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在沪独资建厂,上海周边区域的招商办、投促局响应更积极

文摘   2025-02-08 20:38   天津  


雷克萨斯,国产化靴子落地。

刚开年,上海招商迎来了新消息:

第二家在华外商独资汽车工厂落地金山区。

首次启动本土化生产布局,丰田用心良苦布下“棋局”。

上海各区政府、园区、企业,都在积极转发曝光。

细心的人发现,上海附近的招商办、投促局比区级层面的反响更大。

尤其,一线招商人借势宣传,朋友圈刷屏相告,再加上一句:

邀请各位企业家,来上海金山的隔壁邻居XXX考察,欢迎丰田配套企业走进XXX。

很显然,以沪为圆心,周边区域把丰田配套项目与本地产业链优势相结合,为地方招商引资争取机会。

从各种言论 窥见招商现象
这段时间,我们看到了一些评论:

每个区侧重不同,在针对性地招商引资,而不是争抢同一个项目。

这是上海招商工作,强化全市“一盘棋”,分片区给出的最优解。

有人提到,各区都有储备项目,“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还有人说,上海内部各区都是有纪律的,不可以半路“截胡”项目。

但从上海区级层面看,招商竞争已经全面渗透在基层街道了。

看到苏州的一线招商人,就借助雷克萨斯的热点,发起了招商攻势:

热切期盼,丰田相关的上下游企业,走进苏州、投资苏州、扎根苏州。

一位嘉善区域招商人,回复到“金山的隔壁邻居是我们,昆山还离得远着呢”。

确实,上海金山区西边与浙江平湖、嘉善交界,距离上也比较近。

表面看,只是一种宣传方式。实际上,从中也能窥见到一些现象。

  • 对于隔壁的区域,相当关注上海产业发展的态势。

  • 尤其是周边城市,一直在持续打出招商强“攻势”。

  • 近水楼台先得月,离沪越近越容易抓住招商机会。

作为国际都市上海,一直备受外资企业关注。2024年,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7318户

换句话说,去年每个月平均有600多家外资投资企业。
而这些新增企业里,尤其是向外资独资企业倾斜。

这次,历经近一年的谈判磋商,雷克萨斯纯电动工厂落子上海金山。

一方面,是中国汽车产业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事件。

另一方面,丰田参与新能源市场也是重要的节点。

各位也应该看到,一些关键词也呈现出来了:

独资建厂、一期纲领年产10万辆、2027年投产、是不是第二个“特斯拉”……

其实说起来,雷克萨斯国产的新闻已经传了快20年,今年总算是靴子落地。

此次,突然国产除了面临市场压力,想要投身电动汽车之外,更多可能还是看到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想要复刻特斯拉的“上海奇迹”。

以上海临港的超级工厂为圆心,在长三角地区建立了一个半径约500公里、运输车程约4小时的供应链“朋友圈”。

这一供应网络,涵盖了上海、苏州、南京、宁波、绍兴、南通等多个制造业重镇,并汇聚了诸如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均胜电子、三花智控等行业领军企业。

从动力电池、车载芯片到自动驾驶系统,以及乘用车内饰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全产业链,为特斯拉的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所以说,雷克萨斯在华建厂的首要目标是保住中国市场,其次是与长三角供应链体系联动起来,本次试水能不能成功,对后续是否增加投资至关重要。

在华投资后 多方得到利好

早在2006年,雷克萨斯曾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市场年销量超过3万辆将考虑国产化。

但是,这一目标逐步提升至5万辆、10万辆,直到在华年销量超过20万辆,也没什么动静。

这一次,丰田将投资50亿元,工厂初期年产能约为10万辆,预计将创造约1000个新就业岗位。

相比特斯拉500亿元大手笔投资,本次投资额度不大,符合雷克萨斯的保守风格。

业界相关人士提到,作为全球头部车企的丰田,野心一定不是成为第二个“特斯拉”,而是要建立自己在新能源时代的“底特律”。

据了解,2024年中国电动车渗透率突破50%,比亚迪、蔚来、理想等本土品牌迅速崛起,智能化、电动化领域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多位专家指出,不同于早先特斯拉建厂时的鲇鱼效应,雷克萨斯建厂为众多寻找出路的国际豪华品牌提供了另一个范本。

我们看到,拿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相比,雷克萨斯工厂的占地面积更大,且地理位置更靠近长三角核心产业链。

众所周知,长三角地区集中了大量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新能源配套更是吸引大量造车新势力的关键所在。

根据规划,新工厂的本土零部件使用率将超过95%。这意味着,雷克萨斯将深度融入长三角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从多位上海当地汽车供应商了解到,本土供应链企业试图都在想方设法挤入雷克萨斯供应链体系内。

其中,在上游压缩成本的环境下,能够拿到回款稳定的外方项目可以缓解现金流压力。

丰田提到了,上海工厂生产的车型不仅面向中国市场,还将出口至日本及亚洲其他地区,与丰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电池工厂形成产能互补。

这一点说明了,利用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研发生产,完全能够带动全球技术的迭代与升级。

雷克萨斯背靠丰田,拥有雄厚的电动化技术储备,就应该及时调整战略,坚持多路径的电动化战略,通过国产让品牌在电动化上的竞争优势发挥最大作用。

那为什么又是上海呢? 
上海自贸区的区位优势,不少外资企业都比较关注。

比如,这里“五自由一便利”(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自由)政策,然后有出了名的“上海速度”,可以做到半年内完成签约到投产。

看上海汽车产业布局分析,西北部有上汽扎根于嘉定,临港有特斯拉发展得如火如荼。

不同于上海嘉定和临港,金山区并非上海地区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工业基地,但也具备一定的汽车产业基础。

就汽车产业而言,若想实现飞跃式发展,单纯依靠分散布局、多点开花的模式是难以达成的。雷克萨斯的入驻或将刺激当地经济效益,打造更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集群。

坐落在上海西南部,金山区面向杭州湾,位于长三角1小时经济圈的地理中心位置。

2022年12月,金山区依托现有汽车研发设计资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与工业基础、区位优势等,成立了金山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联盟,区内几十家相关企业加入联盟,为雷克萨斯在此建厂提供产业资源和协同创新的环境。

我们了解到,金山区也是上海市氢源供应与新材料产业重点基地,与丰田此次重点提到“氢能”不谋而合。

去年11月,金山区政府网站曾公示了一份文件,对金山工业区某土地单元的规划作出了调整,拟引入新能源汽车及尖端电池产业项目。

丰田与雷克萨斯在官宣时也提到,将与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氢能、智能自动驾驶、电池回收再利力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

此次官宣,无疑为当初的公示内容提供了有力印证。

所以说,上海成为雷克萨斯的选择也就顺理成章,而雷克萨斯的借力与赋能则相辅相成。

雷克萨斯的入驻,有助于金山区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能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稳定当地就业形势,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

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里,北京有北汽集团、小米和理想,深圳有比亚迪、华为,广州有广汽集团、小鹏,上海除了有上汽集团,其目前在新能源领域的一张关键名片是特斯拉。

对于上海来说,从传统汽车产业重镇迈向“新能源汽车第一城”,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需求,更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总体来说,雷克萨斯上海独资建厂是一场品牌转型自救。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雷克萨斯在国产化进程中,这些问题值得深思:

未来的核心竞争点究竟是什么?全固态电池是否能提前实现商业化?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何时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中国建厂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毕竟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异常激烈,未来的市场走向也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变数。

丰田在华投资,也是国内汽车产业从“制造大国”迈向“技术强国”的缩影,意味着中国正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

招商要参
招商要参专注于招商引资行业,致力于打造快捷高效的招商资讯交互平台。 招商引资路上,有你在前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