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13日(美国中部时间,为北京时间-14小时),第47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SABCS)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中国医学论坛报特别策划“2024SABCS中国医学论坛报学术联播”专题活动,亮点研究荟萃,乳腺癌领域专家教授领学。
当地时间12月11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在全体大会1中带来口头报告(摘要号GS1-04),介绍靶向HER2 ADC SHR-A1811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中国医学论坛报对李教授进行了专访,现将研究结果精粹如下,以飨读者。
本研究的设计和结果有哪些亮点,引发国际领域学者关注的理由有哪些?
李俊杰教授:在此次SABCS全体大会上,共有3位来自中国的专家发表了全体大会口头报告,另外两位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院士和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徐兵河院士汇报了PHILA研究的无进展生存(PFS)期预设最终分析;邵志敏教授则报告了一项关于新辅助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早期或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随机、双盲、全国性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而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的Ⅱ期临床试验成果,旨在探讨HER2靶向ADC SHR-A1811在HER2+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抗肿瘤活性及安全性。相较于徐兵河院士和邵志敏教授所报告的两项Ⅲ期研究,本研究尚处于Ⅱ期临床阶段,我想本研究能吸引国家学者的注意主要是因为其临床意义。
当前,尽管我们已步入ADC时代,但在新辅助治疗领域,特别是针对HER2的ADC应用,仍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比如,作为第二代HER2 ADC的TDM1,先前研究表明其在新辅助治疗中联合帕妥珠单抗的方案并不优于传统的TCBHP方案。同时,第三代ADC T-DXd也在进行类似的新辅助治疗研究(DB-11研究),该前瞻性Ⅲ期试验对比了T-DXd单药治疗、T-DXd序贯THP或ddAC-THP的治疗效果,但目前数据尚待公布。因此,目前针对新辅助HER2阳性患者的第三代HER2 ADC应用,缺乏充分的临床数据支持。
本研究选择了单药HER2 ADC SHR-A1811,与当前指南推荐的标准四药联合方案(多西他赛+卡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持续六个疗程,共24周)相比,在同样为期24周的新辅助治疗方案后,评估其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及安全性。期望这一研究结果能为新辅助阶段靶向HER2ADC的应用提供重要启示和参考。
通过本研究解决了哪些临床诊疗的问题,您认为会为对患者诊疗策略和获益方面带来哪些影响?
李俊杰教授:ADC的发展历程是从晚期治疗逐步拓展至早期治疗,两个治疗阶段存在显著差异。在晚期治疗中,患者多为经治且对当前治疗无效或已失败的高选择性群体。因此,可以看到既往DB系列研究中的T-DXd在晚期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多线治疗后,甚至在二线治疗中相较于TDM1也展现出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优势。但是,当转向一线治疗及新辅助治疗时,入组的患者多为治疗敏感甚至未经治疗的患者。对于ADC是否能与现有标准治疗相媲美、能否成为替代方案,是值得去探索的。
以往,大家认为ADC如同“魔法子弹”,携带的药物分子数量越多,可能效果越佳。例如,TDM1由曲妥珠单抗携带4个DM1分子,而DS8201则携带7.8~8个药物分子,其DAR(药物与抗体比)值为8。但是目前,研究发现,随着携带药物分子数量的增加,虽然疗效可能提升,但毒副作用也会显著增强。
本研究中使用的SHR-A1811同样是一种抗HER2 ADC,由曲妥珠单抗与一个可裂解的连接子组成,其DAR值约为6。这确保了其在前期数据中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安全性。特别是在早期阶段使用时,患者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必须在兼顾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探索可能具有更广泛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策略。
研究开展过程中您和团队有哪些收获与感受?
李俊杰教授:本研究是一项在团队单中心新辅助精准平台开展的研究。团队于2022年上半年萌生了基于复旦精准分型构建新辅助研究平台的想法。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在2022年12月底至整个2023年期间,在邵志敏教授的指导下,在外科医生团队、综合治疗团队、新辅助医生团队、病理科、影像科的共同努力下,研究成功入组了约1500个不同新辅助研究的样本量,其中,仅HER2+治疗臂就入组了265例患者。
基于这一背景和经验,团队坚信未来能够将这一平台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例如,邵志敏教授所牵头的BCTOP项目已在中国十几家中心开展,并正在逐步推广。期望未来能有20至30家中心共同参与这一临床研究,以加快患者入组和临床试验的质控。
关于本研究,更为重要的是,以往大多数情况下国内学者只能跟随国外的脚步开展药物研究,但是随着我国民族企业和药厂的成长,对临床医生和患者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SHRA1811这一HER2 ADC为例,其Ⅰ期研究是全球性的,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院士和姚和瑞教授总牵头,并已于今年发表在JCO杂志上。这使本研究占据了先机。与以往国外药物需完成Ⅰ期、Ⅱ期研究后,大家才能参与Ⅲ期研究的情况不同,由于药物是中国的,Ⅰ期研究正在进行中,结果即将出炉时,此次无需等待研究结果发表,即可根据Ⅰ期研究的结果确定最佳剂量梯度,并迅速将其应用到新辅助平台中。因此,研究的效率性、有效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期待这一模式能够有更完美的发展。
李俊杰 教授
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副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政副主任,浦东病区主任,科室教学秘书
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至美国麻省总院癌症中心进行乳腺癌临床专科进修学习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
中华医学会乳腺肿瘤学组青年专家
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及秘书长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交流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肿瘤整合康复委员会常委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乳腺青委副主任委员
中华乳腺病杂志中青年编委
专注于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参与并设计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在JCO等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近20篇。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一项,复旦大学青年临床科学家培养计划
审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俊杰
整理 | 中国医学论坛报 桂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