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孩子们早日从經典中学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大道童年」学习班特组织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学习《黄帝内經》,孩子诵读,家长讲解。
今天我们再次学习《黄帝内經》中与秋三月相关的选段。《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选段论述了秋季气候变化特点及自然界相应的征象,提出了人与秋时阴阳消长变化相适应的养生方法。《金匮真言论篇第四》选段则取象比类地归纳了肺与自然界事物的五行配属关系。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节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节选)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cáng)精于肺,故病在背(bèi),其味辛,其类金,其畜(chù)马,其谷稻,其应(yìng)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shù)九,其臭(xiù)腥。
下面为大家展示王怡茁同学和家长一起学习本段經文的过程及心得体会。
王怡茁(8周岁)
心得体会(家长代写):
承恩老师讲过秋三月的道理:「尽管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一样。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春天太阳直射点北上,向我们居住地而来;秋天南下,离我们居住地而去。太阳直射点北上补充阳气,南下则耗损阳气,一补一泻,大相径庭。」
所以春气勃勃生机,而秋气清凉肃杀。《内經》告诉我们要「顺四时而适寒暑」,跟上大自然的节律,到了秋三月,阳气开始收敛,我们也要「早卧早起……使志安宁」,保养好「收」气,此为顺应自然,为冬「藏」打好基础。
今天是处暑节气,标志着暑热终止,经典告诉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止」是「得」的开始,是收获的开始,而秋季是暑热的终止,也是收获的季节。赞叹古圣先贤的智慧!
带孩子诵读《黄帝内經》,从小接触经典,把《内經》的智慧具象化,懂得「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养成「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的习惯。在健康方面,时令养生团队像正规军,家长像民兵,民兵也要训练才能更好地配合正规军,我们共同努力,带领孩子们在生活中体悟顺应自然、顺势而为的智慧,呵护「祖国的花朵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图片由学习班学员提供
欢迎大家关注公众号,如有问题可以留言,会有专人回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