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乙巳春节的年味还未散去,各地已然擂动奋进的战鼓,吹响新春第一会的号角。山东、上海、广东、安徽、辽宁、湖北,以及多个市区纷纷召开新春第一会。从假期模式切换至工作模式,节后第一会,既是收心会,也是开篇会。不少地方在会议形式和议题上均有改革创新,政策制定更贴合实际,贯彻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理念。总体来看,主要聚焦在几个关键字: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科技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等。特别是广东、山东两个“挑大梁”的经济大省,均在新春第一会着重强调高质量发展。山东更是明确10项重点改革内容,力求通过改革挖掘动力,通过创新激发活力。浙江提到将深入推进“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计划,以提升工业品质与服务业水平为目标,构建富有浙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标题为《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详细列出58条具体举措。辽宁强调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以强有力的改革措施提升“软环境”。河北连续三年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主题,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共商大计。江苏扬州通过《2025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希望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获得更多“赢商”机会。作为内蒙古工业大市,包头也召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暨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新春第一会”上,部分省份明确将这一方向作为工作重点。例如,安徽着重于“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力求在创新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山东则聚焦科技前沿,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希望济青烟等城市能发挥带头作用。福建作为民营经济大省,省内福州、泉州、莆田等多个城市陆续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江苏常州在企业发展大会中释放出强烈信号,将专注实体经济,坚定不移支持企业和投资者发展。定基调、划重点。通过分析新春第一会的细节内容,可以看到今年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在这个春节假期,国产大模型DeepSeek、人形机器人宇树科技等企业崭露头角,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各地新春第一会上,DeepSeek被重点提及,凸显了地方对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重视。广东已深刻意识到,人工智能正在引领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正逐步来临。依托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他们决定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北京则致力于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大力支持新业态与新模式的创新发展。安徽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积极打造“三地一区”。围绕科技创新策源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显然,新兴产业依旧是热门领域。大方向既定,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产业发展,离不开企业和项目的支持。不少市级政府在新春第一会中,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部署。以安徽滁州为例,他们强调“双招双引”策略。毕竟,能够跻身近十年全国进位最多、增速最快的地市之一,关键在于这一因素。他们计划进一步提升平台功能,完善完备的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以及充满活力的创新平台。同时,主攻“大而强”的企业,紧盯高新技术,不断强化专业化能力建设,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企业入驻。海南三亚聚焦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两大任务,坚持以产业链思维推进招商工作,秉承“项目为王”的理念,推进项目建设。具体到执行层面,将坚持链式招商,推进以商招商,用好平台招商,开展线上招商等多元化策略,实行“链长+链主+链创”模式,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做好产业链补充与延伸、优化与升级。值得注意的是,当其他地方还在规划部署时,福建莆田早已迈出了行动步伐。他们在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同时,现场举行30个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高达776.6亿元,项目涵盖鞋服、新型功能材料、高端装备和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开局即冲锋,各地要加大对科技创新投入,坚定产业升级步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同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吸引更多企业项目,共创投资兴业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