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寄语
沪小Q妈回望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其中有有条不紊的规划,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当然也有走过的弯路,但却没有放弃过。面对问题,能够及时调整策略,并全力以赴地完成目标。如今站在xsc的关键时刻,正带领孩子在全力奋战,祝愿早日实现上岸心仪学校的梦想。
基本情况
孩子情况
男孩,上海,5年级,公办小学,没有校排,班级估计前5
XSC目标:一线理科班
家庭情况
妈妈:上班族,全学科主力
爸爸:上班族,全方位协助者
老人:负责后勤
目前配置
数学:跨级数字奖、各类水赛跨级金奖
英语:小托过线,蓝思值1300左右
语文:汉字小达人区一等奖
前言
作为双职工家庭,我们常常羡慕那些能够全职在家或者拥有灵活工作安排的父母。也曾幻想着,如果自己也能全职在家,或许孩子的学习成绩会有显著提升。然而,在现实面前,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工作。
暑假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无法时刻陪伴孩子,我总担心他的学习会受到影响。为了弥补这一点,我会在暑假安排较多的课程。幸运的是,家中的老人非常支持,不仅在生活上给予孩子全面的照顾,还能负责接送孩子上下学。
尽管工作繁忙,但作为妈妈,我非常享受陪伴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每周我都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会在每天晚上将第二天的安排写在白板上。孩子放学回家后,会根据白板上的计划自主学习。等我晚上回家后,再一起检查和订正。
本文主要记录了孩子一路成长的点点滴滴,也有作为家长的我们在整个过程中的反思和感悟。
语文
广泛阅读,深厚积累
学前阶段
在幼儿园时期,我们每周都会学习一首古诗,无论是在游戏时还是休息时,都会播放古诗作为背景音乐,孩子自然而然地就能背诵了。同时为了帮助孩子识字,我们还利用认字卡片、悟空识字APP和《四五快读》等工具。
在学前识字启蒙阶段,我们先从500张字卡开始,每周滚动学习50张新字卡,一周后,我们把已经熟悉的字卡替换下来,补充新的字卡,始终保持50张的数量,让孩子保持学习的新鲜感。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还会复习一遍旧卡片,巩固之前学习过的字。
按照这样的识字方法,小班升中班的暑假,孩子已经能认识1200个字,到中班升大班的暑假已经能认识2000多个字。
为了能让孩子从单纯的识字阶段顺利过渡到自主阅读,我给孩子买了许多阅读书籍,比如《亿童分级阅读》系列,从第1级到第6级,每级8本书。从孩子小班开始,我们每周都会拿出两本书来,让孩子反复阅读,一周下来,书上的字孩子基本都能认读了。到了下周,再换两本新书继续读,这样的循环往复,到了大班时,孩子已经能够阅读《罗尔德达尔》《故宫里的大怪兽》《大中华寻宝记》《神奇图书馆》等系列丛书了。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实现了自主阅读。
小学阶段
为了能让孩子多阅读,每年“书香节”,我都会购买大量的书籍,家里堆满了各种类别的书。
自一年级起,孩子便开始熟读《文言文启蒙课》1-6册,遵循着“337”法则,日复一日的朗读使背诵变得轻松。到了二年级,孩子开始背诵《小学古诗文75+80》,其中许多诗篇在幼儿园时期便已熟记。利用低年级相对宽裕的时间,我们养成了晚饭后朗读的习惯。
同时为了孩子在语基方面基础更扎实,我们在二三年级采用了语文《周计划》来巩固字词基础部分。这本书的难度不小,因此不能按照年级提前来做,所以在三年级暑假用来巩固二年级的内容再合适不过。为了减少孩子的畏难情绪,我买了两本同一年级的书,一本提前抄上答案让孩子参考,另一本则用来练习。
三年级时,我们坚持多读的原则,材料上选用了《中考文言诗文》《初中生必背古诗文138篇》和《中华古诗文读本》等书籍。
四年级时,孩子的阅读清单上增加了《世说新语》《走进小古文》,同时通过邵鑫的仿写课程和申怡的《古文观止》音频进一步古文学习。
在三四年级,孩子还跟随小组笔墨小语的课程学习,从最初的音频到后来的视频课程,孩子对笔墨小语的课充满热情,每周都期待不已。也是通过笔墨小语的课,孩子学会了记录笔记。每周我会打印两份讲义,一份我来写笔记,一份给孩子记笔记,一开始孩子记不全,我就给他参考我的那份。后来有了视频课,可以暂停再看,这样孩子可以逐步学会独立记录。
笔墨小语的课程涵盖了现代文和古文。在现代文部分,小笼妈细致入微的分析让家长和孩子都受益匪浅,孩子学会了多样的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这对文章的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极大的帮助。对于古文学习,小笼妈鼓励孩子们记录和分类常用的实词和虚词,逐渐积累形成个人的文言文资料库。这种细致入微的教学方法,使得孩子的语文成绩始终在班级中名列前茅。
(小组语文资料和课外补充)
总结
我个人认为,在日常学习中注重字词句的积累,同时培养良好的泛读和精读习惯,对提升孩子的文化素养和硬实力大有裨益。在非应试类的纯文化素养方面投入更多的努力,往往能够收获更多。
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小学阶段广泛阅读至关重要。这种“多阅读”不仅限于小说,而是应该涵盖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散文、科普作品等,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和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数学
兴趣为帆,习惯为舵
学前阶段
在孩子的学习旅程中,数学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早期启蒙时经常会买一些益智玩具,例如乐高、雪花片、七巧板等,从玩中学习。
在学前数学启蒙阶段,我们选用了《公文数学》作为计算的练习材料。在小班时期,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20以内的加减法,并学会了100以内的竖式加减法。此外,我们还使用了《公文迷宫》3-4岁和5-6岁版,以及《数学思维游戏》1-6册,来拓展孩子的思维训练。
进入中班后,我们采用了《百花思维》和《英才思维》等教材来进行思维训练,孩子在这个阶段不仅进一步巩固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还开始接触简单的乘法。到了大班时期,孩子已经能够进行基本的除法运算,同时由于识字量的增加,也达到了可以独立做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
孩子在一年级时加入了XES的平级创新班学习数学。最初,我对孩子的数学能力颇为自信,但随着年级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局限。
双减后转到了平级MCA。虽然数学课程一直持续未有间断,但也只限于每周上完一次课程,完成课后作业。课外数学每周投入时间3、4个小时。
低年级用过飞翔数学,用于巩固校内成绩。中高年级由于时间原因,也没有关注校内数学,关注点都在校外数学。回想孩子低年级的时光,加之双减和口罩的原因,可以说,孩子的低年级是在按部就班中度过的。
到了四年级我才慢慢了解到同龄人的水平,顶级牛娃跨2、3级高端班。这让我看到了明显的差异,决定将更多时间投入到数学上来。给孩子报了MG的跨级理,保持着两门数学课,一门平级一门跨级。MG的练习题量还不少,每次都会做完所有作业。
有人建议在机构上课前,把讲义先做一遍,我们实际没时间做这一步。直接上机构课,课后完成作业和订正。MC的课后作业相对较少,基本机构学到哪里,我就在《奥精》《高思导引》《思维创新大通关》等书籍中找相应的版块补充,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等寒暑假再做。前两本书,对应年级的内容基本都做过,《学而思思维大通关》主要做了部分四年级的。
四年级秋季蘑菇结束,完成了小奥的学习,寒假开始了初中课程,同时用MC平级班进行小奥复习巩固。时间分配上小奥70%,初中30%。
我们开始努力追,四年级的寒假尝试去考MC跨级A班,失败告终,现在想来,这种没有准备的考试,如同去撞大运,失败也是合情合理。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进度不完全匹配,同一章节各机构学习会有先后。另外一方面,做题量不够导致未完全掌握。
后来听别人说,出去考试裸考很难考进去。考哪个年级其实是需要针对性地做一下该机构前半年的题,做过讲义和练习题之后,基本上通过的概率会高很多。了解到MC跨级春季学完因式分解,而蘑菇跨级夏季才开始学因式分解,就让孩子用网盘视频课自学了因式分解。
因为已经学过因式分解的知识点,所以我是直接让孩子做MC跨级的讲义,不会做的地方,因为也没有对应的视频课可以补充,所以只能借助于某学习机,好在大多数MC的题目在学习机里都能找到。为了巩固练习,《奥精》七年级第1-5章涉及因式分解部分,我们利用周末和假期也完成了。
除此之外,目前已经完成了《奥精》三四五年级整本书的练习,六年级书完成了90%。
经过我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在新五暑假来临前,考上了跨级MC竞赛班。由于英语、语文没有拖后腿,我们加大了数学的投入时间,基本把80%可支配时间分给了数学。参加过不少市面上流行的数学比赛,也拿过跨级数字奖。
(辅助教辅)
总结
看睿爸帖子提到过,数学每周投入时间需要至少10小时起,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管孩子有没有数学天赋,时间上的投入还是需要保证的。如果时光能够倒转,小学低年级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数学。
英语
原版与应试并重,寻找合适之路
学前阶段
在英语学习上,我们选择了原版为主、应试为辅的路线。鸡娃圈里有句玩笑话:“学渣比英语”,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在所有学科中,英语确实是最容易提升的,特别是早期,充足的阅读就能带来显著的进步。
启蒙阶段,使用过RAZ、《牛津树》《海尼曼》《培生》等分级读物,每周拿10本反复滚动朗读,一周后读熟了,再换10本。看过动画片《小猪佩奇》《汪汪队》《梅西老鼠》等。进入小学前RAZ 读到字母O,AR值3.5左右,读完《国家地理一二册》、Nate the Great、Princess Pink、Judy Moody全套。
小学阶段
一年级下开始跟着机构学习《新概念1》,现在回想可以再晚半年开始,年龄大了吸收度会更好一些。最终在四年级寒假学到《新概念2》60课左右暂停了。三年级下小托福过线,没有考过KPF,目前蓝思值1300值左右。
孩子小时候,我就买了大量的原版书,基本市面上有的中低幼阶段的原版书,我都有买过,寒暑假一天看或者听1-3万字,配合Star系统,做AR quiz,了解孩子是否真的理解了书本内容。我们看过The Story of the World、Who Was、How to Train Your Dragon、Diary of a Wimpy Kid等书籍。
同时大量的听也是不可或缺的,倾听者是我们的好伙伴,养成了倾听者听英语故事的习惯,低年级平均每天2个小时起,高年级每天1小时左右。我们听过的书籍有THE LAND OF STORIES、HARRY POTTER、ROALD DAHL的作品集等。到了中高年级通关了RAZ后,用A3000进行保温,每个月20篇左右,寒暑假会多做一些。
(英语所用材料)
总结
我为孩子规划的路线是原版和应试结合。这样,初期可以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同时应试规划也占据一定的比例。在教材选择上,我们用过SBS、《新概念》等。
原版教材的选择也很多,我们尝试了国家地理周边、口语课、Wonders教材等机构课程。然而,主要难点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比较能带得动的外教。如果不能,那建议原版路线不用太纠结,直接专注应试路线,同时自己多看原版书,可能更节约金钱和时间。
总的来说,孩子的学习之旅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欲速则不达,只有扎实学习,才能不断提升。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耐心地引导孩子,激发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鼓励他们广泛地阅读和学习。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编者建议:
在魔都的择校过程中,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仅要关注学习进度,也要注重知识点的深度,确保孩子能够扎实掌握。同时,英语的学习也不可忽视,可以借鉴中考的题型和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巩固和加强语法,以便在SMK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孩子争取早日成功上岸打下坚实基础。
可以参考公众号上一系列的文章:
线下聚会
一次成长与觉醒的契机
四年级下学期的那个春天,我的生活迎来了一次不经意的转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参加了由睿爸组织的五一线下聚会。
那天虽然下着雨,聚会上,睿爸做了充分的准备,整场干货满满,没有一丝水分,真的很干,真实靠谱的信息,给我带来了全新的视野。他的话语充满了真诚与智慧,我埋头疾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份笔记,后来我还时不时拿出来回顾。
聚会结束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意识到,如果我们真的想在XSC中脱颖而出,当前孩子在数学进度显然远远不够。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前方的路,虽然模糊,但充满了挑战与希望。
于是,我决定迈出更大的一步。除了目前所在的培训机构外,我们开始寻找更多的学习机会,各种活动的邀约,都去考一考,试一试。在一次次考试中,也越来越了解孩子的水平和定位,不断调整学习方向和进度深度。
作为家长,我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给予他安慰和鼓励。我们时刻关注他的心理状态,反复强调要和自己比,有进步就是好的。我们相信,只要孩子能够保持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断向优秀的人学习,他一定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这次线下聚会和之后的各个机构的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的经历,更是一次成长的觉醒。它让我和孩子都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与潜力,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携手前行,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