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写2025满分作文】讲盛唐三大诗人的故事:想写啥就写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文摘   2024-10-29 18:16   陕西  
最近的月考,你能写篇满分作文吗?如果场外都写不了,就不要指望考场上能写。

一、审题立意
命题材料重点概念生活声音,自然的声音(鸟鸣、风声),这些都是听得见的声音。心声,则是听不见的声音。
命题重点概念:记录__________声音
记录:发现、看见和听见。
声音:有听得见的声音,有听不见的声音。听得见的声音,可能给人直接的启示,也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听不见的声音,可能影响人的一生,甚至改变世界发展的方向。
话题:记录声音。
结论:“强化”这些“声音”,希望其为生活、为人生、为世界,带来源源不断的新价值。
立意:命题里的“征稿主题”不要误读,命题老师只是模仿了某真题的用语(“征稿主题:运动场上的风采”)。其实两者都不是主题,只是个话题。以“主题”为命题的作文,主题是不可更改的。以“话题”“标题”或“材料”(包括图画和文字)为命题的作文,主题可以自主确定。
“完型”这个标题,就意味着立意。比如“生活”“人生”“美好”,这些概念比较宽泛,虽然啥都可以写,但很难写好,没有一定的能力不好驾驭。最好选一个方便自己驾驭的概念,既不能太实,也不能太虚。太实,不好发挥;太虚,不好把握。最好是虚实协同的概念。
命题材料的重点,显然侧重于“心声”,“听不见”的声音。其实就是美好的思想,美好的灵魂。“思想”抽象了些,“灵魂”可抽象,可形象。

最终立意:记录灵魂的声音

二、选材构思
接下来就是构思了,其实构思取决于选材,素材选好了,构思基本就完成了。
既然“心声”就是美好的思想,美好的灵魂,历史和现实中做出了非凡成就的人物,应该都是好素材。但切记,关键点是“声音”,是“心声”,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而是讲出故事发出的“声音”
只讲别人的声音还不够,讲别人的声音是为了讲自己的声音,在讲别人的声音中讲自己的声音
可以构思得很宏大,从盘古、大禹讲起,包括孔孟朱熹,以及屈原、张骞等等,直讲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范文:【预写2025满分作文】全程示范立意、构思、开头、结尾以及标题、题记等经典套路
也可以选取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比如唐朝三大诗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重点是从何写起,写什么,如何出新?有新意,才能深刻。才可能激活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才可能超能力发挥。
但单纯写灵魂深处美好的声音,可能写不好。一边倒的立意,就只能喊喊口号,难以带入读者(尤其是评卷老师)的思考。且三个人物,三生三世,从何讲起,如何定位。这些就需要日常积累来支撑。
三位诗人青少年时期都有写过一首至今家喻户晓的诗,表达各自的人生志向与事业追求:李白《渡荆门送别》,杜甫《望岳》,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三首诗也成了三位诗人一生的写照,甚至成了三位人生的谶(chèn)语,左右着他们的人生与仕途
素材延伸阅读:
【思辨阅读·唐诗作文】写在诗歌里的人生:李太白的“情话”“真话”和“梦话”“酒话”
【思辨阅读·唐诗作文】写在诗歌里的人生:杜甫一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像那只莫明决眦的鸟
【思辨阅读·唐诗作文】写在诗歌里的人生:“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远芳”“晴翠”白居易

从这三篇素材的标题看,白居易是那个发出美好的思想,美好的灵魂”声音的角儿,李白和杜甫是陪衬。多少有点颠覆传统观念,以及课本教给大家的认知。有挑战才有机遇,风险和机遇共存。

三、素材组织
素材组织的核心与重点是与作文立意融合协同。与作文立意融合协同的支撑是组织逻辑。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排比”,句式简单规整概念精准,思维精简
A.白居易生逢其时没有错看世界的声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少年白居易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正是因为这种生逢其时的声音,才有早年因直言敢谏,受唐德宗李适赏识的高光时刻:“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又因直言进谏,惹唐宪宗李纯不悦遭贬,虽有满腹委屈,但依然忠诚的声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正是因为这种生逢其时的声音,才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动他人,也感动自己,鼓励他人,也鼓励自己的声音,以及“最爱湖东行不足”那执著坚定的脚步声。无论《长恨歌》里杨贵妃的声音,《琵琶行》里琵琶女的声音,以及《钱塘湖春行》里的足音,都在向这个世界展示一个“志在兼济,行在独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白居易,生逢其时没有错看世界的白居易。
B.李太白不逢时错看世界的声音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24岁的李太白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大气磅礴,包罗天地。遗憾的是最终落在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自恋,反观颔联、颈联的“大气磅礴,包罗天地”,是不是就反衬了一种潜意识里的自负。有“大气磅礴,包罗天地”的视野,又有自恋、自负的狭隘,才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悖谬与人格分裂,既想“天生我材必有用”,还要“人生得意须尽欢”,甚至有“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的荒诞言论。我们感佩李太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情话”,也欣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真话”,但不能接受不逢时错看世界酒话和梦话
C.杜甫不逢时错看世界的声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24岁的杜甫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志向高远固然不是坏事,但好高骛远,“心在山顶,身在山脚”却不是好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圣人在感叹天下之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望岳》显然意会错了圣人的思想,而以圣人自比。“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种夸大其辞、华而不实的宏愿,与《望岳》大而无当的声音完全共鸣,却与“忧国忧民”的标签相龃龉。一念之“望”,无论“眼望”,还是“心望”,重点是终究没有“登”临,只有心动没有行动。却就此把一颗轻狂的心搁在了泰山“绝顶”,一生小视天下。那首流传千古的《绝句》,仿佛世界终于给了他人生圆梦的机遇,不仅为他打开了“门”,还打开了“窗”,似乎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已然就在眼前。虽不敢“仰天大笑”地张狂,还是压抑不住地兴奋,按捺不住地憧憬“千秋”功名和“万里”江山。次年53岁写旅夜书怀》,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反省岂文章著,因老病休”,透露了生不逢时错看世界的郁闷和抱怨,“忧国忧民”的人设背后是为“名”,为“官”。
三组素材的组织,框架基本相同,甚至句式也有相似。方便简化逻辑,精简思维。“言而发明之则为诗”(白居易),诗是诗人的灵魂,重要诗句的赏析,最能映射诗人的灵魂。有益于精准表达概念,言简意赅,意蕴深厚。

单单罗列三组素材,就匆匆结尾,并不能和立意真正协同,需要综合分析。

没有错看世界的白居易,一生吟啸徐行,向世界发出了生逢其时的声音,给世界带来了正能量的激励和鼓舞。错看世界的李白、杜甫,发出了生不逢时的声音,终生郁闷抱怨,直至今天还在给时空释放消积情绪,迷惑后世。(综述三则素材,照应题记,推崇生逢其时的执著,批判生不逢时的抱怨

四、开头结尾
“题好文一半”,这个“题”可不单纯指标题,更是主题,是文章的立意。这个立意不只靠标题点亮,靠素材烘托,也需要开头结尾的点化
写好开头的时候,就要写好结尾。首尾照应,强化立意。彰显立意的重点概念,提醒自己扣题作文,也提醒评卷老师关注立意。同时解决了结尾的苦恼。
【开头】记录灵魂的声音,就是与世界共鸣,与世界对话、与生活对话、与人生对话。就是以光明的心,憧憬光明的世界感悟生逢其时的意义和价值开宗明义,照应标题,解读题记
世界的声音,有自然的声音,有生活的声音。有听得见的声音,有听不见的声音。听得见的声音,可能给人直接的启示,也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听不见的声音,可能影响人的一生,甚至改变世界发展的方向。(概括命题素材,在听见与听不见的声音中,强化灵魂声音的意义。当然,如果扣紧题记作文,这就不是重点了,如果不影响字数,可以删掉

【结尾】记录灵魂的声音,感悟生逢其时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与世界共鸣,与世界对话、与生活对话、与人生对话,就是以光明的心,憧憬光明的世界。(聚焦结尾,照应开头,照应标题)

素材组织的重点,是作文立意在素材中的表达。每个素材使用可根据字数要求,作相关取舍。不删话题和结论,不删重点素材,比如杜甫,可删《绝句》素材,也可删“《望岳》之望”深入分析论证。总之,删减不应该影响整体效果。

五、满分作文:记录灵魂的声音
只要我们不错看世界,世界就不会欺骗我们。——题记(化用泰戈尔诗句“我们错看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立意”灵魂的声音“不会欺骗任何人,也不会欺骗世界
记录灵魂的声音,就是与世界共鸣,与世界对话、与生活对话、与人生对话。就是以光明的心,憧憬光明的世界,感悟生逢其时的意义和价值开宗明义,照应标题,解读题记
世界的声音,有自然的声音,有生活的声音。有听得见的声音,有听不见的声音。听得见的声音,可能给人直接的启示,也可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听不见的声音,可能影响人的一生,甚至改变世界发展的方向。(概括命题素材,在听见与听不见的声音中,强化灵魂声音的意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少年白居易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正是因为这种生逢其时的声音,才有早年因直言敢谏,受唐德宗李适赏识的高光时刻:“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又因直言进谏,惹唐宪宗李纯不悦遭贬,即便有满腹委屈,但依然忠诚的声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正是因为这种灵魂的声音,才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动他人,也感动自己,鼓励他人,也鼓励自己的声音,以及“最爱湖东行不足”那执著坚定的脚步声。无论《长恨歌》里杨贵妃的声音,《琵琶行》里琵琶女的声音,以及《钱塘湖春行》里的足音,都在向这个世界展示一个“志在兼济,行在独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白居易,生逢其时没有错看世界的白居易。(白居易灵魂的声音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是24岁的李太白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大气磅礴,包罗天地。遗憾的是最终却落在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自恋,反观颔联颈联的“大气磅礴,包罗天地”,是不是就反衬了一种潜意识里的自负。有“大气磅礴,包罗天地”的视野,又有自恋、自负的狭隘,才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悖谬与人格分裂,既想“天生我材必有用”,还要“人生得意须尽欢”,甚至有“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荒诞言论。我们感佩李太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情话”,也欣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真话”,但不能接受他生不逢时错看世界的酒话和梦话(李白灵魂的声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24岁的杜甫发自灵魂深处的声音。志向高远固然不是坏事,但好高骛远,“心在山顶,身在山脚”却不是好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孔圣人是在感叹天下之大,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望岳》显然意会错了圣人的思想,而以圣人自比。“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种夸大其辞、华而不实的宏愿,与《望岳》大而无当的声音完全共鸣,却与“忧国忧民”的标签相龃龉。一念之“望”,就此把一颗轻狂的心搁在了泰山“绝顶”,一生小视天下。那首流传千古的《绝句》,仿佛世界真要给他圆梦,为他打开了“门”,打开了“窗”,似乎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已然就在眼前。虽不敢“仰天大笑”地张狂,还是压抑不住地兴奋,按捺不住地憧憬“千秋”功名和“万里”江山。次年的《旅夜书怀》,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反省,岂文章著,因老病休”,透露了生不逢时错看世界的郁闷和抱怨,“忧国忧民”的人设背后是为“名”,为“官”。杜甫灵魂的声音
没有错看世界的白居易,一生吟啸徐行,向世界发出了生逢其时的声音,给世界带来了正能量的激励和鼓舞。错看世界的李白、杜甫,发出了生不逢时的声音,终生郁闷抱怨,直至今天还在给时空释放消极情绪,迷惑后世。(综述三则素材,照应题记,推崇生逢其时的执著,批判生不逢时的抱怨

记录灵魂的声音,感悟生逢其时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以光明的心,憧憬光明的世界。(聚焦结尾,照应开头,照应标题

【关注提示】近期有不少粉丝说,没有收到文章。系统推送规则修订,多点“点赞”“在看”才能及时收到文章,否则系统会认为你对文章不感兴趣,就不推送文章给你。

【版权声明】概念思维所发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用于商业行为请联系我们。欢迎转发,欢迎交流,欢迎教学和学习实践应用。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概念思维
让知识创造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