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医学JCO中文版丨乳腺癌患者中潜能不明的克隆性造血的患病率、动态和预后作用
健康
健康
2024-12-26 16:33
北京
乳腺癌患者中潜能不明的克隆性造血的患病率、动态和预后作用
翻译:博医学-医学英语
摘要
不确定潜能的克隆性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of indeterminate potential, CHIP)在实体肿瘤患者中很常见。关于乳腺癌诊断时CHIP患病率及其在治疗选择压力下的动态演变的前瞻性数据有限。我们对380例乳腺癌患者的614个样本进行了靶向纠错测序。我们研究了CHIP对接受化疗(chemotherapy, CT)或内分泌治疗(endocrine therapy, ET)的早期乳腺癌(early breast cancer, eBC)患者前瞻性收集的配对样本的动态变化。我们评估了CHIP与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mTNBC)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我们根据克隆造血风险评分(clonal hematopoiesis risk score, CHRS)估计了进展为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treatment-related myeloid neoplasms, t-MN)的风险。在探索性分析中,我们考虑了变异等位基因分数(variant allele fraction, VAF)≥0.005的克隆造血(clonal hematopoiesis, CH)。15%的患者在治疗前被确诊为CHIP。治疗后很少出现CHIP,接受CT和ET的患者发生新突变的风险相似(比值比[odds ratio, OR],1.16;P=0.820)。然而,CT增加了发生VAF≥0.005的新CH的风险(OR,3.45;P=0.002)。接受CT的患者中出现了5例VAF≥0.005的TP53突变型CH。根据CHRS评分,大多数患者的t-MN风险较低。CHIP与mTNBC的生存率无关。CHIP在乳腺癌患者中很常见。在本研究中,CT不会导致新的CHIP出现,大多数患者发生t-MN的风险较低。鉴于eBC患者的预期寿命较长,且CHIP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这一发现令人放心。然而,TP53突变型CH(VAF≥0.005)在CT时出现,这具有很高的t-MN风险。这些小克隆的进化及其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DOI:10.1200/JCO.23.01071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原文链接
本期目录:
曲妥珠单抗联合艾姆坦辛与紫杉醇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I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对比:ATEMPT的5年结果和相关性分析
乳腺癌患者中潜能不明的克隆性造血的患病率、动态和预后作用
伯瑞替尼治疗携带c-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项多中心、单组、II期鲲鹏研究
Devimistat(CPI-613)与改良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和亚叶酸钙(FFX)联合治疗转移性胰腺腺癌患者与FFX联合治疗的比较:III期AVENGER 500研究
CheckMate 238中切除黑色素瘤后进行辅助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复发全身治疗的结果
皮质类固醇对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和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影响:六项临床试验分析
TK216的开放标签、多中心、I/II期首次人体试验:第一代EWS::FLI1融合蛋白拮抗剂,用于治疗骨尤文肉瘤
扫码入群了解更多医学学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