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赞一句,胜过自己说千遍。”
一个地方产业,值不值得投,发展得好不好,当地的投资企业最有发言权。
也就是,所谓的“活字招牌”。
相信咱们很多地方,都做过类似于聘请投资者为招商顾问等举措,希冀以投资招牌代理人的号召力,让更多的客商扎根过来。
养商引商,说白了,就是借助区域内企业关系网络力量,实现以小的成本获取大的效应。
现如今,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环境”下,做好“养商”引商,才是面对2025不确定性的应对之策。
在酒香还怕巷子深的年代,好口碑早已不可能局限于客商口口相传。
各种宣传渠道的“大声吆喝”,做地方政府IP、做招商人IP。
例如,某地招商负责人亮出身份证招商,向客商展示政策落地的决心,带来震撼效果。
招商市场化转型,必须学会互联网企业的宣传打法,养商引商,也需要将口碑“吆喝”全面化。
重视商会的“精准招商”作用,也就是重视招商关系网络。
近年来,行业商会聚合企业商界力量,搭建政商交流平台,接地气,有活力。
同时本地商会对本地区投资优势和投资环境有详实且具体的了解,是地方政府找准市场的重要“触手”。
咱们不妨看个实例,湖南政府积极利用湘商在全球挖掘优质项目。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到,截止至24年9月全球湘商超400万人,在外湘商资产规模达4万多亿元,累计签订投资合作项目1920个,打造湖南湘商回归的品牌。
商会具有集资源、人脉、资金等众多优势于一身,并且天然带有极强的产业属性。
它既能将被动招商引资转为主动招商引资,也能将招商引资变得更精准、有序,商会已成为推动区域间招商引资和经济交流的重要平台。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与商会密切相关的行业协会的作用。
地方政府经常会在大型经济城市组建自己的商会组织,而商会组织内的民营企业往往又会与对应的行业协会组织有联系。
这于我们招商人而言,是可利用的巨大招商关系网络。
诸如湘商在沪就有上海湘商半导体协会,会定期举行行业活动,通常这些活动都是以闭门形式举行。
要进行养商引商,联络各地商会定期组建关键产业、目标产业的闭门会议,能极大提高我们精准招引的效率。
同时,有相关行业客商作“背书”,更能消除客商顾虑,打通招引路径。
政策延续性是关键,产业要明确。
自《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后,从根本上转变以往政策补贴的招商模式,长期看是有利于各地政府减轻债务负担,发展产业经济。
但短期的“阵痛”是在所难免,现如今时值2025年,当是招商人破局的关键一年。
这里所言的政策延续性,更多的是针对一个地区产业政策的延续性。
产业要明确,不要“假大空”,要立足产业之下一个个鲜活的企业。
具体怎么做?
其一,梳理当地资源禀赋,回归招商初心,当地有什么优势资源可顺势而起成为主导产业。
第一步,找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石,不仅涵盖我们常说的矿产、水土等自然资源,还有人才、信息、资金等社会资源。
第二步,做加法。在现有优势资源基础之上,主动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从中挖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更强的产业方向。
其二,分析产业前景,筛选细分产业链下三四级产业,协同发展。
具体而言,通常需要将产业规划落到三四级产业,择一细分领域深挖下去。
例如,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都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范畴。
若我们省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产业之一,下一层级市县则可进一步细分类别,主攻航空装备,主攻轨道交通装备等,层层压实每一条主导产业链。
做到既有目标,又有分工协作,同时,兼顾全省一盘棋的做法。
这样的做法又对应上区域协同招商新模式。
*此处“区域协同招商新模式”不做展开分析,会在后续文章中单独进行解析。
以商招商,是最常见的招商手段,可深挖之下,养商引商,才是核心,是跟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全要素招商对齐的最佳实践形式。
全国统一大市场之下,所谓招商模式创新,不是要求我们处处创新,而是要让“老树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