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诉讼流程
民事案件是指婚姻家庭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合同纠纷等不涉及犯罪的纠纷争议。
大部分民事案件都属于“民不举,官不究”的类型,与刑事案件不同,如果想要依靠法院来对争议进行判定,需要自己主动启动民事诉讼程序。
01
起诉阶段
起诉状
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从起诉状开始。
起诉状通常包括:原告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民族等)、被告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民族等)、诉讼请求(自己的诉求,想要达成的结果,比如赔偿数额、道歉等等)、事实和理由(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诉状需要交一份给法院,因此起诉状份数按被告+1的原则准备。
准备证据
在立案时尽量将全案的证据准备妥当,并列好证据目录,按照起诉状的份数准备副本。
证据需要证明案件事实,为诉讼请求提供支持。不同的案件需要不同的证据,如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可以用转账记录,借条等作为证据;在劳动工伤纠纷中,可以以病例、伤情鉴定、工伤认定等作为证据。
去管辖法院起诉
如果没有约定哪里的法院有管辖权的情况下,一般被告所在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被告所在地包括户籍所在地(身份证上的地址)和经常居住满一年的地方即经常居住地(就医看病除外)。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住所地则指其主要营业地或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一些特殊案件会有规定的管辖法院: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应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的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可以亲自到法院提交材料,也可以到网上进行立案。
02
诉前调解
诉前调解是当事人提起诉讼后,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前,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法院将纠纷交由负责诉前调解工作的机构在规定期限内组织开展调解工作的制度。
诉前调解期限为一个月。如果调解成功,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如果调解失败,那么案件继续进入诉讼阶段。
03
法院立案
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对立案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7日内予以立案。若因材料不足不符合立案条件,法院会通知补充材料,再审查决定是否受理,若仍不符,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由于现实中案件较多,需要排队等法院立案,因此立案不是一定能在7天内完成)
法院受理立案后,会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诉讼费由原告先交,后期由法院根据审理情况决定谁承担,承担多少。若逾期不缴纳诉讼费,视为撤诉。
立案后,法院会将立案材料寄送给对方当事人,由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供答辩状。但不管被告是否提供答辩状,都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法院确定开庭时间后,会在开庭3日前用传票通知当事人,用通知书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开庭前3日发布公告,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以及开庭的时间、地点。
04
开庭审理
庭前准备
法官会核对当事人以及诉讼代理人,宣布庭审的纪律,以及告知合议庭的组成人员,询问当事人是否需要回避?即当你认为庭审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可能会影响案件公正判决的,可申请更换该人员。
法庭调查
首先由原告对起诉状进行陈述,被告再进行答辩,从而由法官总结本案的争议焦点。
其次,对双方持有的证据进行质证,就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是否有异议,发表意见。此外,若有证人的,证人这时可出庭作证。
法庭辩论
一般是围绕争议焦点原被告相互展开辩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对一方的提问需由另一方做出解答。切记不能过于重复提问,或就一个关键点“死磕到底”,甚至将法庭演变成吵架现场,这属于扰乱法庭现场的行为,虽然法官会制止,但却给法官带来不好的印象。
法庭调解
在双方辩论完后,基本庭审到了尾部,这时法官一般会询问是否需要进行调解,若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制作调解书,由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需按调解书内容履行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宣判
对于事实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案件,法院会当庭宣判,如果不能当庭宣判,法院会择日宣判。但是最终结果需以收到裁定书或判决书后才生效。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简易程序的案件会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拿到判决书。普通程序的案件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拿到。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如果不服结果,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上诉,若是裁定书,需在十日内上诉。
05
执行阶段
双方在规定上诉期内没有上诉的,则判决生效。生效后,当事人必须履行。如当事人不在判决确定的期限内主动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应及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两年。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裁定、判决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拘留、罚款措施,还会将拒不履行者打入老赖黑名单,构上拒执罪就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尊而光律师事务所
微信扫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