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跨省任职!全国首位“70后”省长花落浙江如何为招商工作升温?

文摘   2024-12-19 12:37   天津  


前段时间,浙江迎来人事调整:

易炼红卸任,王浩接任省委书记后,省长还处于空缺。

昨日官宣,任命刘捷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

此番履新,他成为全国首位“70后”代省长,也是目前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政府“一把手”。

值得一提的是,刘捷横跨四省任职,从湖南到江西到贵州再到浙江。

先后在湖南19年、江西7年、贵州3年,对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有不一样的见解。
跨省任职 年轻标签

先看公开资料,刘捷江苏丹阳人,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往前看,由商转仕,炼钢厂技术员出身,是企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

还有,“年轻”是刘捷最显眼的标签。

全国第一个“70后”省级政府部门主管、江西省当时唯一一位70后地级市一把手、全国首位“70后”省级党委常委。

曾长期在钢铁系统工作,刘捷担任过湘潭钢铁集团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

没记错的话,他在管理上,信奉“流程至上”,提到:

“火车有个轨道,不管火车怎么运行,都要沿着轨道前进,如果偏离轨道,就会翻车”。

2008年,刘捷离开企业转入仕途,调任湖南省商务厅厅长、党组书记,是全国最年轻的正厅级干部之一。

在湖南工作19年后,他首度跨省履新,同时也是首次主政一方。

他调任江西新余市代市长,次年2月任市长,2013年8月任市委书记,成为当时江西最年轻的地级市市委书记。

谈及身上“最年轻”的光环,刘捷曾表示,年龄只是个人经历的表现,跟职务、级别没有必然联系,关键是把本职工作干好。

2018年5月,刘捷再次跨省履新,任贵州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当时,也是贵州省委常委中最年轻的成员。

3年后,他第三次跨省履新,任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成为现任省会城市70后市委书记中最年轻的一位‌。

履新杭州,刘捷还打破了一个杭州近30年的“惯例”,也就是自1992年来,历任杭州市委书记在任职前,均已在浙江工作多年,像他这样跨省履新即出任杭州市委书记的还属首次。

纵观履历,不仅有地方国企总经理的任职经历,还先后在湖南、江西、贵州、浙江等4个省份任职,可谓是经历了多个地方且不同性质的岗位不断锻炼。

更重要的是,表明了具有较强的跨区域管理和协调能力,这对于处理复杂区域的发展问题尤为重要。

经验沉淀 城市治理

刘捷横跨四省任职的经历,从中可以一窥他的城市治理思路。

江西新余任职期间,他恰好经历了这座城市比较完整的“十二五”时期。

新余是江西最小的地级市,因钢设市、工业发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互联网+”和智慧城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强调:

“如果不能顺应时代潮流,那就会造成‘起得早,干得晚’,永远落后于别人”。

其中,既包括“互联网+”产业的培育,也有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推动政府行政职能转变,把所有的审批环节、审批步骤和审批时间等,通过互联网串起来,使行政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新余工作期间,刘捷还曾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促进政府从管理型向治理型转变》指出:

江西省新余市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核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系统工程”的改革创新思路,着力推进“小政府、大社会、活市场、优环境”四大改革创新工程。

刘捷调任杭州后,执掌这座超大城市,既是新的挑战,但或许也有与赴任新余一样“如鱼得水”的部分。

站在2021年看,当时杭州第三产业极速狂奔,但第二产业占比有点放缓,还曾推出过“新制造业计划”。

制造业是当前最大的短板,发展水平、总量规模都与城市地位相比有较大差距。企业出身、在工业领域深耕多年的刘捷对产业园管理、工业经济等方面给出对策与建议,他提到了:
招商引资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抓与不抓大不一样,抓得紧与不紧、得法与不得法大不一样。
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面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全市上下抓招商引资工作要有更强的担当、更高的追求、更优的方法、更大的作为,以“招大引强、培新育优”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今年4月,刘捷再请浙商吃早餐,今年哪些人去了?全程3个小时都聊了什么?

在杭州,以“早餐+交流”的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倾听并回应企业诉求,共谋高质量发展。

参会企业家提到,刘捷和市领导都在7点多就到了,8点15分早餐会开始,11点40分左右结束。

现场市委、市政府边听边记,不时询问详细情况并予以解答回应。刘捷提到了: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理念,用心用情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努力打造国内最优、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一来,政府和企业能够近距离地交流思路与想法,为杭州高质量发展增加信心;二来,不同行业企业也能在这一平台上交流赋能。

我们看到,《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优化年龄结构,改善专业结构,完善来源、经历结构,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畅通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三支队伍”的合理流动。

企业高管作为“三支队伍”之一,批量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正是落实上述《纲要》的重要举措。他们进入地方主政,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无疑提供了较大的助力。

浙江发展 招商引资

有人说,浙江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

每8位浙江人中就有一位老板,平均每26位浙江人就拥有一家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的浙江企业,连续26年居全国首位。

今年发布的“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浙江企业分别入围109家和19家,上榜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一。

可见,浙江的民企发展生态非同一般。 

这样的民企发展生态,既有改革开放之初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乡镇企业活力,也有另辟蹊径、敢为人先的浙商精神。

背后是,地方政府对民企的厚爱,更是探索创新招商模式成果所在。

比起招商引资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务实的招商人。

项目从落户到投产,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有专人负责协调解决。招商服务小组,白天要么在车间调研,要么梳理库存、供应商,晚上协调解决方案、跟进计划。

浙江招商引资过程中,从点到面,共性问题共同解决,个性问题一对一问诊。从不“空喊口号、坐而论道”,经常是“三更灯火”解决企业诉求、“脱鞋下田”深入一线调查。

正是这样,浙江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前列。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2618亿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5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5670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5394亿元,增长4.8%。

今年以来,浙江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增速高于全国的5.8%。

其中,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8.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0.0%。

分行业门类看,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1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1.6%。

我们看到,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纺织等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0.2%、13.5%和10.6%。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3%、8.5%和7.7%。

分产品看,服务机器人(1.1倍)、智能手机(49.4%)、新能源汽车(37.0%)、集成电路(30.0%)等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浙江民营经济是“老百姓经济”,也是浙江体制机制优势的基础。之所以浙江能成为民营经济的大省,是因为浙江政府是服务有为的政府。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浙江在体制机制方面迅速做了响应。

作为经济大省,突破旧的思想观念束缚,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构建平等化、科学化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既在“无为而治”中放手让企业主导市场,又以“有为而治”来倒逼企业适应市场。而唯独不变的是,始终将企业利益放在首位。

放眼长三角,浙江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产业链协作、科技创新合作,处处都有浙江的身影。

此次刘捷履新省长,携手与省委书记王浩一起管理浙江这座城市,将会给区域带来一个新政治生态、开启一个新发展局面,继续发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以及开放包容的胸襟。

浙江的发展,不仅是一个省份的崛起,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一起拭目以待,看浙江如何在新时代的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再创辉煌。


招商要参
招商要参专注于招商引资行业,致力于打造快捷高效的招商资讯交互平台。 招商引资路上,有你在前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