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ember 29, moon in its Waning Crescent phase.
9% | 距离新月还有 3 天。
New Moon in 3 days.
作者 //
最近上实验文学课,又有机会和《0档案》打照面。重看诗题,我最先想到零度写作(Writing Degree Zero)——罗兰·巴特从加缪小说中发现的一种去情感的写作策略。再是对0的联想,形式上0是一个圈,意蕴着永无止境。回到这个数字本身,0又代表了一无所有:人生的轮回、荒谬与虚无。可以说,《0档案》就是于坚把历史想象个人化的一次诗歌实验。
对《0档案》发言 //
1994年于坚的《0档案》发表在《大家》期刊上。同年12月15日,北大组织了对《0档案》发言座谈会。开完会之后,沈奇很快就在《诗探索》(1995年第1期)发表了《对〈0 档案〉发言》的会议记录。也有人说这次会议只在1995年的《台湾诗学季刊》第四期上刊载,没有在大陆公开发表。
但无论如何,在1999年,沈奇又发了一篇文章重新了总结这次会议。会议首先提出了诗坛当下存在的问题,革命浪漫主义的抒情热潮,导致了“激情,想象,翻译语感化,意象迷幻,隐喻复制,观念结石以及精神的虚妄和人格的模糊等一系列问题。诗人们也失去了对存在发问,对当下发言的尖锐性。”
于坚在这种环境下显得更直接。他的诗风客观化,更关注存在本身,自己说过想要重新恢复汉语在当代诗歌中的命名功能。从沈奇的文章来看,至少在当时,北大的各位学者多半还是比较认可于坚的这次诗歌实验。
反神话:“PASS”海子?//
于坚创作《0档案》,刚好就是诗坛沉迷海子神话的那段时间。另有北大的一部分学生,甚至说《0档案》是“一堆语言垃圾”。我也觉得,同为第三代诗人,海子的诗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视作是对于坚反神话的反应。这是“反反神话”。
于坚在笔记里说海子是青春期诗人,不善于刻画细部的东西,认为海子有大词癖。柯雷做了海子和于坚的对比研究,认为他们“在每行的、每节的、每部的作品长度上倾向于大”。进而指出这种对体量的追求是古代赋歌的传统。
《0 档案》里的物件,经常被挤在一起,好像每行都能不断延伸。因为一行排不下,诗集的字体要么被迫缩小,要么构成方块状。王勇结合柯雷的研究,认为于坚自己就处在青春期诗人的范畴当中。我也想问,那种铺张式的狂欢和被安插在海子身上的神话指摘,真的有可比性吗?这又回到了在1999年开始的诗歌史重要事件,在“盘峰论争”中继续被思考的问题:走向日常化,进行与现实语境紧密关联的口语写作就更好吗?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答案。
寻迹诗的神性 //
根据《中国当代新诗史》提供的记述,于坚把自己90年代以来的创作界定为是一个“更注重语言作为存在之现象”的时期。很容易联想到海德格尔。唐小林也在自己的博士论文《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中单开一章《民间诗学与基督教》借于坚的“民间写作”立场来论述民间诗学中的宗教意味,也就是诗歌的神性,提出:“于坚建立起了自己的‘神性诗学’, 并以此来抵抗‘形上诗学’,即当下将诗歌意识形态化、知识化、乌托邦化等的诗学倾向。”
神性是一个看似容易阐释,实际不然的词。于坚正是从海德格尔那里习得了这个范畴。而海德格尔则是在一战之后才把“存在”(sein)改称为 “神性”(Gottbeit)的。这并不意味着海德格尔的“存在”指的是宗教领域里的神,他指的是真正的“存在”本身。一个基督徒,可以从来没去过教堂,从没做过礼拜,西蒙娜·薇依的例子就是这样。或者说,这时候信什么教已经不再重要,你直接面对一个更大的东西,直面存在本身。
薇依的思想,可以视作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的生态神学的先声,这也和于坚在生态意识方面的诗歌探索不谋而合,于坚的好朋友韩东更是深受薇依的思想影响,特别是《重负与神恩》这本书。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谈论“神性”对理解于坚的诗学来说很重要。在于坚这里,回到语言,也就回到了神性;回到神性,首先要想象语言的原始面貌——拒绝隐喻。
隐喻怎么可能被真正拒绝?//
“拒绝隐喻”是于坚在80年代提出的诗歌策略。最理想的情况下,这意味着诗歌语言需要逃离既定的隐喻、文化系统,用河北师大陈超老师的话来说,“逃离已成共识而可以仿写的‘高雅’套话和固定的联想模式”。现在,很多的隐喻是类聚化的,僵硬的文化所指,它们只是缺少原创力的复制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说诗成为隐喻的奴隶,变作一种修辞界的能工巧匠认出彼此的工具。
拒绝隐喻的结果是抵达了直接朴素的口语,着重运用语感来经营诗歌的空间或氛围。拒绝隐喻。单看这个提法,本身是一个全称判断,但隐喻是不可能被拒绝的,因为隐喻不仅指一种修辞格,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开创认知语言学的Lakoff,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可以悬置经验和历史,但这种悬置是不彻底的。
所以在1995年8月,于坚发表了《从隐喻后退》一文,修正自己的诗学观点,显得更缓和,更准确。他说自己是个“后退的诗人”“一直试图在诗歌上从二十世纪的‘革命性的隐喻’中后退”。于坚的后退,就是要重返诗歌开始的地方,回到史诗传统,拿回那些叙事性的东西。比如《诗经》,比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八个字写一个打猎的过程,先秦的《弹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陈超说:“现代意义上的隐喻,应该展现和启动生命乃至潜意识内部种种复杂纠葛的向度。”很难不赞同。我们对语言本身的经验与想象,应该通过感知,通过进一步的体验和信赖来完成,而不是通过隐喻系统。
Footnotes
[1] 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M].秀威资讯,2013.
[2] 余文翰. 《0档案》的反诗实验及其争议. 《诗探索》理论丛刊, 2023(03), 48-59.
[3] 于坚.拒绝隐喻[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
[4] 沈奇.飞行的高度──论于坚从《0档案》到《飞行》的诗学价值[J].当代作家评论,1999(02):41-49.
[5] 向天渊,赵玲.于坚诗歌研究综述[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06):13-19.
[6] 何方丽,张立群.“盘峰论争”始末[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06):111-123.
[7] 柯雷.实验的范围:海子、于坚的诗及其它[J].东南学术,1998(03):71-77.
[8] 唐小林.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D].四川大学,2004.
[9] 唐小林. 最民间的,恰恰是最宗教的——于坚民间诗学的神学背景[A].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004:8.
[10] 肖瑶. 走出先锋之维[D].吉林大学,2013.
[11] 于坚,傅元峰.在古典的方向上长出一毫米——于坚、傅元峰对话录[J].艺术广角,2013(05):33-43.
[12] 张鑫. 于坚诗歌中的感官世界[D].山东大学,2006.
[13] 王勇. 贫困时代的使人如何歌唱[D].苏州大学,2009.
[14] 广松涉,赵仲明.海德格尔与物象化的谬误[J].南京社会科学,2002(06):1-8.
[15] 西蒙娜·薇依.重负与神恩[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16]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7]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柯博凯往期作品