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在即!国家总理调研首选山东,背后有何招商启发?

文摘   2025-01-22 15:31   上海  


这段时间,随着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全国两会也越来越近。

在这个为未来发展定调的关键时刻,各地政府都在积极规划部署。

科学的规划,离不开实践调研的支持。

2025开年,国家总理就亲赴山东,开始了今年的首次调研。

从行程来看,主要分为四站,分别对应消费品以旧换新、新能源转型、城市更新及两重项目建设

为何聚焦在这四个方向?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对今年经济工作,以及地方招商有何启发?

01

此次调研 三个看点
先说底层逻辑,关键在于“两新”“两重”。

早在去年12月底,北京高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重点任务,就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放在首位。
其中,提到要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两新”政策。

“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2025年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这也是此次山东调研的重要出发点。

再看看具体的行程。

一是消费。总理亲临位于济南市泉城路的京东电器旗舰店,与跟顾客深入交流,了解实际情况。这一行动明确传递出一个信息,消费品以旧换新在2025年将进一步加强。

二是新能源。参观一个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察看了充换电设备和操作演示。这预示着,为新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提供更多发展机遇,进一步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三是项目。走访起步区的黄河体育中心、大寺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现场。这预示着,谋划一批重大项目,找准扩投资与促消费的结合点,充分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

从行程中,可以提炼出两个重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旧换新,释放消费潜力

尤其是后面这一点,是此次调研的关键词。

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内外需或将迎来“接力”。随着外需对GDP的拉动逐渐降温,内需则有望加快恢复,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速可能达到5.0%。

在投资领域,基建投资有望加速,制造业投资也有望持续扩张;
在消费方面,随着“以旧换新”等政策力度加强和范围扩大,再加上居民风险偏好改善,消费也有望进一步得到恢复。

02

首选山东 有哪些考量
经济大省挑大梁。据山东公布的经济成绩单,2024年GDP达到了9.86万亿元,离10万亿仅一步之遥
从“两新”“两重”的角度看,首选山东的调研行动,主要基于以下考量。

一方面,山东有人口优势,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双过亿”。这意味着,山东在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都有巨大的体量,为各类消费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山东在落实政策方面有着较强的执行力

据了解,2024年山东在全国率先印发实施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的工作专班,建立由17部门组成的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协调机制。

截至12月18日,全省汽车报废更新提交申请44.6万份,数量超全国1/6。作为工作成效较好的地区,山东也将在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配中占得先机。

此外,从总理车网互动充换电示范站调研中,也能解读出两个关键信息。一是能源转型及重大项目,二是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密切相关的车网互动充换电网络建设。

一个是山东明面上的优势,另一个则是隐藏优势。

作为能源大省,山东早在2022年8月,就获批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成为国家提出“双碳”战略以来,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

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在能源结构优化、场景应用等方面探索,为全国产业发展积累经验。

而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密切相关的车网互动充换电网络建设方面,则是山东未来的发力方向。

以这次调研的济南市为例,2024年1-11月,全市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8%,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50万辆。此外,在重卡、公交车等商用车领域,换电技术路线也开始占据市场份额。

对于传统商用车大省的山东来说,将能源转型与充换电网络建设结合,或将带来新的产业契机。
03

国家重点 地方招商启发
国家看重什么,就会支持什么。人财物,也会往这些方向倾斜。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紧跟国家步伐,精准招商,是推动更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那么,从此次总理调研行动中,可以获得哪些启发?

首先是扩大内需。

抓手主要有两个:消费、投资

在投资方面,政府要发挥好投资基金的作用,与社会资本携手,共同更设立产业发展基金。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增加社会资本的投入规模和期限,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让社会资本转化为助力产业长期发展的“耐心资本”

前段时间发布的国办1号文,对基金招商提出了新要求。简单说,初衷应聚焦在做大做强重点产业上,而非单纯的招商引资。

因此,要先解决好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的问题。
政府应充当引导者角色,而非主导者,保持基金机构独立性,并给予鼓励和支持态度,而不是代替他们主导产业科技创新。

其次是建设重大项目。

地方政府应紧扣补齐产业短板、增强发展后劲的目标,深入挖掘更多产业增长点,精准找到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的结合点,最大化实现项目效益。

项目招引,最终还是要落到产业发展上。那么应该选择哪些产业领域呢?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经济数据,能够为我们提供参考。

数据显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前者增长7.7%,后者增长8.9%。
更具体地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8.7%、22.2%、14.2%。

这些细分领域,可以作为政府关注的产业方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先进行市场和财务可行性等方面的调研,因地制宜建设和招引项目。

最后是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发展。

自国家提出“双碳”战略以来,绿色低碳就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近期的地方两会中,不少政府将此作为重要工作推进,比如重庆、河南、吉林、四川和广西等地区。

河南为例,他们明确提出严格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并计划对钢铁、有色、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进行全面绿色化改造,建成100个绿色工厂、10个超级能效工厂。


最后总结一下,地方政府在招商过程中应紧跟国家步伐,关注扩大内需、建设重大项目以及产业升级与绿色低碳发展等要点。

通过精准招商,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招商要参
招商要参专注于招商引资行业,致力于打造快捷高效的招商资讯交互平台。 招商引资路上,有你在前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