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估算,今年在外招商时间256天。
差不多,相当于一年里7成时间,都在外对接项目”。
在《进化,为产业蓄力》现场分享中,我们与招商同仁交流时听到。
也有人提到,招商引资靠长时间的积累,而非一蹴而就的事。
甚至,专业的招商人员,最起码也要沉淀3-5年。
我们在分享中,也重点阐述了招商工作的三个关键词:
找到人、要死磕、好心态。
招商引资怎么干?这背后离不开这“九个字”。
经过调研,无论是从单位的招商方式出发,还是放在招商人获取项目的层面,目的只有一个:
找到有投资需求的企业。
我们看到,大家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搜集项目信息、与企业产生对接。
当下,招商引资大背景变了,不再是碰到什么招什么,招到什么算什么。
现在各地很明确,每个区域需要什么项目,如何能获取项目信息是首要问题。
作为招商人,当获取到项目联系方式后,重点工作是动员企业关注本地投资优势,让投资人列为重点考察的区域。
【招商网络】在不断进化中,已经成为了招商人获取项目线索的工具。
其中找到人,就是让政府、园区的招商人,找到有投资需求的企业打电话对接。
就招商线索而言,最关键的还是找对人,进而产生有效的对接。
提到项目信息,现在招商渠道确实不少。但是,直接能联系到有投资需求的企业负责人的并不多。
再强调一点,项目信息不等于有投资需求的企业。甚至,可能就是千篇一律的工商数据。
在【招商网络】看到的项目,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筛选研判,企业信息多次核实。
二是,实时更新,投资企业选址需求。
三是,园企对接,拨打电话联系企业。
基于此,我们关注的是“招商人与企业负责人”的对接,而不是“招商人与项目信息”之间打交道。
除此之外,如何利用好项目信息,也相当重要。
我们常与招商人沟通,总能听到类似的陈述:
意向XXX区域的项目,不是很多或者说比较少。
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投资需求的企业一开始选定的区域,难道真的是最后落户的地方么?
我们认为,大多数项目还是在于跟进转化的过程。
起初,企业选址大概定一个范围或者初步的计划,可能随着过程中诉求的调整,选址区域有变化,这就是动态的过程。
招商引资工作中,哪有那么多一拍即合的项目?
并不是,不意向本地投资的项目,我们就不去联系,项目不到最后的落地都会有变化。
反而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找到投资企业的关键人,打电话面对面联系时,多次洽谈才能获取到更多诉求,联系多了自然会有收获。
所以说,项目信息获取,先要找到关键人,直接打电话联系企业,不断交流找到双方的契合点,项目才有可能往下推动。
每一次项目引进,捕捉信息、接待洽谈、签约落地……都像经历了一次“十月怀胎”的过程。
对于这样的描述,大家应该也是感同身受。
在招商工作中,项目从谈判到签约落地、投产,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对于毅力和韧劲都是一种考验。
说到这,想起一位地级市的投促中心主任提到:
为了招商引资,他把所在市的镇街都跑遍了,每周至少跑一个,有时候一天跑两个。
主要是为了解镇街的载体建设情况、产业特色,只有对各个镇街的产业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在项目的统筹落地过程中做到分配的最优化。
有的项目,选址关注点非常“挑剔”,各项要求都相当细致,为了给企业提供合适的载体,前期在项目选址上就做了大量的工作。
甚至,还有企业初次沟通后,招商人得到的是婉言谢绝。
更需要,招商人一直持续跟进来“趁热打铁”,反复邀请对方实地考察,仔细讲解地方产业优势,方方面面为企业“算好账”。
在动员企业前往园区考察,一定站在项目方的视角,把本地优势介绍清楚,让企业感到自己推荐的地方值得考虑。
招商工作,究竟难在哪里?
难在你要比对方更专业,要攻得下、守得住,要了解行业动态、专业技术,要熟悉产业发展规律、行业动态导向,要掌握商务洽谈节奏……
从“可以聊”到“有得聊”再到“聊得来”,只有了解自身现状、读懂企业需求、掌握市场趋势,死磕到底项目谈成的可能性才更高。
干招商引资工作,有时需要“兵贵神速”,但更需要一份“十年磨一剑”的坚持。
有人说,招商久了自己也会在“看人”上更有感觉。
简单理解,就是更快或更准确地知道哪些企业是真心实意要投资的。
确实,了解自身、了解客户、了解市场。招商人懂得越多,企业沟通越能聊下去,项目推进也更快。
话说回来,“吃闭门羹”和“坐冷板凳”是招商人的家常便饭,而相对来说,蹲点守位等候客户,也是习以为常。
就招商人而言,好心态也相当重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攻克,滴水方能穿石。
任何项目推进,都要经过反复的洽谈磋商,也更需要专业的招商经验。
兰小欢在《置身事内》中提到一件有趣的事。
“几年前,我参加中部某市的招商动员大会,有位招商业绩不错的干部分享心得:
要对招商机会有敏感度,要做一个执着的跟踪者,不能轻言放弃。要在招商中锻炼自己,做到‘铜头、铁嘴、顺风耳、橡皮腰、茶壶肚、兔子腿’。”
再看这段话,更希望与大家共勉。
每一次招商引资,叩响的一扇扇门并非都有回音,但却是推介本地投资优势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机会。
对于项目线索来说,专注企业需求,提升专业能力,保持自己的节奏,按照计划安排,推动项目进度。
行动,是招商最好的解药。千里之行,还在于始于足下。
接下来,希望各位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找到关键人、学会要死磕、保持好心态,怀揣着炽热的期盼和满腔的热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