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各地的招商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地比拼地价、政策了,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 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招哪些企业,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开展工作。
首先,他们采取建链补链强链式招商策略。 建链方面,引入了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惠普;补链方面,引入了惠普上游制造企业——富士康;强链方面,相继引入除惠普外六七家世界知名品牌的电脑厂商。 在此过程中,还进行了谈判。承诺惠普两年内在对方厂址1小时路程之内配套1000家零部件厂,并要求对方将3000万台电脑生产订单转移到重庆;承诺富士康千万台电脑零部件的生产订单,并要求将对应数量的零部件厂商引入重庆。 其次,重点关注企业的短板或问题,提炼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供应链方面,帮助惠普找上游零部件配套;在订单/市场方面,帮助富士康找订单,也就是惠普3000万台中的1000万台。 最后,产业集聚后,发挥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吸引其他类似企业入驻。 两年内,在有配套商和龙头企业的前提下,相继吸引了除惠普外的六七家世界知名品牌的电脑厂商,每年生产6000万台电脑,多年保持产量稳定,占全球电脑生产总量的1/3。
某欧洲汽车管路配套企业于2007年进入中国,配套奔驰、沃尔沃等传统汽车气路、油路等产品和服务。 该企业打算在2018年扩产服务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配套客户为比亚迪、江淮等品牌。计划投资2000万,需要5000平方米的厂房,投产后预计产值2亿,并委托第三方进行选址。 面对这样的企业,招商人员该如何分析选址考量? 首先,要为企业分析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情况,即分析行业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并结合目前的发展基础及政府鼓励等方向,从产业聚集的程度去分析企业到哪里投资,相对来说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发展。 通过划分片区及区域精准对接,最终从9个城市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4个城市。 其次,在对接过程中,了解到该外资企业对厂房的要求十分严苛,如厂房消防等级。通过对4个城市进行分析、对比,筛选出10个符合要求的园区。 最后,筛选完载体后,促成政府与企业见面,洽谈土地成本等问题。经过多轮磋商,企业最终落户到意向区域。
写在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