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如果在人道讲的话,我觉得最好的一个表现就是,不管在任何境界里都能坦然。荣华富贵,宠辱不惊。不管是你在高处,还是低处,不管别人怎么看你,你自己如如不动,坦然面对,你自己不要动,那个心,就是宠辱不惊。在任何境界里,你不要去分别,定义。作为一个修行人是这样的,因为你在佛的角度,你不能拿人道的眼光看问题。你就不管别人是骂你的,或者是夸你,或者是你自己觉得,你在奢侈,这叫奢侈,这叫节俭,这叫荣华富贵,这叫贫穷,这叫高,这叫低,这叫美,这叫丑,这叫有钱,这叫穷,这叫什么,这什么东西吧,人类是这样子看问题的。
在这所有的这些境界里,你坦然,不要动,先以不动来开始。达到一个平常心,平常心就是,既然心是平常的,有什么高低错落呢?有什么忽上忽下的,有什么分别,定义呢?
平常心就这样,我也不高,我也不低。你说微尘有低贱,你要说我是微尘可以,但是微尘是很低贱的,这就错。我是佛,我是众生,没有什么,佛跟众生一样的,一个迷,一个觉而已,它是平等的。平常心就是在任何境界里坦然,就是这样。任何相,任何境界里都是这样,我没动过,我就这样。这个需要一点点定力,这是练出来的,这个要练的。任何定义,任何事,始终是修心。其实心是什么?就是你的认知,你心是什么?就是你认知。你这样认为,那样认为,不去认么。你骂我是狗屎,也不见得我就是狗屎。如果我今天想认自己是狗屎,我觉得挺好,狗屎就狗屎了,狗屎那可以做肥料嘛,它有用。如果他骂你狗屎,你不想认就不认嘛,你想认就认嘛,又怎么样?但是心不会动,语言可以,我可以跟你聊,可以玩,可以说两句,但是心,怎么说也坦坦荡荡,不会变,永远就是这样。而且对外在的,不因为你说你长得好看,不好看,或者你富贵,你贫穷,或者你年龄大,年龄小,你是男的,女的,而有所改变。这其实都是平常心的训练。好像叫平等心,或者叫平常心,都一样。平等是有人平等,但平常心是任何境界都是。即使分别定义了,但心也不动。坦然,就是坦然的状态,先从这练。也没有什么定义,有一个一定给你一个定义,什么叫平常心,就是一个状态。(我自己就会觉得,往前走一点,但是每一次都是,只要我往前面走,然后就有一个坎。我自己说的这个坎......)靠不认知它来避免。不要下定义,你生活也有坎的,如果你不是修行,那是生活的坎,不是修行的坎。但是没有坎,压根你一直在往前走啊。你为什么把它定义成个坎儿呢?那就或者提升的个台阶也行啊,你定义成一个坎,好像就难了点,你说是个台阶,我就是佛,我往下走,那更容易呀。我回归,我是回来,我不是往前冲。都在认知,你往前冲,跟回归有什么区别呢?但是你这样定义了,你就轻松好多,你要把它定义成个坎,你就很难,你要过。你要台阶,你说那就是个台阶,就是我跨上另一步的台阶,那就很高兴的就迈上去了。你要是坎,哎呦,我的心疼,难受,我要过那个坎了,是吧?你这个定义很重要的哦。那个坎儿真的是你想出来的,我告诉你,你老认为是这样的,你觉得那不是,它就慢慢就没有了。你要老想说,我什么,它就一直在那儿,它就真的是那样了。你一次破了它,这就不是我们修行的坎,我要是不修行,它也会出现,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人,换了一件事。生活里边那个坎,只不过是换人换事,但是我今天修行,它就变成好像在修行的路上出现了。其实它就是你心里边出现的。你心里边有个坎,你才看见个坎。你心里边着相,你才有坎儿,你心里边在某些地方,一直没迈过去,它一出现就变坎了。就像这些葡萄,这串葡萄,这个相一直没破了,只要它一出现就是坎。这个东西出现就不是,但这个一出来,坎来了,又来了,因为你一直在这没有及格,一直在这59分,一直没迈过这坎。那今天我就转了,你来了,大家聊一聊。坦然面对它。也不觉得我要迈过它,我不迈怎么样,你毕竟空,你无生,用佛的知见。但是也没生,也没毕竟空,那持咒,念佛,各种法门。
实在不行说,怎么法门也用了,还是不好用,就放着呗,那就是个坎,我为什么要迈过你?我就在这,要不咱俩耗着,要不我往前走,耗着我也本来是佛。你以为迈过就是佛?就在这是佛,这不迈了。你还真说,你要不迈了,它就不在了。对,你蔑视它,我不迈了,它就不在了。这就像吵架,你不吵了,我累了,我不吵了,那个吵架的人还吵吗?他会走的。你一定要它怎么样,它肯定在那。
其实都是我们心相里边认识出来的,先打破所有的定义。因为你本来也不是你,因为在佛的见地上,《金刚经》什么,你就是无处不在,你也可以是一切。那么如果这个坎是相对你出现,那如果你是观世音菩萨,你是文殊,你是佛,你是任何一个人,它就不是它。你只是把你定义成一个这样的六根了,你把你自己定义成一个人类,一个女性,一个这样的六根了。佛说这就是个假相,四大皆空,但你就不信。如果把我定义成坐在这,这样一个女人,或者一米几的女人坐在这,那坎儿可多了,真的好多坎儿。按佛的定义就没坎,按空性定义就没有,我认知它,它毕竟无生,本无生。持咒,念佛或者各种法门,它在这又怎么样了,它能影响我吗?它怎么是坎儿呢?我心中无相,它怎么是坎儿呢?万法无咎,万法都不是什么问题。全宇宙住在我心里也没问题。你心中无相的时候,你才能把全宇宙挂在你心上,然后去关怀他们,三界六道都挂上了。因为无相,所以挂和不挂一个样。但你有相,你挂上试试?挂一个就够你受的。你着相,你挂上一个人已经累死了,但无相的时候,三千大千世界都在你心里,如片云点太虚里。这还是个比喻,连片云也没有。连片云没有,无相,毕竟无生。来哪个维度,来哪个世界,说哪个世界的话,玩哪个世界的游戏。在三维自在,四维自在,五维自在,六维自在,哪个维度也自在,都是毕竟空,都是游戏。因为众生还在无明之中,所以陪大家玩。就像你,你可能是大学老师,可能陪小孩,幼儿园小朋友玩泥巴什么,有点觉得累,但是呢,慈悲。那小朋友就是玩泥巴的,你跟他能玩啥?那就跟他玩泥巴。所以,所以说菩萨有慈悲心,慈悲就是陪小朋友玩呗。你能玩十维的,但是你在三维玩,你就有慈悲,但三维跟十维对你来说是一个高一个低,但是对菩萨来讲毕竟空,一样,平等的,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所以他心里不会厌倦的。没有一个菩萨跟幼儿园小朋友说,哎呀,很厌倦,跟大学跟一个博士,博士生导师说,带几个博士生就很开心,不是这样。他对小朋友,他就示现一年级老师,所以他不厌倦,他就示现幼儿园老师,或者他示现个大朋友。所以要示现相出来。你就是那个相,而你示现相,你就是那个相,所以他就不会无聊,他要是一直把自己放在博士生导师的位置上,他能给幼儿园玩得起吗?他玩不了了。我们现在很多修行人,大家都有个问题,生生世世修行过,可能宿世修行过,都出到一知半解了,没出去,也回不来,就是在中间卡着。你的心里边有出离的心,所以看这个世界很多事没意义。又觉得出家也没意义,在家也没意义,好像吊在半空中一样,但是多多少少算一点出离吧,就是宿世有修行的痕迹。但是没成就,还有一点习气过来了,就是这样。所以又觉得自己好像跟普通人,又觉得不对呀,我应该入世,入世就好好入世嘛,出世,出家就出家嘛,怎么能吊在这儿呢?但现在就吊在这儿。出不去,进不来,就这样,那就继续往前走呗。那刚开始是有出的感觉的,继续出嘛,出离,你觉得你好像在红尘中出离,其实出跟进是一起的。因为你出离就是个觉醒的过程,当你觉醒了,原来你没动过,你还不是在这儿?因为你出离的过程,在梦里边,你走了十万八千里。早上醒来一看,还在床上呢。出离,整个修证过程就是这样,你觉得你在出离世界,出离诸相,你什么也不着相,一直在出离,但是你到最后发现,那些所有的世界,所有的相,都是你头脑里边妄想,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是你妄想出来的。然后你再跟自己的妄想出离,在妄想里边出离,制造了个相,在这出离,把这个干掉,又来这边出离。就不断的在心海里边,从这个相出离到这个相,从这个相出离到,在家,出家两个相,垢净两个相都是,从这边又翻到这边,不断地在这折腾。停,停下来,一会又起来,又开始了,然后停下来,就这不断地这样,停,止就是这样修的,说不要着相,不要去认知,这样止下来,然后觉照。因为止下来还要了了分明。了了分明是不让你定义的,不能说了了分明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不是那样。了了分明是保持一个明觉,不要像树木石头那样。但不是让你去定义的,不要用人类的知见去定义它。杨宁老师随缘开示《平常心是》 #40201 @2017-07-16
杨宁老师说:因为是随意聊天,故视频中有些说法只是个人角度,而且有些措辞欠精准。还有一些聊天内容只是为了调整提问者目前的身心状态,无法重视见地阐述上的条理与圆满。再加上视频剪辑后的去头掐尾等,故视频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愿智者闻之,能明辨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