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声健 | 教育家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

文摘   2024-09-22 00:01   湖南  


教育家精神的第五条是“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教师“甘于奉献”的话题。

我认为,甘于奉献并不意味着老师不求回报和没有回报,并非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们甘于奉献成全学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成就自己的过程。前两天我在视频里说“高徒造名师”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给予学生机会就是给予自己机会,唯有成全学生才能真正成就自己。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场景:

那是一个音乐厅,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是:“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这则小故事,引发了我的思考。

毫无疑问,这位衣着简朴的钢琴家,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道出了音乐表演艺术的一句至理名言----“人要隐于音乐背后”。音乐家登台表演,展现的应该是音乐,而不是她这个人,更不是她的时装,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成全音乐。她衣着简朴或举止低调,为的是让自己隐没于音乐之中,这恰恰是她对自己所表演的音乐的最大尊重与最好成全。而一旦她成全了音乐,音乐自然也会义无反顾地成就了作为音乐家的她。由此看去,不是别人,正是音乐成就的音乐家!

由此,我又联想到了我们的音乐教学。无论是音乐常态课更或是音乐示范课、比赛课,应该成全谁?又能成就谁?谁在成就我?我在成全谁?与上面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够抱着成全与成就老师的目的去进行教学,那样只可能适得其反。当然,音乐教学由于有学生的存在而比音乐表演要显得更为复杂一些,音乐教学的目标定位必须是学生,音乐教学活动成全的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而成全学生的前提是要在学生面前成全音乐,老师要通过音乐去成全学生。那么老师自己,必须要隐没于学生之中,也要隐没于音乐之中。所以,老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千万不要刻意地去展现自己的才华横溢,不要没有节制地只顾自己表演,要明白一点:作为老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成全学生,都是为了成全音乐,一旦当学生与音乐得到成全,老师自身的能力、魅力与价值才会得到最完美的体现,才能真正成就老师。

反思我们的音乐教学,尤其是某些公开课和比赛课,我们可能更多地把出发点、关注点放在成就老师上,而忽视了成就老师的前提是必须成全学生。故而老师卖力地表演,却往往感到费力不讨好,剃头挑子一头热,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与心灵总是难以同频共振。好在我们的学生一直就有无条件积极配合老师表演的好传统,才在一定程度上似乎成就了老师。而在成就了老师的虚荣与假象背后,我们学生的诸多方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甚至基本的成全,尤其是诸如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好奇心、表现欲、成就感等则是格外的奇缺。基于此,为了成全学生,也为了成就自己,让我们套用音乐家的话说吧:老师,要学会隐于学生背后。当我们成全了学生,培养出了众多高徒,我们不想做名师、不想成就自己都很难。

学生是老师的衣食父母,也是教学生涯中的最重要她人,作为老师的我们必须善待、珍惜和成全学生。如今可谓名师辈出,但成就名师的究竟是谁?是领导、是专家、是自己,是体制、是机遇、是努力?或许多少都有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学生成就的老师。如果不是这样,那可能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名师。所以,无论从责任、良心的角度,还是从自我、功利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去努力成全学生。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这是高站位的教育家精神的表达;唯有成全学生才能成就自己,这是一种比较斯文理性的表达;而如果要用一句直白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那就是:若没有学生,若不能成全学生,我们啥都不是。



音为有爱
郭声健与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美育志同道合者交流与交友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