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欧德张 整理|布道君
01
员工参差不齐怎么带
Q1:员工能力参差不齐,很难带,怎么办?
员工能力参差不齐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一个成熟的团队就应该是老中青搭配、熟手新手搭配,或是不同能力维度的搭配。这种差异性是能够碰撞出火花的。
作为管理者,要懂得去利用这种差异性,而不是抹杀这些差异性。让团队成员趋向统一,一是没必要,二是很难,因为个体之间必然是存在差异的。
如果能够善用这种差异性,去彼此碰撞,激发潜能,会给组织带来很强的生产力。所以,首先在认知层面上,对于员工能力参差不齐这件事,我们要理性看待。
其次,需要厘清参差不齐是指哪个方面,是学历差距很大,还是绩效成果差别很大?如果是前者,我的建议是,既然大家现在进入同一个公司,最好忘掉他们的学历,甚至忘掉他们原来的工作经历,而更多去看他们现在在工作中的意愿和能力是怎样的。
如果是大家的绩效成果差别较大,那么可以去考虑,怎么让绩效成果更好的那些员工,去帮助那些有意愿做好但能力不够的员工。这也是拉平层次的关键。
最后,可以尝试看看能不能有一些普遍适用的方法可以提炼出来,或者是标准化的流程。尤其是在非创意类的行业,很多方法是可以复用的。
我印象很深的是当我刚开始在阿里做基层销售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每天有7件事情要做,比如早上开早会要提供电话清单、约访清单,然后上门拜访,拜访回来要录入CRM系统,等等。其中拜访客户又可以分九步,这就是标准的作业方法,以帮助新人在稍加练习后,就能够达到百分之六七十的水平。
02
新手管理者如何调整
Q2:从业务骨干变成管理者,成就感骤减,很沮丧,怎么办?
这是很多业务骨干晋升管理者之后的一种常态,我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这一身份的转化,往往伴随着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从站在舞台中央享受光环,到坐在路边鼓掌。
作为业务骨干,你一定站上过舞台,得到过掌声,但是当你成为管理者,你就要学会把舞台让出来,让给团队,自己站在路边,甚至是坐在路边为他人鼓掌。这个转变一定会带来心理上的失落。
第二,从自我驱动到驱动别人。
当你是业务骨干的时候,你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和自我驱动去拿结果。可是当你成为管理者之后,你需要通过别人去拿结果,很可能还要针对不同的下属因材施教,你掏心掏肺,对方还不一定接受;你用非常大的善意和包容面对下属,他还是把你看作是一个外人,这也会让很多管理者很沮丧。
第三,自我价值感降低。
有些业务骨干个人业绩很好,但是带团队的时候,整个团队的业绩可能加起来还不如原先他一个人,由此带来很大的失落感。
对此,我想说,不是因为你是人才就做了管理,而是因为你做管理才成为了人才。要知道,一个业务骨干和一个管理人才,市场价值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我也是很有体会。
我在阿里的时候,从普通销售到主管,等成为区域经理的时候,我大概一个月能接到一两个猎头的电话。后来我调到深圳,做一个更大城市区域的经理,那时候我基本上每周都能接到好几个猎头的电话。也就是说,我的市场价值一直在增加。做管理和不做管理,市场对你的估值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在这个适应和找到新的成就感的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地学习,学习相应的工具、方法和知识,这是很重要的。
当我们到了一个新的位置,需要长出新的能力时,可以借助一些外力,通过外部的学习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精力。
如果你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做好准备来学习的话,那么可以去看一看迈克尔•沃特金斯的《晋升第一年》。虽然是外国人写的书,但是里面的很多认知和理解跟我们的东方思维是蛮接近的。
最后我特别想说的是,你今天所面临的困难是一个管理者走向未来成功的必经之路,也是少有人走的路。今天你遇到的所有困难和挑战,都是你成长和精进的阶梯。
所以你一定要非常珍惜这一次晋升,穿越这个黑暗的时期,去积极面对内在的沮丧和成就感不足,去不断提升你的个人能力和价值,重新找到成就感。我觉得不用太久,也就是一两年,你会回过头来感谢这段经历的,因为你因此变得更强大了。
03
如何点燃每个员工
Q3:如何点燃员工,让每一个员工被看见?
这个问题的逻辑应该反过来,因为当每个员工被看见的时候,他们也就被点燃了。所以管理者要学习的是,如何让每个员工被看见。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叫“看见即被疗愈”,换到管理学中,这句话可以改写一下叫“看见即被点燃”。所以我们可以来探讨一下如何让员工能够被看见。
我觉得需要做好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组织中信息的平等传递和相对透明。
你站在5楼看到的风景,和站在3楼的人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如果这种情况下,你还要求3楼的人要跟你有一样的风景感受,一样的胸怀格局,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所以,有时候员工行为上的差异,或是觉得他们没有干劲,没有被点燃,就是因为信息差。
可以让员工清晰了解公司发生的事情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圆桌会议、定期交流,重要信息的及时发布。
第二,真正的共情员工。了解他的现状是如何,他的家庭背景如何,他对于工作中想要得到的成果是怎样的。这些东西你如果不了解,你就不会真正地理解一个人。
我刚做管理时,上级就问我:你了解你的员工的心灵扳机吗?心灵扳机就是员工因为什么而愿意努力工作。
员工选择加入一家公司,这个主动选择的背后一定是有一个动力源头的,只是可能随着时间流逝,他在这家公司没有得到期待的东西,所以慢慢地他就懈怠了,没有了自驱力。
每个人努力工作的动力是不一样的。当你去了解到这背后的心灵扳机,你就能够更好地点燃他。
第三,减少妨碍员工自驱的机制,给员工一些空间。
比如,一个企业里如果老板太过关注细节,员工就会没有施展的空间。
我管理做了那么多年,我的经验是,有时候员工的一点小心思你不要去戳破,在适当的范围内去允许他,让他有那么一点小侥幸,拿到一点小的成果。
这个部分是我们既要看到,又要超越理解的。因为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管控得特别细,组织就会没有活力和弹性,员工也会丧失了活力和弹性。
推荐阅读:
推荐读物:
这些方法包括PEST、五力模型、竞争对手分析、价值链分析、核心竞争力分析、SWOT、波士顿矩阵等。实践案例包括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蓝海战略、“深高速”的企业文化引领战略、美孚石油公司的标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