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青春期的儿子讲了两个小时的道理后,孩子把我拉黑了”

文化   健康   2024-10-28 17:09   江苏  



来访者米雪和13岁的儿子向北发生了一次很大的冲突。

米雪不喜欢儿子和班上的两个男同学交往,把他们当作好朋友,因为妈妈认为这两男同学爱打游戏,学习成绩也不好,会带坏自己的孩子。

最近因为其中一个同学在学校里和别人发生争吵,儿子向北为了维护朋友,也和对方争吵,然后吵着吵着几个男孩就动手打架了。

虽然最后没出什么大事,打架的四个人都没有受伤,老师口头点名批评了他们,把事情告知了各自家长就结束了。

但是妈妈米雪很焦虑,儿子回到家后就不停地教育孩子,说孩子不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做人做事不要太冲动,要有责任心”,对着孩子说教了一个多小时,孩子越听越不耐烦,开始不停地怼妈妈。

米雪受不了,对儿子怒吼:“你交的朋友就有问题,我真搞不懂你为什么还喜欢和他们在一起玩?你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最后,母子的争吵以儿子打碎了桌上的玻璃杯,摔门离家,拉黑了妈妈的微信而告一段落。
 
来访者西希和同居男友的关系出了问题,原本决定明年结婚的她,却越来越想和对方分手。因为对方不能理解自己,每次和他说个什么事情,对方总是说,“你怎么会这样想?”“哎呀,你想多了。”“多大的事情啊,至于吗?你太小题大做了!”
 
前几天两个人又发生了类似的争吵。西希在单位里被一个同事说了一句讽刺的话,心里有点难受,回来和男友说,男友一直和她讲大道理:“别为了小事浪费你的时间。你是去工作挣钱的,又不是去搞人际关系的,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男友的话语不仅没安慰到她,还把西希气得不行,分手、搬家的念头在脑中挥之不去。
 
米雪和西希遇到的问题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是共同点都是:关系中的沟通出现了问题。错误的沟通方式不仅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问题
 
心理咨询为什么有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咨询中的谈话技术与我们平常生活中的沟通方式有很大不同。

无论是在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中,如果学会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沟通技术,便可以大大促进我们关系的和谐,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今天meiya分享3个心理咨询师经常使用的沟通技术,希望有效的沟通方法,能够改善我们的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
 
1、肯定对方的感受。

在很多人的家庭关系里,经常会发生各种冲突,正在于一方会常常否定另一方的感受。

比如向北总觉得妈妈不理解自己,因为妈妈总是否定自己的朋友,妈妈也不懂得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友情、对于友情非常看重的心理特点。

比如西希总觉得男友不理解自己,是因为对方经常否定她的感受。

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真实,都是独属于这个人的内心体验,也都是值得尊重的。否定对方的感受,会给对方自己被否定,不被接纳和尊重的感觉。


所以,在我们的家庭关系中,如果孩子或者伴侣和你倾诉ta的一些感受时,也许你并不能理解对方的感受,但是请千万不要否定对方的感受。

不要说,“你想多了,你太敏感了”。“这没什么的。”“你不应该有这样的感觉。”“你这样想就是错的”这类的话。这样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对方感觉到不被理解和接纳。

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发生过一件小事。

因为不会跳绳,她在学校被好朋友嘲笑了一句:“我和XX都会跳绳,就你不会。”

回到家后,她告诉我们这件事,心里感觉生气又伤心,觉得好朋友太会嘲笑人。

我对她说:“妈妈明白你的感受,如果妈妈被好朋友这么说,也会生气和伤心的,没有人喜欢被好朋友嘲笑。”这就是认可对方的感受。

和父母表达并被理解之后,孩子情绪就平和下来,之后我再和她说要怎么解决问题,就变得很顺利,孩子自己提出要在家练习跳绳。

后来,没多久,她学会了跳绳,自己也感觉有成就感。

当家庭成员和你表达ta的负面感受时,你可以试着对ta说:

“是的,遇到这样的事情是不好受。”

或者“我理解你的感受,如果是我或者其他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和想法的。”


如果你不太能够理解对方的感受,不要紧,不用违心的说理解,可以说:

“虽然我有些不太理解,但你愿意多说一些你为什么会有这样感觉,你是怎么想的?”


有时候,我们展现出愿意去理解和接纳对方的态度,就会给对方带来极大的安慰、支持和帮助。


2、好奇倾听而非评判。


评判是最影响沟通效果,最破坏关系的表达方式。


就像前文米雪评判儿子的朋友“有问题”,西希的男友评判她“想多了”“小题大做”都会导致关系的紧张。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马歇尔•卢森堡认为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和强人所难这三点都是异化的沟通方式,蒙蔽了爱。他说:“批评、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都是在评判人。”


评判他人往往会传递出这样的意思: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评判者仿佛站在高位,被评判者好像站在低位。可是没有人喜欢被人高高在上地说自己错了。


无论在家庭关系,还是在其他人际关系中,越多的评判,就会导致关系越不融洽。

我们需要减少或者放下内心的评判,虽然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评判的社会中,总是习惯去评判好坏对错。那怎么办呢?可以用好奇倾听代替评判。
 
比如米雪就可以带着好奇倾听而非评判的态度和儿子对话:“你这么喜欢和那两个同学在一起玩,我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可以告诉妈妈吗?”或者:“我好奇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们一块玩,你愿意和我说说吗?”
 
也许当她这么做时,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进而减少亲子间的冲突。
 
所谓倾听,需要我们专心用心的听,不要一边玩手机或者忙事情一边敷衍地听对方讲。试着放下手上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听对方讲,哪怕你暂时听不懂,这样的倾听态度也会得到对方的认可。
 
当我们带着好奇,采取愿意倾听对方,而不是一上来就评判对方的所作所为有何不好的方式进行沟通,会大大减少冲突,促进沟通的有效性。
 
3、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最后再讲道理。
 
西希之所以生男友的气,正在于男友看不到她的情绪,或者看到她的情绪却置之不理,一直在和她讲道理。

两个人的沟通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我和你讲感受,你和我讲道理。当然道理很重要,道理也需要讲,但是需要先处理情绪再讲道理。因为情绪没有处理到位,讲再多道理都是白搭。


我的一个青少年来访者,她和父亲说自己在学校里过得很郁闷,因为和同学闹了矛盾不开心,又被老师当众批评而感觉很没有面子。

结果父亲开始和她讲做人的道理,比如“做人心胸要宽广啊,不要斤斤计较。你好好学习就行,其他的不用太在意”等。

父亲口若悬河地讲道理,对着她狂轰乱炸了一个多小时,她越听越生气,一直说“不要说了”,可父亲依然在疯狂输出,讲道理,直到她崩溃大哭,砸了手机,父亲才停止道理输出。


这类父母的问题很可能是自身情绪过度焦虑,用说道理的方式暴力输出(听觉强奸对方,攻击对方),以此缓解自己的焦虑。

可能是过于自恋和控制,认为自己是对的,希望用自己的道理说服对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

还可能是情感隔离,过度理智。他们习惯用讲道理这种过度理智化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却制造了更多的问题。


当孩子遇到人际关系的问题而感到苦恼时,父母先要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再去共情孩子,帮助孩子处理情绪。

那怎么帮助对方有效的处理和疏导情绪呢?可以采用描述事件,标明情绪,看到情绪后面的内心需求的方式帮助对方处理情绪。

比如:“同学借走你放在桌上的漫画书没有及时和你说,你感到很生气,你觉得对方不尊重你,是吗?


然后再谈具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可以和孩子讨论下次和同学发生类似的矛盾,可以怎么解决,提出1、2、3种解决办法,最后才是讲道理。


为什么最后才是讲道理,因为讲道理没有用呀,我们许多大人都是“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更何况孩子呢?

在家庭中,请不要用只讲道理的方式回避情绪和真正的问题解决,这样的沟通方式,问题不仅没有解决,还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总结一下,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有效沟通的三种方法:
1、肯定对方的感受。
2、好奇倾听而非评判。
3、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最后再讲道理。
 
这3个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沟通技术,可以助你拥有更好的家庭关系。

你学会了吗?操练起来吧!




作者简介:meiya,人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0年心理咨询经验,个案和团体咨询时间累积超过4500小时。畅销书作家,26岁出版第一本图书《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畅销五十万册,后续出版《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改变,从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开始》《认识你真好》等众多图书,个人原创心理公众号“meiya”(ID:OneStepUp)



RECOMMEND

推荐阅读
做父母的,要觉察自己养育时的这种心理
关于中年女性的子女教育焦虑,怎么破?
这届青少年的父母可太难了


查看我的更多原创文章
点击菜单栏中的文章目录

预约咨询&约稿请发邮件到:luohaiying86@163.com
或添加我的工作微信:meiyang86
(添加时请注明理由)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预约咨询

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心理咨询师,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咨询行业,专注个人心灵成长。成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和我一起,从“心”开始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