痛隐隐,二是牙痛晚上加重,三是含冷水可缓解。

我的思考是,这属于虚火所致的牙痛,这与产后肾虚导致的虚火上浮相关。但偏于阳虚,属于阳虚引起的火气上浮。阳虚为本,火浮为标,法当潜降。虽然病人没有明显的下寒肾虚症状,但病机如此,用方亦当如此。

我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此案牙髓炎诱发的疼痛,用的即是温阳潜降之法,目的在于引真火归于本位。方与证相应,浮火得以下藏,则火不上扰,牙痛自然消失。

需要注意的是,此类牙痛绝不可当成实火来治,亦不可看作是阴虚火旺之虚火,而大行清热泻火或滋阴清热之法,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就如郑氏的感慨一般:“世医一见虚火上冲等症……开口滋阴降火,自谓得其把握,独不思本源阴盛阳虚,今不扶其阳,而更滋其阴,实不啻雪地加霜……”。

民国大医祝味菊亦认为:“阳不嫌多,以潜为贵”,并常用温潜法治疗虚阳浮越所致诸证。

考虑到此案病人产后出现牙痛,当有肾虚的病机,故既用制附片扶肾阳,亦加熟地滋肾阴,如此则肾之阴阳双补,既治标,又治本。




此案所用的是温阳潜阳法,这是将温阳与潜降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我在临床上应用此法非常多。

此法的特点是一方面温阳,另一方面潜阳,温阳主要用桂枝、附子、干姜等性温热的中药;潜阳则用龙骨、龟板、磁石等重镇潜降类中药。二者相结合,即可温肾纳气、折伏虚火、摄纳浮阳。

正如清代大医程国彭《医学心悟》所言:“肾气虚寒,逼其无根失守之火,浮越于上,当以辛热壮水药中,导之下行”。

温阳潜阳法的代表方剂即是潜阳封髓丹,用于治疗真寒假热、阳虚火浮证。我临床常用温阳潜阳法治疗阳虚于下,火浮于上所导致的失眠、头痛、口腔溃疡等病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从临床来观察,不少病症存在着上热下寒的病机,属于寒热错杂证。我常用《伤寒论》之黄连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麻黄升麻汤、乌梅丸等经方。若就时方而言,潜阳封髓丹亦是对证之方,而且疗效更高,更能针对阴寒偏盛所导致的虚阳上浮或外越所引起的种种假热之象。

比如咽痛、牙痛、舌疮、眩晕、头痛、耳鸣等都是临床极为常见的症状,看似属于火热,但若见其色、饮、便、舌、脉全是阴证表现,则当识得其病机为阳虚,是真寒假热。头面咽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火热之象,其实是阴火,即假火。

临床所见,有的病人患慢性咽炎,或复发性口腔溃疡,或牙痛,或高血压等,患者往往误认为火热,因此而大吃特吃凉茶、清热解毒诸药。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疾病缠绵难愈,甚至越治越重。不知此病本属阳虚,若妄用寒凉,越治阳越虚,越治浮火越旺,也就容易导致口腔、咽喉、头面炎症、溃疡等常发不止。此时正确的治法即是应用潜阳封髓丹,必有显效。

在临床应用潜阳封髓丹时,亦可随证加减。比如慢性咽炎可加玄参、连翘以利咽散结;复发性口腔溃疡可合用三才汤,以加强沟通阴阳交通上下之功;虚火牙疼可加骨碎补、细辛、白芷增强止痛效果;高血压可加勾藤、茯苓、活磁石以镇静安神。而且此类阳虚火浮证皆可用金匮肾气丸作善后处理。

此案的方二亦治牙痛,前四味是一首治疗牙痛的时方,有滋阴降火,祛风止痛之功,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牙痛。此方重用玄参,目的在于既可清热,又可滋阴;既可降火,又可解毒,且色黑入肾,入清解肾中浮火。与细辛配伍,一寒一热,从而平衡阴阳。此案中我加了桃仁、红花两味中药,以加强化瘀止痛之功。

方与证相应,故能收取卓效。

选择中医热门话题(广告)

如需线上预约挂号问诊点击此👈

加入选择中医线上社群点此处👈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联系我们~随时咨询健康问题

选择中医将一如既往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轻松养生点这里,数百万人的共同选择

南宁选择中医
南宁选择中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