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栋|音乐教育所为何?由郭声健教授的分享《一堂老师“失声”的音乐课》引发的思考

文摘   2024-10-27 07:24   湖南  


刚刚看了郭声健教授在“音为有爱”视频号中分享的福建柯欣礼老师的音乐叙事视频。视频看完,内心便无法平静,于是有些话便不吐不快,也于视频下方向郭老师以及更多同行做一汇报,欢迎大家先看郭老师的视频(笔者留言文字如下):这一类现象柯老师虽然是偶然间的意外收获,其实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近些年很长时间以来,音乐课堂教学与当下学生学情脱节的情况。很长时间,音乐教师过分在意一堂课中的教学内容以及各方面的设计,我们用教材,去努力达成各项教学任务,却没有留一些“空白”给孩子们,给她们最初对音乐课堂的期待。当音乐课堂丰满无比时,可能哪儿都没问题,但却少了一些可以让孩子们真实表达自己,解放天性的空间。

笔者也曾在课堂中尝试每周一歌,或者学生推荐歌曲,来做课堂和教材内容的补充,也收到很好的效果。作为教师,真的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和姿态,站位在孩子们的角度,走进他们,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我想,这也和我近期经常反思的一个话题有关:“我们用教材教什么?”或者,又如郭老师在视频和著作中分享的很多方面的思考。教学,需要不断实践和思考,教师也应该在二者中,不断尝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上是视频观感留言的原文)

其实,当下的很多音乐课堂可谓五花八门!我相信,在每一位教师心中,都有自己对音乐,对教育,对课堂,或者对工作,对理想的态度和价值观。在我心中,如果理想和热爱在一起了,那便是幸福的。我想我能在郭老师那里,以及和一直在自己学习工作和教育实践中给过自己鼓励的领导老师那里,所收获到的“同频共振”是一致的!无论大家是以哪种方式,角色身份或姿态。热爱音乐,热爱学生,忠诚教育,敬畏音乐,敬畏教育的那份赤诚,不需要过多语言表达,时间和行动证明了一切。像郭声健教授,谢嘉幸教授以及更多奋斗在音乐教育,美育一线的教育家们那样。两位先生一直在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去分享各类有关美育,音乐教育的内容,当然也有像我这样的小学生,不断通过学习实践,并且记录下自己的一些心得,向老师前辈们学习看齐。

音乐教学原本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五花八门的理念和方法,前提教师要相信音乐自身所带的魅力。同时,教师也应该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技能,引学生喜爱音乐。我想,当音乐课依托学校阵地,以课堂呈现时,音乐教师存在的价值,更多的也应该是作为学生学习和喜爱音乐的领路人,引导人,而绝不是一个只知道照本宣科或影音资料放映员。之所以,音乐课堂需要教师讲课,那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身份,对课堂,对学科的育人价值,有更深的思考(此处关联教师角色价值认同,不展开赘述)。教师,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同时,要在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类素养中,始终充满危机感,敬畏心,要有家国,心中有学生,才会不断去发现问题,找方法。作为太多真正从音乐中获得过启发和灵感的人,或许对音乐的那份信仰,更加笃定的相信:音乐对人的各类发展,意义深远。无论音乐以何种姿态?表演实践,音乐教育,音乐学研究,承担美育先锋等。

十年前,我的一个领导,跟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学生只要愿意跟着你走,你的业务能力在那儿摆着!一定学不差。”首先特别感激领导的信任;同时,我想谈的是学生的心甘情愿。其实,近十年,笔者一直都在做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一种音乐学习的自觉,也可以说是一种音乐学习的“习惯”养成。陶行知先生好像也说过:“教育,其实就是好习惯的养成”之类的话。“培养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爱音乐,让音乐成为赋能他们成长的知己挚友”,这一直都是我真实的心声。

好的教学其实不止在课堂,育人也是如此,“浸润”其实无时无刻不在,不拘泥于时间地点,每个人只需要有“心”,有“爱”,我想剩下的所谓理念,方法的各种“术”的层面,都不是最难的。很长时间的音乐课堂,其实普遍缺乏一种真实情感的交流,假的套路化的排练太多,设计的东西太多。教学规范要与套路,模式,教条有所区分。应该允许教师在课程标准要求的育人方向下,有自己的个性和不同,要知道每一个教师面对的学生,他们所置身的环境,地域,学情皆不同。对于一堂课的评价,只能在一个限定环节评价“部分”,而绝不能以此结论,成为可以推而广之的经验。

很长时间,选拔“优质课”的弊病就在这里,那些被以各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优质课,真的能代表当前地域下最好的课堂教学展示吗?这类案例能真正作为样本,推而广之的指导当前的课堂教育实践吗?由此,仍在探寻以科学思维,数据式,可量化等方式来评价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育或美育的行为,仍然无法找到恰当的良方也在此。只要妄想统一标准,则会出现对音乐课堂或艺术课堂的评价偏颇,因为艺术学科的特殊性,可以有标准,但标准要有限定,即为哪些评价先制定标准?城市与乡村不同,师资不同,资源不同,学生学情不同,各类保障皆不同。

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在无法统一的共性下泛谈,如脱离实际的诸多讲座,培训。共性的高屋建瓴当然是需要的,但它需要一个转化,这种转化的中介在教研员或每个地域的学科负责人。教研的实效如同前文教师对自己追求的定位,学高为师,学海无涯,素养,不止在教师,个体地域教育的发展是每一位参与其中的人共同的发力,小到区县,大到省市国家。教学研讨,理论思辨若不能指导实践或直面现实问题,则毫无意义!像那些明明大家都知道的表演性的课堂展示,以及生搬硬套去迎合教育理念的课,所有人都不得一如既往的假装教研!音乐从来就可以评价,教学也可以评价,美育也可以评价,运用科学思维或借科技赋能评价也无错,问题就在于,我们首先要明确评价的目的为何?哪些可评?哪些可以用科学思维评?哪些不能一概而论?哪些是应该关照心理学的,教育学的,多一些人文关怀的?哪些是可以直接了当下结论的!等等。

其实,美育说到底,还是真与善在前。教师和学生要真实,课堂要真实,教学要真实。教师的所有教学设计,都应该是立足于学生真正发展的,是真心的。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一言一行,是不是真情实感,孩子们其实很清楚。人与人交往,有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觉”,我想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当孩子们感觉到老师真心对他们好,剩下的所有关于教学的构想皆变得可行。教师有时候应该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俯下身子,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崇拜,让学生发自内心喜爱。所以,教师素养或者教师魅力很重要,只有好人才能当好老师,教育好学生。由此,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生理想等等,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怎样做到让学生喜爱,喜爱自己或者喜爱音乐课,那就需要教师调动一切了,就需要各类方法技巧,要琢磨,要不断提高自己,不断让学生觉得你懂他们。这都是学问,也都是体现在教育“术”的层面。一个真正业务素养非常高的老师,对他的评价,不见得只是看把教学设计写没写在教案上,要看一个老师是不是真热爱教育,热爱课堂,热爱学生,简直太容易了。这个老师平时谈吐,言行举止,以及所有日常,都能体现出来。正如前文说到,人与人交往,有些言语无法表达的感觉,恰恰是人天生的一种本能,人类真是太聪明了。那么,再回头看评价,当我们不停在技术层面寻找评价美育的手段时,是否也应该中和一下科学思维与人文关怀呢?如果评价是为了督促提升学生的素养,那么评价则变得温和,不像文化课那样以冰冷的“选拔”姿态时,催生的各种“功利”必然会造成人性的各种扭曲。美育,真的太重要了,人们若在繁杂与内卷中,缺失了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该多么孤独呀!

好老师,时时都在备课,因为他热爱音乐,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同时,那份热爱已经融进了他的生活里,工作绝不只是一份领工资活着的地方。我相信,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有太多真正的好老师,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其实,教育家精神,是一种执着和践行,你眼睛里容不进沙子,不允许那些践踏和侮辱音乐,艺术,美育的各种存在。晚上,我还读到了一篇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老师的公众号推文《从郭德纲、孟京辉到金星,想到我自己……》,其实,笔者的境遇也和他颇为相似不是吗?真的不知道,情怀是否可以足够长久的抵抗社会的流俗与人们的偏见,但如若他日,依然可以借用陶行知先生的那句名言,骄傲的拍拍自己的胸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再次感谢郭声健老师的今日分享,引发了笔者这段儿不成熟的思考。

本文转自“星星火音乐艺术”公众号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


音为有爱
郭声健与音乐教育、艺术教育、美育志同道合者交流与交友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