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研前线】受西晋太康时代的诗学构造影响的竺法护偈颂译——以《正法华经》〈七宝塔品第十一〉中的一例为中心 发表概论

文摘   2024-06-26 19:46   日本  
  •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ROCANA文化教育学会理事 白景皓 学者,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以及商用。

    文章排版设计 绘图设计:ROCANA文化教育学会代表理事 张源之 未注明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ROCANA

日本印佛学专业留学

梵文课程咨询



立正大学法华经文化研究所发表大会



(令和六年第一次研究例会)



   立正大学法华经文化研究所是一所致力于法华经及其相关文化的基础研究的机构,旨在为学术进步做出贡献,并揭示世界文化的奥秘。

   该研究所在汉文、梵文、藏文等法华经写本的研究方面,尤其是印度和丝绸之路等亚洲地区发现的写本研究中,享有很高的评价。

作为研究所的机关刊物,自1975年以来每年出版一期《法华文化研究》,刊登顾问、所员、特別所员和研究员的研究论文和资料等。

   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本研究所出版了《梵文法华经写本集成》全12卷及《法华经相关稀见资料集成数据库》,并广泛供国内外研究者使用。目前,研究所综合研究包括印度、藏区、中国、朝鲜半岛、丝绸之路等亚洲各地的佛教研究,定期与亚洲各国以及欧洲、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料提供,是一个国际化的研究机构。





受西晋太康时代的诗学构造影响的竺法护偈颂译——以《正法华经》〈七宝塔品第十一〉中的一例为中心——




发表要旨



白景皓 

立正大学 法华经文化研究所所员 

身延山大学佛教学部特任讲师



   


   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西晋太康七年[286年]译出)是梵典《法华经》在中国最早的全译作品。因其首次将平等慈悲的一乘思想,流布至崇尚玄清的士大夫群体,而备受时众的好评。笔者在2018年的研究论文中曾分析过,西晋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偈颂体深受西晋文学风格影响,在内容上与梵典原文的词组形式十分贴合,这反映出西晋文学的自然朴素观,并且多用四言五言杂体。

然而,笔者在详细调查了《正法华经》偈颂体的修辞和韵律结构后,进一步发现,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偈颂体,实受西晋太康诗风的繁缛与拟古影响得更甚。特别是,修辞已达十数种,使得原本平平无奇的梵语佛教文学偈颂,成为文思驰骋的雅音。拟古则反映在竺法护译场普遍以“四言为正”的风格上。


    竺法护接受并改变西晋太康时代的诗学态度,值得后代给予好评。竺法护尊重古风,自发地维持正统的诗风。这反映在广泛使用被视为正统基调的2-2,以及採用来自中国最古老的诗集《诗经》的变调3-2。另一方面,竺法护作为译经家,也怀有创新意识,试图规范化偈颂的风格。在竺法护的译本中,不仅使用了西晋太康时代广泛使用的四言,同时也频繁使用五言。四言偈颂中也插入了变调1-3,丰富了偈颂的韵律。在押韵方面,偶数句与奇数句的完全韵与不完全韵被最大限度地使用。


   


   竺法护译的四言与五言偈颂的结合,旨在无分贵贱地被人亲近,特别是旨在让西晋各阶层人民,尤其是偏好四言的贵族与偏好五言的民众,都能接受《法华经》的教义。这显示了古译期的竺法护与后来旧译期的鸠摩罗什在译经及法华弘通使命上的差异。


    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了竺法护的偈颂译本受西晋太康时代诗学韵律结构的影响,但由于篇幅限制,未能涉及西晋的诗歌修辞学的影响、竺法护偈颂译本的前期、中期、后期变迁,以及与鸠摩罗什的偈颂译本特点的比较,未来的研究将解决这些问题。



  •     

  •  ROCANA文化教育网课主页









ROCANA
梵文语言文化研究;东方文化艺术研究;亚洲美学研究分享;精美艺术图片分享;禅文化介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